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磅觀點:餐飲低消費、低毛利、高性價比時代到來!餐飲老板必讀!

    餐飲時報原創/大游

    最近,有四組新出爐的數據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1.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6.8%

    也就是說,非但沒增長,反而下降了6.8%。

    這是自1977年以來,中國經濟首次出現的負增長。

    其中,第一產業下降3.2%,第二產業下降9.6%,餐飲業所在的第三產業下降5.2%。

    2.全國各地發放消費券超100億元

    武漢5億元、溫州18億、杭州16.8億、南京3億、鄭州1.6億、昆明1億······

    其中很多城市還專門發放了餐飲類消費券:江西2000萬、遼寧沈陽2000萬、山東泰安500萬······

    3.《中國家庭財富指數調研報告》發布

    從資產來看,總資產5萬元以下的家庭財富縮水最嚴重。

    相反,資產超過30萬的家庭,反而有財富上升的趨勢。

    其中,金融資產超過300萬元的家庭,財富上升幅度最大。

    疫情期間,人與人之間的財富差距被進一步拉大了。

    以前可能是20%對80%,以后可能是1%對99%。

    4.中國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6.47萬億元。

    這意味著,平均每天有超700億元存款流向銀行。

    之所以這么多存款倒著涌向銀行,重要原因在于:2020年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2130億元,同比下降20.5%,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28.7%。

    大家都不消費了,不敢花錢了,著急存款心里才踏實。

    這4件大事,都說明了一個問題:底層經濟困難,消費不足,對未來預期不樂觀。

    這幾個字看起來很宏觀,但卻會在未來深刻的影響著每一個人。

    消費信心不足

    高性價比品牌備受歡迎

    疫情后,恒大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說:

    當前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疫情后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和口袋沒錢之間的矛盾。

    2020年伊始的一場疫情,讓各行各業的失血率持續上漲。

    很多證據都表明,短期內疫情的影響是不可能消退的,給經濟的沖擊只增不減。

    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正在發生轉折性變化:

    在經濟向好時,兜里有10塊錢,可以花掉15塊,透支未來補貼現在;但在氣候轉冷時,兜里有10塊錢,但只敢花5塊。

    同樣是10塊,但因為信心不同,

    消費力可能就會呈現數倍的差距。

    經歷過“失去的30年”的日本,可以給我們很多轉型參考: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泡沫經濟崩潰以后,社會貧困開始擴大,日本大量的中流社會階層掉落到下流社會,下流社會進一步擴大,成為今天的低欲望社會。

    △1990年1月12日,日本股市暴跌70%。泡沫支撐的繁華假象一旦戳破,就再也回不去了。圖為1990年,日本東京,靠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流浪男子,帶著簡單的隨行物品露宿街頭

    △東京地鐵里,疲憊的年輕通勤者倚靠在車門旁。高失業率令“平成一代”未踏出校門就已開始憂慮前程

    △泡沫破滅后進入少子老年社會

    那個時期,零售業的7-11便利店,以低價高質取勝,解決了人們的日常所需。

    服裝業的優衣庫,讓人們穿上媲美大牌品質而又低價的服裝。

    餐飲業的吉野家,讓日本人花很少的錢就能解決體面的一餐。

    這些品牌的共性就是:

    低價、低毛利、高質量、高性價比。

    《2020中國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有60%的受訪者表示,就算生活富裕,也希望把錢“花在刀刃上”,北上廣深的人也不例外。

    人們似乎不再從過度消費中獲得滿足感,

    也不再需要通過物品來彰顯個性和地位。

    極簡生活的理念開始流行,很多人在做“斷舍離”。

    這不僅僅是經濟困難,而是人們消費觀念和習慣的改變。

    也就是:大家并不是去吃路邊攤,而是選擇那些有一定品質保證、價格有便宜的平價餐飲。

    越是經濟不景氣,

    超級性價比品牌越有競爭力。

    疫情期間的“五一”小長假,【小時餐飲時報】的記者深入濟南市各個商圈進行采訪發現,一些低價、高質、高性價比的品牌生意最好。

    整個商場人流量最多的、生意最好的就是類似名創優品、NOME的商鋪,店里到處都是“低至1元起”的宣傳海報,同時店里的喇叭在大喊”庫存太多,低價清倉,五一特價,讓利銷售”。

