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 冉
設計|小 芹
每天有早會,每周有例會,每月有數據分析會,每年有年終總結會……
對于餐廳里形式各樣的會議,大家都不陌生:
可你聽過“吐槽大會”嗎?
小冉就真真切切的感受了湖南一家餐飲企業召開的“吐槽大會”。
之所以能挖掘并且親身經歷了這樣別具一格的會議,得益于跟一位湖南餐飲同仁就“如何減少顧客投訴”的討論,打開他們家的大眾點評網、支付寶口碑、美團等所有對外的頁面,
小冉發現:網絡評分以及星級都非常高。
我問:餐廳是不是專門招聘了一個人直接負責維護網評?
他回答:你只說對了一半,其實把投訴率降低,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就能做到的,我們家之所以投訴很少,
秘訣是很可能讓人一聽就笑的會議——吐槽大會!
吐槽大會咋開?
“吐槽大會”的流程是這樣的:
這家餐廳的老板直言,“吐槽大會”是企業的大會,基本上每個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和員工代表都會參加。
會上,首先分析這一個月顧客對自己餐廳的投訴、點評以及雖然沒有差評,但是吐槽過某個方面的統一整理,各個部門輪流回答。
我問:這么多員工要匯報,問題重復,怎么辦?
他說:這個“吐槽大會”不是走形式,如果別的同事已經匯報了,就可以直接跳過,因為在會議之前,各部門已經提交了這次的吐槽內容。
我仔細聽每一名員工的發言——
“有一位顧客找到我,說來餐廳吃飯之前,打了兩次前臺電話,我們沒有及時接通。”
“顧客點評我們的第二個包間,剛進門的時候空氣不清新。”
……
大家發言完畢之后,餐廳老板話鋒一轉,“現在大家再來說說收集到的顧客對別的餐廳的吐槽。”
——看顧客怎么吐槽競爭對手!
不僅看顧客如何吐槽自己餐廳,還看顧客如何吐槽別人家餐廳?
老板說,看別人,相當于照鏡子,顧客吐槽別人的問題,我們堅決不能犯。
萬萬沒想到,這個“吐槽大會”的最大亮點在這里。
這個時候,員工發言的積極性比剛才的自我剖析還要精彩,有的員工甚至做了PPT放圖給大家看,小冉記下了幾個案例分享給大家。
這是前廳部門的員工發言:
他說,自己去附近一家老火鍋店,這家店跟之前吃的火鍋有點不一樣,雖然是老火鍋,但是鍋底是可以加上小蔥和香菜當湯喝的,味道也十分鮮美。
正是這個賣點吸引了他到這家餐廳吃飯,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明明是一個賣點,最后體驗下來卻成了一個槽點——
勺子太不務實了,使用感非常差:
1.因為手柄跟勺子頭是平行的,盛起湯來非常不便。
2.由于勺子頭的形狀限制,每次盛湯都只能盛一點,反復好幾次才能裝滿。
這是一位領班的發言:
隔壁餐廳是一個商超店,當時時間是晚上九點鐘,我跟朋友去吃簡餐,點完餐,菜品端上來沒多久,就有一名服務員開始打掃衛生了。
商超店是十點鐘關門,因為我們去的時間不早了,所以也理解餐廳員工的做法。
但是,一會兒的功夫,餐廳里面就彌漫起濃濃地消毒水的味道。
不光我跟朋友坐不住了,其他幾桌的客人也都雙手捂著鼻子,有人前去交涉,服務員表示:我就拖這一塊地方,不礙事。
最后,服務員停止了拖地,但是消毒水的味道卻是一時半會消散不去了。
無奈,我們只能該打包的打包,沒上來的菜品直接沒要,逃也似的跑出了餐廳……
這么多的“吐槽內容”,咋收集的?
一場“吐槽大會”開下來,案例匯總下來少說也有幾十例,員工們都是咋收集的?
我采訪了一部分員工,他們的方法也許能解決我、包括餐飲同行的疑問
——多角度、多渠道發現競爭對手的槽點。
留住一個顧客需要努力很長時間、花費很多資金,但趕走一個顧客只需要一秒鐘,甚至一句話。
食材與展示、菜品口味、安全衛生、環境氛圍、服務等任何一項都有可能成為眾矢之的的劣勢,被顧客無情的吐槽。
這些吐槽,想要匯總起來,無外乎:
1.親身經歷。很多員工分享的吐槽案例都是自己去別的餐廳外出就餐發現的,這些案例分享起來,能夠很快的讓人產生共鳴。
2.同行交流。這一點更適用于管理層,大家平時在交流過程中,總會有不一樣的思維碰撞和信息共享,小冉發現,很多店長、經理的案例分享是來自與同行交流得來的。
3.網絡搜集。自己經歷的和同行分享的畢竟有限,從網絡上搜集就成了很多員工的發力點:平時下班、休息的空檔,做的最多的就是打開大眾點評,不管是自己餐廳的還是別的餐廳,都看!
為什么要研究顧客對同行的吐槽?
一場“吐槽大會”體驗下來,餐廳老板告訴我:不光員工為了開會收集吐槽內容,我們現在全員上下都喜歡把時間浪費在研究吐槽上面。
他說:以上幾個案例,我相信很多人只是抱著“看一看、聽一聽”的心態。
但是跟你真的沒關系嗎?
餐廳用具是不是也存在不順手的情況,服務都達標了嗎?
我每次看顧客對別的餐廳的吐槽,都當作自省素材!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
槽點即機遇,通過發現餐飲同行的槽點,彌補自己餐廳的不足,從而創造優勢。
吐槽大會最后一環節——
分享完了吐槽案例,最后一個環節當然是提出解決方案。
1、將顧客的吐槽點好好回復后,收集所有的吐槽細分,大致將吐槽的方向歸類整理起來,今后該怎么去做,要調整哪些。
2、對于同行業或是周邊的競爭對手,多看看顧客對他們的吐槽,顧客對他們的吐槽就是其軟肋和痛點,看看自己是否能在這方面做好,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
消費者之間有所謂的“利益趨同效應”,當涉及到我的自身利益時會與之產生趨同行為,一個人覺得口碑差也影響到了一大波人。
一個吐槽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一個人,是他生活圈子的所有人,是上網所有點到你餐廳的客戶,更是很多準備要在餐廳下單的客戶。
學會看顧客吐槽,也許會成為餐飲人的新標準。
你的餐廳有哪些特別的會議嗎?
歡迎分享——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餐廳生意不溫不火怎么辦?
2.中國餐飲業的2017
3.四方法漲價顧客不嫌”貴”
4.聰明餐飲人都這么做!
5.2018年餐飲市場“關鍵詞”:漲價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