???????
關于海底撈的文章,隨便一百度就上千頁,幾乎每個餐飲人都能說出幾條“海底撈的秘密”。這樣的內容我們不再老調重彈,今天《餐飲時報》報道的這些秘密,還鮮為人知。 ——《小時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小時餐飲時報》原創報道 11月17日,《餐飲時報》創辦人小時受邀參加北京舉行的阿里巴巴口碑網“口碑·致匠心”餐飲生態巔峰盛會,并現場采訪了海底撈老板張勇。 小時問:張總,我認識很多海底撈的管理人員,同時也認識一些曾經在海底撈工作的離職員工,他們共同的一點就是:即使不在海底撈工作了,依然都在講“海底撈的好”、“我們老板怎么好”,而且不僅是一個人講,幾乎遇到的曾經在海底撈工作過的人員都這么講,這在一般企業都很難做到。張總您是怎么做到的? 張勇說:可能是我人比較好吧…… 確實,一個企業,讓在職的員工說“好”也許不難,但是離開的員工依然說“企業好、老板好”,這非常難做到。 今天《餐飲時報》就“爆料”一下海底撈離職員工心中的海底撈—— (以下文字均采訪于多位曾經在海底撈工作過的人員)
和老板吃飯,吃完收拾餐桌
最重的活一定是他干
和我們老板吃飯,真的感覺他很會照顧人,夾菜這都不用說,像家長一樣。最典型的是,在我們公司吃飯,最后吃完收拾餐桌,桌上級別最低的,收拾碗筷;級別高一點的,負責刷碗;再高一點的,再多干一點;最后那一口最重的火鍋底鍋,一定是他來端。
在我們老大心里,他就應該是干活最多、最應該照顧大家的那個人。
這只是一個小例子,老板做事幾乎從來都是這樣,絕不是做做樣子,好像他天生就這樣。很多人問:海底撈怎么能做到上級服務下級?網上很多關于海底撈制度的解讀,其實都沒用,哪家企業制度上沒有“上級一定要服務好下級”這種明文條款?
海底撈能做到,這不是說說的,老板他自己就這么干。他會用他的實際行動輻射他周邊的高管,高管再輻射下一級,這就是海底撈帶頭人的“輻射文化”,根本不是制度。
請供貨商吃飯
給供貨商送禮
在別的企業,都說采購吃回扣,但我們海底撈的要求是:采購后,必須30天內付款,采購人員絕對不可以接受供貨商請客,反而可以請供貨商吃飯,費用報銷。
海底撈供貨和其他大型餐飲企業一樣,都是需要招標。在每年度的供貨商大會上,海底撈會給供貨商贈送禮品、送餐券、抽獎,以多種形式給供貨商“送禮”。
《餐飲時報》不禁問:這正和行業潛規則相反,酒店怎么會給供貨商送禮呢?
“我們老板認為:供貨商也是顧客。老板最喜歡的四個字就是‘廣結善緣’,對供貨商好,他們是能感覺到的。供貨商也可以成為海底撈的顧客,而且還會把最優質的原料供給我們。當然,最后一句話是我這個層面人的理解,其實我們老板是真的真正從內心里尊重別人,不管對方是甲方還是乙方。
和競爭對手搞好關系
給同行送禮
我做了幾年海底撈店經理,其中我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和競爭對手搞好關系。
比如,我們在同一個商場開店,或者開在同一條街,有顧客路過我們店問:“江邊城外怎么走?或者什么火鍋怎么走?我們的人員一定會熱情給給他們指引,告訴他們怎么走,絲毫不亞于在我們店用餐的熱情。為什么?因為海底撈上下灌輸的理念就是:他今天不是你的顧客,下一次也許就是。
另外,對我們保安人員的要求就是:看見的每輛車都要引導泊車、都要詢問是否需要幫忙,不管是不是到海底撈吃飯。
過年過節,我們還會給周圍的鄰居餐廳“送禮”;我們到哪個地方開新店,店經理也要先去拜訪一下周圍鄰居,這也是我們老板所說的“廣結善緣”。
向老板提出一個問題
必先跟著三個答案
《餐飲時報》問:張勇張總是不是很嚴厲,有問題能直接問他嗎?