    餐飲行業,疫后生意最好、增速最快的一類餐飲也是超級性價比取勝的餐飲,如:

    華萊士,平價漢堡,全國萬家門店疫情中的營業額同比去年不減反增、高幅度增長;

    半天妖,烤魚界的“優衣庫”,200家門店疫后營業額平均恢復80%以上;

    小菜園新派安徽菜,客單50元,疫后恢復神速;

    超意興,客單12元吃飽吃好,山東400家門店生意幾乎恢復到疫情前;

    包子客牛肉湯包,客單10元,50多家門店,疫情中就出現排隊;

    蜜雪冰城,一杯奶茶10元以內,大部分冰茶5元左右,牢牢占據下沉市場……

    應對消費降級

    絕不是降質降價降服務

    而是降低成本讓利顧客

    好的品牌,總能緊扣時代脈搏,觀照社會現實,呼應民心動向。

    對于當下的顧客,他們更希望的是:

    價格降級,品質升級

    ——價格低,但質量不能低,甚至要更好。

    超意興的爆品把子肉,堅持20年不漲價,即便在豬肉價格高漲的2019年,把子肉的價格也沒超過8元,人均12元的極致性價比讓超意興在疫情下迅速恢復生機;

    華萊士多年來堅持低價低毛利,讓顧客用比肯德基、麥當勞便宜一半的價格就能吃到美味的炸雞漢堡;

    包子客牛肉湯包,人均消費10元就能解決體面的一餐。

    本來大家就喜歡“用最少的錢,買最好的東西”,遭遇疫情,這種熱情更加高漲。

    餐飲平價品牌的逆勢擴張,就是“新消費”的最好例證:

    超意興開放堂食當天,所有門店都迎來排隊現象;

    華萊士3月份的營業額不降反升,超越去年同期;

    包子客在疫情期間逆勢開店,“五一期間”10店連開,每開一家就火爆一家;

    老鄉雞前不久官宣布局全國,年內突破1000家店。

    這些疫情之下仍能保持生機、逆勢崛起的品牌,都有低消費、高性價比的特性。

    【小時餐飲時報】認為,

    應對疫情帶來的消費降級,餐飲企業絕不應粗暴地降價降質降服務,

    而是要在可負擔的定價里,讓顧客觸摸到更多的溫暖與慰藉。

    2020年將是

    極致性價比餐飲品牌崛起的元年

    對于走極致性價比路線的企業來說,每一次經濟危機都是擴張機會。

    而這次疫情在全球暴發,給了中國本土的平價品牌一次崛起的機會。

    就在前不久,名創優品宣布后續新開發的商品將在保障品質的基礎上降價20%~30%,以更極致的“性價比”占領全球市場。

    【小時餐飲時報】注意到,餐飲業的超意興、包子客、華萊士等性價比極高的品牌,在這次疫情中沒有漲價、繼續保持平價,它們以極致的性價比占領顧客心智,為下一步擴張打下基礎。

    【小時餐飲時報】認為,經此一“疫”,2020年的餐飲界,將是極致性價比品牌崛起的元年。

    在價格上,它們是親民的;

    在服務上,它們是體貼的;

    在功能上,它們高頻剛需,

    讓顧客花很少的錢就能吃到體面的一餐。

    它們總是聚焦用戶的核心需求,外部摒除浮華,內部消除浪費,用一己之力消化時代壓力;

    它們極致,以服務、質量為核心,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品牌價值。

    一位投資人說過:凡是做大的連鎖企業,無不是高性價比企業。

    最后——

    疫情后消費市場將會更明顯地呈現出“降級中升級”。

    大家不是不舍得花錢,

    而是重新會審視錢能買到的“獲得感”。

    這不只是價格的降級、品質的升級,

    更是消費欲望的降級、消費觀念的升級。

    這場疫情的作用,

    正是讓更多人意識到了這一點。

    而對于眾多堅持下來的餐飲同行來說,

    這次疫情給我們最大的啟示,就是:

    餐飲競爭中,低價高質的性價比優勢是不可替代性的優勢,也是連鎖做大的關鍵。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112.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8日 15:00
    下一篇 2020年5月8日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