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餐飲同行如此評判現在的餐飲時代:中國餐飲行業正面臨歷史上變化最大的一段歲月: 簡單粗暴投資邏輯一去不復返; 顧客忠誠度最低、最難“留住”; 面臨最難留住、最難找的一撥員工。
投資人總會天然希望能更快更多的拿回初始投資,并產生長期的投資回報。而相比其它產業,餐飲行業的投資往往回報速度更快,且賬務更加明晰。由此,餐飲成為了很多投資人熱衷的行業。在餐飲投資回報上,大部分餐飲投資人很容易以一個簡單的每天多少營業額,多少毛利,然后再追求上升的營業額來衡量店面能力,以求獲得更快收益。但現在的很多餐飲的例子告訴我們,這些都是一廂情愿的事情。因為顧客并不買單。同時,隨著餐飲品類的逐漸增多,不同的餐飲品類,在投資預算和投資回報上有自己的算法。 餐飲從業人員是一批比較龐大的人群。分為餐飲的前廳,后廚,以及管理人和職業經理人四類。而目前來看,餐飲行業的一個最大痛點就是從業者的高流失率和人才的匱乏。 餐飲行業的人員流失一直比較大,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1、工作的環境造成的 這里也包括同事之間的關系的處理,如上級管理干部的工作方式,不關心同事,工作方式簡單,甚至是粗暴,二是平級的同事之間沒有處理好工作時候的摩擦。 2、因為看不到希望 餐飲行業是一個“傳幫帶”的行業。很多餐飲的服務方法,菜肴的加工方法是需要手把手教的,沒有技能上的提升,想獲得更多的收益,基本是上不可能的。餐飲行業的基層培訓很欠缺,也是因為餐飲的組成很多是個體店,每天的工作繁瑣,沉重,沒有流程,也造成這個行業人員留不住。 3、行業普遍沒有晉升通道 餐飲行業沒有晉升通道,稍微大一點的店,做到店長就到頂了。看不到希望,不如自己去開小店。 顧客是衣食父母,在餐飲行業一點都不為過。面對顧客,餐飲店應具備兩個特征,第一是細致獨特的用戶體驗,第二是與客人間的互動。現在往往是有體驗,而互動很少。客人去吃飯,是體驗這個餐飲店提供的菜品和服務。在體驗的過程中,客人會有很多的感受。接下來就是互動。有的客人會和工作人員反饋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這類客人我們認為是忠實的客人,有的客人不會說,因為他下次不會來了。說的客人是可以通過后期的調整去滿足客人,不說的客人,好了,不知道他的想法,還以為很多客人喜歡這里的消費。到最后為什么生意不好的原因都不知道,而且無法知道。 供應商是餐飲經營中很重要的一環。價廉物美是最大的訴求。供應商則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供應量,來平攤自己的經營成本。另一個,大部分供應商在提付服務的時候,會給客戶一個賬期,這個月結上個月的賬目。有的餐飲店會遵守,有的不會遵守,時間一拖很久。這個也是和經營狀況有關系的。經營狀況得不到改善的話,有時候供應商的帳就會變成呆賬,甚至是死帳。這種例子很多。供應商這一塊,尤其是競爭激烈的糧油,很多時候是要求現結的。一旦出現壞賬,損失會很大。供應商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是餐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部分群體有大量的資源可以得到綜合和釋放,潛力很大,也是尚未被充分沖擊的市場之一。 小餐飲在做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無法給行業帶來更多的幫助。就拿我們買收銀設備來說,市場上的餐飲設備林林種種,不知道什么樣的適合自己。廠家在很多時候也無法收集更多的餐飲店的需求,去做進一步的完善和改進。餐具行業也是。你有什么,我只能買什么。訂做對小餐飲來說,商量的空間很小,因為單子小,沒有利潤可言。還有就是廣告營銷方面,也都是小的圖文店去處理一些事情,怎么能期待給顧客有沖擊的效果? 產品設計是進入餐飲行業的必經之路。擁有好產品是進入餐飲行業的前提。而一旦你帶著產品走向市場,就沒有回頭路了。餐飲產品首先是必須具備差異化優勢,也就是你的壁壘。滿大街都是一樣的產品,顧客看了一點感覺都沒有,怎么會去消費?哪怕就去消費,也只有那么少的可憐的一到兩次,以后再也不去,生意肯定做不好。結果可想而知。在產品是否合格這個問題上,最直觀的體現就是顧客的二次到店率,餐飲行業賺錢主要還是依靠回頭客,這是人所眾知的。而對于產品設計,目前市場上的主流觀點則是一定要找到同品類的差異化定位,同產品可以不同價格、同價格可以不同產地、同產地可以不同做法、同做法可以在不同地域。在這里,我們可以將餐飲產品狹隘的理解為食品,也可以將產品理解為廣義的店面定位。 餐飲選址包括餐飲的店鋪選址,裝修風格,設備選擇。店鋪選址重中之重,一旦選偏,其他的后續投資危危可及。選好了地址,裝修的風格成為客人進店以后的第一感受,也是體驗的一部分。可以說,好的餐飲人同時也是敏銳的地產商。而未來一切的產品設計、品牌定位都要基于你選址后帶來的客流、環境等因素之上。 