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營造家的感覺”為服務理念的“一家親媽媽菜”,在員工管理方面也秉承著這個原則。本位《餐飲時報》為大家整理了其管理員工的5大方面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餐飲時報》每天報道創意管理方法,趕緊關注吧!更好實用創意管理可查看“歷史消息”。
旺店“一家親媽媽菜”:員工快樂管理5招
—《餐飲時報》報道
1.“新員工餐”領導作陪
“一家親”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為新來的員工準備“新員工餐”。新員工上班的第一天,不需要接觸實際工作,只須在店里轉一轉、看一看,熟悉一下各種情況。
當天中午,店里會按照30元/人的標準,為該員工制作“新員工餐”,并由店總或部門負責人陪同共進午餐。因為一起吃飯容易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所以共進午餐是一個新員工和領導之間相互了解、相互接受的好機會。
2.選誰當師傅,新員工說了算
吃過午飯,店總會找來該部門負責人和幾名骨干員工,每人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和新員工一起聊一聊,每個人都向新員工談一下,如果我來帶你,我會教你些什么內容,會如何教你。然后讓新員工根據自己的判斷和意愿,選擇讓誰來做自己的老師。被選定的老師會送給徒弟一個小禮物,一支筆,一個本子,或者其他東西,雖不貴重,卻可以表達自己作為一名師傅和老員工,對徒弟的關懷。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師傅要把包括企業文化、服務要求、操作細則等各方面的知識傳授給新員工。一個月以后,新員工要參加轉正之前的考試,試題包括企業文化、所在崗位工作中需注意的細節等內容。
如果考試成績在60—85分之間,新員工可以順利轉正;如果考試成績在85分以上,則根據所帶新員工的人數、新員工的實際表現等情況,給予師傅50-300元的獎勵;如果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下,新員工不能轉正,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師傅施行50-100元罰款,或者降級,并責令師傅為新員工補課,半個月之內必須通過考試,否則,新員工不予錄用。
3.山雞蛋承包給員工
店里用的山雞蛋,原本是供貨商提供的,后來一名員工說,老家的父親能收到山雞蛋,可以賣給店里。部門領導覺得,與其從供貨商那里進貨,不如把錢讓自己的員工賺。此后,店里的山雞蛋都是由這名員工的父親從農家收上來,再以8元/斤的價格賣給店里,這樣讓員工有錢賺的同時,農家收上來的山雞蛋質量也更有保證。
4.餐廳設立“督察室”
“一家親”的企業機構設置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環節——程序部。這個機構類似“督察室”,負責對公司日常工作進行提醒、監督、檢查。
程序部設有一個短信平臺,儲存著所有員工的手機號碼。平時會議中制定的固定工作計劃和決策,程序部都做詳細備案,并通過短信平臺以群發的方式向所有該任務的相關人員發送短信——最近一兩天有什么任務需要去完成;有什么工作今天應該已經完成了,等等。對于追加計劃,比如領導在非會議場合臨時下達的指令等情況,在下達指令的同時,也會給程序部短信平臺發短信,程序部根據短信及時備案,以便對相關人員進行提醒和檢查。因特殊情況在規定時間內完不成任務的,要及時說明原因并打延時單。
為避免出現領導下達了臨時指令卻沒有給程序部發短信的情況,在每天下午兩點由財務部、采購部、安保部、程序部四部門第一負責人參加的碰頭會上,要收集前一天領導下達的臨時指令,統一由程序部備案,并進行提醒、監督和檢查。
除了上述工作,程序部還要在各分店質檢專員的協助下,完成對各店服務質量、衛生情況的檢查和員工績效管理等工作。
5.設立“人數獎”,服務員爭搶回頭客
為了提高服務員的工作熱情,“一家親”設立了“服務人數獎”。根據每名服務員一個月的總服務人數,按照每服務一人0.15元的規定,對服務員進行獎勵。
為了增加服務人數,服務員自覺提高了服務質量,希望通過提供優質的服務,使客人下次再來時還找自己服務。現在,不少老顧客到店里吃飯都點名要找某位服務員服務。有一對老夫妻,帶著個孩子,最近這半個月每天都要到該店吃飯,而且每頓飯都點名一定要服務員小馮為他們服務。有時候小馮實在忙不過來,他們寧肯等著。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