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 冉
設計|小 芹
【餐飲時報】小冉接到一位老讀者餐飲人的電話:
我們餐廳有一個能人店長,在留人方面成績不俗,基本上招進一個,留住一個,極少有人員流失。
這位店長怎么做到的?
他有什么絕招可以借鑒?
我們對這位店長和新員工進行了采訪——
店長:
每次有新員工,再忙我都親自去接,然后與他們一路,有說有笑一起到門店來;
他們初來乍到,最怕沒有歸屬感、有問題不知道找誰,
我第一時間出現、第一時間接觸,讓他們心里的石頭落下來。
并且,也常常因為這個小舉動,我成為他們最信賴的人,以后工作中有什么挫折糾結,他們都愿意來找我傾訴。
店長:
接到新員工后,我先自我介紹,然后以最快速度記住他們的名字。
我會把他們的名字與人的形象對號入座記熟,要求自己無論叫哪個伙伴做事,都能做到不用手勢、不叫“喂”,
更不能稱呼“小王、小李”。
比如有個新伙伴叫“李樂芳”,我會叫她“樂樂”或者“芳芳”,
這樣一下子就會變得親切親近,
而且給其他同事們做了表率,她們也會跟著親切地喊:
“樂樂,咱們一起吃飯去吧!”
店長:
跟新員工見面第一天,除了介紹工作情況,
我都會安排一個特別的行程:
帶著他們去餐廳外面轉一圈逛逛街,比如周圍有什么便利店、什么小餐館、附近有什么飲品店、甚至我個人喜歡的服裝店……
然后還給他們分享我個人的 “小情報”:
哪家便利店的什么東西價格最實惠,附近哪個理發店的理發師脾氣又好、做頭發又時尚,附近哪里的內衣質優價廉……
這些生活方面的信息能讓初來乍到的新員工快速融入到我們這個集體中來。
店長:
我們企業為了保持整齊統一,規范化,員工喝水的杯子是由餐廳統一采購的。
有新員工入店,我會第一時間去采購部申領水杯,并且把新員工的名字打印出來,貼在水杯上面,跟老員工沒有任何差別。
即使有的新員工只是來應聘,還沒確定要不要真留下來工作,
當天就走了,送一個杯子也會讓她記的咱們餐廳的好。
店長:
有些店長會為了自己的工作“權威”,故意跟一線員工拉開距離。
我是反著想的,員工覺得你一心一意跟他們在一起,內心反而更敬重。
新員工來了,我會特意安排一個用餐點,和他們一起在食堂吃飯,
還會特意介紹哪些菜“最實惠、最好吃”,爆料點食堂小內幕……
店長:
新員工來,不要一下子把他們嚇著。
如果一開始就讓他們跟著老員工的節奏,很多人連實習期都不到就離職了。
我設置的是第一天跟著老員工感受工作節奏,什么都不用干,以老員工講為主;
第二天親自上手五個小時,第三天6小時……
新員工對工作強度有一個適應的時間,就不會一下子累趴下了。
店長:
餐廳工作都是站著、跑著上班,日復一日,簡單重復。
員工常常出現倦怠。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適時走上前去,與她們一起做事,拍拍她們的肩,親切聊兩句,
同時與她們談一些輕松的話題,鼓勵他們一定要堅持,以這種溫情的方式,排解他們的疲倦。
生病的員工,我盡可能親自帶他們去看醫生,幫他們拿藥,同時當著員工的面,與醫生做一些囑托性溝通。我要讓員工感到,我真心關愛他們,我的關心無處不在。
店長:
跟員工溝通,我一般不選在辦公室。
我覺得讓員工走進辦公室說話,可能會讓員工陡然生出上下級不對等的感覺。
所以,只要覺得有必要,我喜歡隨時隨地找員工談心。
比如:上班的時候,我悄悄把她們叫到一邊,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聊幾句;
下班的時候,我緊挨著她們走,和她們一路同行,邊走邊說話;休閑的時候,我叫住她們,找塊空地,席地而坐,輕輕松松就把話題拉開;聚會的時候,我甚至故意趁著酒興,把一些不好說的話都比較直接地講給她們聽,溝通無處不在,談心無處不可,率性的話語,隨意的方式,更顯對話的平等,更能收獲奇效。
店長:
公司要求我們給新進人員建立“搭檔”,也就是“以老帶新,以熟帶生”的意思。
雖說很好理解,但我也不會機械執行。
因為人與人之間,總要講究個配合,講究個趣味相投。所以,我選定的“搭檔”,絕對不是隨意指派,而是刻意安排。
不對口不相配的“搭檔”,不能對新員工生活和工作起到有效指導的“搭檔”,寧缺勿濫。我給新員工選派的“老師”,都是我精心挑選的單位骨干,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都有自己明顯的優勢,給她們選帶的新手,在個性氣質行為方式上也盡可能與其接近。因為帶新人的過程,就是復制他們自己的過程,有了這些“老師”的參與,新員工的成長讓我更加省力省心。
店長:
這次企業對我們店進行了現金獎勵,流失率最低,獎人民幣1000元;
優秀搭檔最多,獎每對搭檔100元;我管理優秀,嘉獎一次,獎人民幣200元。
我已經開會和員工說了,搭檔的獎金,由“師父”和“徒弟”平分,每人50元;
單位的獎金加我個人的獎金,1200元全部收歸單位所有,
以后緊張、工作繁忙的時候,這些獎金就是給我們加油鼓勁的活動經費,到時如何消費,由大家商量決定!
店長:
我們招的新員工,年齡均在18~30歲左右。
我手上有他們的個人簡歷,了解他們的基本情況之后,我知道怎么和他們去溝通:
面對18歲的員工我找18歲的話題,30歲的員工我找30歲的話題;
面對男員工我找男人之間的話題,女員工我盡量站在女性的角度跟她們對話。
只要找到了共同的話題,就不愁溝通沒有共同語言。
店長:
我覺得與其指揮別人干,不如帶著大家一起干。
尤其遇到臟活、累活時,你如果都嫌棄,憑什么員工不嫌棄?
沖上去,帶著大家一起干,
勝過萬語千言!
【餐飲時報】組織了多期【打造懂經營、會帶隊、能打仗的店長】學習班,
我們深深懂得,
一個好店長,
第一要義就是要身先士卒。
這位店長,
便是最好的踐行。
因此建議:
如果你也是店長,不妨照此一試!
同時,嚴重建議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我們的管理團隊。
部分內容源于:超一TOP店長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這款5D舞臺,吸引80%陌生顧客進店。
2.高峰期點餐排隊,用這種方式解決!
3.這家餐廳每個月開一個奇怪的會!
4.留住90后員工,這家餐企靠這三個字!
5.餐廳生意不溫不火怎么辦?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