“如果工作中真遇到問題需要老板定奪或者解決,我們問一個“怎么辦”,必須后面跟著三個解決辦法。”
在一般企業,管理人員遇到困難,向老板“要辦法”,問老板“怎么辦”。通常是老板說怎么干就怎么干了。
但在海底撈,提出一個問題,必須要跟著三個解決辦法。如果只拿著問題去找老板,會被挨批的。海底撈的一個文化就是:管理人員就是要解決問題的,如果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就不是管理人員。
鼓勵內部戀愛結婚
工會拉郎配
一般企業禁止內部員工之間談戀愛,最常見的做法是,如果兩人戀愛,一方必須離職。
但海底撈不同,海底撈工會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員工內部聯誼”,目的就是創造機會互相認識、拉郎配,而且有意向的介紹“談戀愛”。
為什么?海底撈認為:只有做餐飲的人,才更了解餐飲人。餐飲人找了其他行業的人,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很難互相理解,也難幸福。
所以,海底撈不僅內部夫妻很多,而且也鼓勵介紹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來海底撈工作。在海底撈,一個人在這里工作,父母在、姨媽在、表姐表哥在等,這種親戚一大家都在海底撈工作的情況非常多。
晉升只看功勞、不看苦勞
海底撈的服務員是分級別的,薪水也是按級別。一般說來,一級服務員薪水在六七千元,二級四五千元,三級是三千多元。
海底撈服務員晉升非常簡單,一句話是“只看功勞、不看苦勞”,只要優秀,一個月晉升一級的很多。海底撈外來的服務員,不管都優秀,都要從最低級服務員做起,這樣的晉升機制,也可以讓外來優秀服務員盡快晉升。
海底撈培訓“真的不多”
全靠氛圍帶動
都說海底撈的服務好,很多人問:服務是怎么培訓出來的?
其實海底撈真沒有太多培訓,甚至和我后來進入的其他餐飲企業相比,海底撈的培訓算是很少很少的。比如說,新員工上崗前,也就有幾天的公司培訓,主要是基本的技能,沒什么特別的。
海底撈真正的培訓靠的是“現場帶動培訓、整體的氛圍”。也就是員工入崗到一線后,看到身邊的上級管理人員、身邊的同事都是那種狀態,自然而然就可以相互帶動起來。
老板說的一句話是:“兩勤加一懶,想懶懶不得;兩懶加一勤,想勤勤不得。”所以,真正有效的“培訓”,就是“企業氛圍”。千萬不要信那些網上流傳的海底撈培訓版本,都沒用。
高薪獎勵自下而上的創新
海底撈鼓勵基層員工的創新,有價值的創新會馬上兌現現金獎勵。
海底撈認為,基層員工天天接觸到顧客,最了解顧客的需求。所以,經常是一線員工一個小小的創新,都能得到高額獎勵。
最后——
海底撈到底能學會嗎?
《餐飲時報》認為,從技術層面上學海底撈,還真的學不會,每家餐廳的發展歷程、地域文化、客群地位乃至老板的個人魅力各不相同,確實學不好。但海底撈出類拔萃的經營哲學,和所有餐廳遇到的問題都是相似的。海底撈的哲學,是可以學得到。
——《餐飲時報》
本篇文章是《餐飲時報》原創,其他微信平臺轉用請聯系微信:18668979692同意方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1121” | 西貝老板賈國龍的親筆書:未戰先勝的西貝戰略——廚師當店長、全部明檔、不好吃不要錢 | |||
回復“1120” | 真正賺錢的餐飲老板這樣說:好玩,能吸引“頭回客”;好吃,才能吸引“回頭客”! | |||
回復“1118” | 西貝賈國龍:做餐飲,千萬別被互聯網忽悠了!外婆家吳國平:匠心是機會,更是未來。海底撈張勇:好產品才有好口碑 | |||
回復“1117” | 好點子!四兩撥千斤的營銷妙招,餐廳設一個新職位:顧客驚喜天使 | |||
回復“1116” | 人均四五十元的大眾餐飲已飽和,80—100元品質餐飲有巨大空間!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