在這里要偏正一個思維,很多人是現有店面再想做什么,或者想開店在什么都沒有情況下就開始找店鋪,這樣的邏輯都是粗放且不正確的,地址的選擇受制于很多因素,包括人群定位、客流量、周邊商鋪情況等等,需要自己的計算和籌劃,將各個因素考慮到一起。 八.餐飲管理:別賴員工素質低 餐飲行業是一個不會因為老板或者從業人員的起的早,干的多,下班晚,每天工作時間很長,而同樣會帶來更多收入的行業。付出和收獲沒有可遵循的比例。說餐飲行業苦,說餐飲行業累,這應該是主要原因吧。每天都要重復的做這些事情。今天的生意好,不會預示著昨天的生意好,今天的生意差,明天的生意不一定會差。因為餐飲有的時候是靠天吃飯,靠事吃飯。也許會覺得這樣做不會長久,但事實就是這樣。 在餐飲行業中,管理核心就是對于人的管理,都說店員流動性大,但這不能都賴服務員這個群體素質不高,而要綜合考慮作為老板,你自己是否真正在意員工是否能在提供一個工作崗位的同時,讓他得到更多精神層面的東西。同時,在人制管理的基礎上是否有嚴格的制度管理。這都是決定人員管理成敗的因素。 成也營銷,敗也營銷。好的產品因為營銷,變得越來越好賣,供不應求,差的產品因為營銷,變得人人知曉,沒有回頭客。 餐飲門店的營銷渠道比較窄。傳單是第一個,是最簡單,但是效果最不容易評估的。我看到過發餐飲傳單的兼職人員,一疊一疊的把傳單往汽車,電動車,甚至是垃圾桶里放的人。幾千份,甚至一兩萬份傳單發完了,但是來得人卻很少,一開業,心就涼了一截。這里說的餐飲營銷其實指的是首次到店率,上文所說,二次到店核心依靠口味。而首次到店就要依靠營銷了,傳單是一種,目前方法其實很多,包括大眾點評、團購、微信傳播等等。但在這里請記住兩點,首先,切記把對的信息告訴對的人,不是你的客戶群營銷也沒用。其次,別把所有希望寄托于營銷,餐飲的核心仍然在口味,首次到點不難,二次到店才是最難的。 掌柜是餐廳經營理念、餐廳文化的最重要制定人。店面的文化的核心并不是簡單的幾句話,而是要將其細化到每個經營細節中,并得到員工的認同。如何對待客戶(如在吃菜的時候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對客戶的反饋如何解決),如何對待供應商(準時結賬,不拖欠;供應的商品質量不達標如何處理),如何對待員工(處罰,獎勵,晉升,關懷等),這些組成了一個餐飲經營的文化和理念。我們的門店到底要給身邊的人傳遞一種什么樣的東西,這個就是文化。 來源/網絡
200平米的小店,前廳3人,后廚3人,店長1人,一共7個人的餐廳,每日的營業額能輕松賣到2萬多,這是啥概念?在人工成本劇增的現在,別再抱怨員工效率低了,有時候,一個好設備能頂好幾個人!
蓮花1979鰉魚莊,利用黑龍江水域特殊食材——鰉魚,將該單品做到極致,其特色為涮鰉魚和烤鰉魚,不但涮鰉魚口感備受推崇,烤鰉魚也是新穎別致,成為哈爾濱當地的美食地標性品牌餐廳。其中最令餐飲同行驚嘆的還是鰉魚莊的“7個員工玩轉一家店”的運營模式——鰉魚莊有一口韓國引進的可涮、可烤、可煎多用電陶爐,讓烹飪手法變得多樣化,極大降低了后廚成本。
多用爐極大程度地提高了人效
利用店內的多用爐,顧客可以先烤鰉魚,后涮鰉魚,再搭配海鮮牛仔骨牛羊肉菜菌類主食,以按位套餐59元一位,外加8元鍋底小料的模式呈現給顧客。
本期《餐飲時報》為大家推薦的菜品“一罐香”有三個賣點:
1.上桌時,由訂制罐子倒扣在盤里面,所以食客看不到里面的樣子,增加了神秘感,吸引了眼球。
2.上桌后由服務員親自揭開罐子,增加了就餐的互動性,調動了氣氛。
3.這道菜的價位非常親民,每份售價48元,讓食客感覺非常實惠,很受喜愛。
制作方法:
初加工
1.將炸好的腐竹80克,發好的豬皮、炸好的大肉丸子各100克,放入用熟豬油、熟雞油、炸蒜子各15克,烤魚骨濃湯150克,鹽2克,雞精3克,老抽20克兌好的濃湯中,上籠蒸制10分鐘,直至充分入味。
2.將西蘭花50克、水發香菇80克、墨魚100克、青蝦仁6個、圣女果4個焯水,撈起控水。
熟處理
起鍋下入蔥姜油、熟豬油各10克燒熱,下入炸蒜子20克炒香,放雞粉、上湯、雞精、雞汁各3克,蠔油5克,熟雞油15克,白糖2克,烤魚骨濃湯100克,老抽10克制成紅燒汁,下入初加工中的所有原料和海參100克燴至熟,勾芡,淋熟雞油5克裝盤即可。
關注《餐飲時報》,在公眾平臺回復數字獲取更多內容
回復“0714” | 烈日炎炎,路邊店顧客等座汗流俠背怎么辦?新招來了:空調大巴上陣! | |||
回復“0713” | 午市生意冷淡,西貝推1元秒搶午餐, 2小時2萬人點擊! | |||
回復“0710” | 一種新型婚宴專門店正悄悄席卷上海:只接婚宴,不接散客;周末營業,平時閑置;服務員全是臨時工…… | |||
回復“0709” | 營銷就是跟用戶調情,菜品名字竟然叫“群P”,只做90后女性生意:這家餐飲營銷太火辣! | |||
回復“0708” | 好餐廳有三標準:讓顧客記得住、想得起、還想來!這不是秘密:5家顛覆式創新餐廳告訴你答案 |
加《餐飲時報》總編小時微信 18668979692 了解更多新鮮一手干貨 與中國餐飲企業家直接交流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