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請永遠記住一點,對于一般餐飲人,營銷絕不會雪中送炭,只是錦上添花,不要指望營銷幫你解決養家糊口的問題,如果現在你的餐廳出現了需要養家糊口的問題,請從上一個話題的100分中找尋答案。筆者曾經是做互聯網電子商務出身,餐廳的實體其實更像一個網站,而店面自然客流則代表電商里直接訪問和自然搜索流量,營銷則像付費推廣。
一個健康的餐廳一定是可以依靠自然客流以及自然客流形成的再次消費、轉介紹生存下來的,如果不能夠生存,情況有兩種:如果自然客流不足便是店面選址和店面外立面吸引力不夠的問題,歸咎選址和外觀設計問題;如果是二次消費客流不足則一定是餐廳產品和體驗環節的問題,讓消費者沒有再次選擇你和推薦給別人的理由。
而營銷真正的作用如果提煉成一句話就是“吸引那些沒有從你門前路過的消費者”,在互聯網行業中叫做引流,引流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如果流量如果不能形成后續轉化,餐廳將走向一個惡性循環。
我們可以看出,不論自然客流和營銷客流只是一種引流方式,而判斷餐廳好壞的整體的核心是店面是否能夠通過體驗將消費者轉化成二次消費和轉介紹其他的消費者。
傳統的營銷方式是通過與團購或者第三方平臺合作、派發宣傳單海報或者事件炒作。而本人所謂營銷的“三大招”則分別針對如何通過營銷增加二次消費和如何通過營銷增加轉介紹消費。
首先請餐飲老板重視每一個流量,因為他們都存在二次轉化的機會。當你還在為餐廳經營不善而愁眉苦臉時,請將現有不多的客戶加入你的生態圈,讓他們從消費者角度幫助你提升品質。當你的店面生意紅火時,也請將你眾多的客戶加入你的生態圈,通過互動、用戶關懷、品牌最新信息和優惠政策促進他們再次消費,培養品牌忠誠度。
如何建立自己的生態圈?請各位普通餐飲人謹記,不論有什么樣的花樣和名詞,互聯網和移動互聯對于我們一般餐飲老板來說僅僅是工具,互聯網對于餐飲消費者改變的是人們獲取信息和操作信息的方式,其他沒有任何改變。
我們需要用這些工具來幫助我們建立屬于自己的生態系統,比如品牌微信公眾號(傳統)、品牌微信群聊(可大膽嘗試)、品牌微博、品牌個人微信號(可大膽嘗試)。我認為互聯網并沒有去中心化,而是一個去中心化然后再重新建立中心化的過程。一個成功的餐飲品牌也一定是一個中心化品牌。
“自營銷”的含義便是讓餐廳像人一樣去“說話”去表達。因為餐廳本體接觸最多的便是人,與人關系最近、最有溝通感的也是“人”,我們需要做的便是將餐廳擬人化,賜予餐廳人的性格與情感。
你的餐廳的性格可以是任性、大方、活潑、可愛等等,店家需要通過別致的語言風格、精彩的平面表現風格和軟裝配飾來表現你的性格。
一旦你的餐廳能夠表現出人的性格,消費者與餐廳的距離無形間就拉近了,在這個時候你的餐廳的交互、互動活動就不會顯得很生硬,反而讓消費者感覺親切和舒適,從而有很高的幾率介紹給他認識的人。
大多數國人由于有著一種內心深層次自卑感,所以大多數人也是比較“愛炫耀”的,“愛炫耀”到底是啥?直譯過來便是:我知道的你不知道,我見過的你沒見過,我感受的你沒感受過。而這三種情感再往深處挖便是看到了自己認為不循常理的東西要告訴別人他很牛。“不循常理”便是我們要抓住的點。
餐廳老板一定需要在店內設置幾樣“不循常理”的事物,哪怕是餐具、擺件、裝飾物、服飾、燈具等等。當你看到消費者對著你特意安排的東西牌照的時候,基本上它已經被傳播出去了。
中國人們通常有很強的跟風意識,互聯網思維在餐飲業態的應用,捧起一部分餐飲企業后,太多餐飲人趨之若鶩,但大多都死的很慘。其實無論是“移動互聯”“互聯網+”“O2O”概念的提出,都不能根本解決餐飲業態頹勢的現狀。甚至有業內人稱:“連張天一都說不要迷信所謂的互聯網思維”。外行人就更加無從借力了。
有句俗話說得好,磨刀不誤砍柴工。刀的樣式無論有多好看,使用的時候發揮不出該有的效率,就會被舍棄。掐好當今主流消費者的feel,并對此加強內功,才是最根本的王道。不然再怎么借助互聯網、媒體都是事倍功半的折磨。“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如果你的餐廳掌握了經營之道就不怕沒有生意,但是太多餐廳被外界的喧囂所迷惑,最終淪為了餐飲業態的“器”。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只整合最有價值的文章
你的時間應該花在餐廳里
而不是浪費在微信上
本文【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餐飲o2o/職業餐飲網,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