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餐飲人必讀
作為勞動力最密集的服務業,缺人一直是餐飲老板的痛點。
近日,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培訓中心(北京市餐飲行業人力資源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僅有63%的餐飲管理者會在業內流轉。
這一數據較往年有明顯下滑,這預示著2019年度,不僅基層員工難招,管理崗位也是一將難求!
與此同時,至少10家跨國公司宣布裁員計劃,其中包括福特、宜家、富士康等。
餐飲行業的人才往其他行業流失,而各大公司因企業經營成本增加而紛紛選擇裁員增效,就連IT、互聯網行業的招聘需求也明顯放緩。
真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再加上快遞、外賣、網約車的崛起,同樣都是門檻不高的行業,工作方式比餐飲業更靈活,吸引了大量外來務工人員。這也讓原本就招工難的餐飲業,雪上加霜。
開源:人從哪里來?
現在的餐飲招聘很難,除了頭部餐企有一定規模和晉升空間,年輕人愿意去,一般的餐廳都只能開始招退休工了。
為什么會這樣?關鍵在于“價值”。
中國目前的人口結構已經發生變化,老齡化趨勢比較明顯。同時,和其他行業對比,餐飲業社會地位低,工作時間長,薪資不高,福利少,很難吸引到年輕人。
因此,餐企應該做的就是,提升餐飲工作的價值。
不同人眼中的“價值”也有不同,對于基層員工來說,價值就是錢,任何未來規劃和發展空間對于基層員工來說,意義不大;對于管理人才來說,價值也是錢,但除此之外,還包括實現個人價值和歸屬感。
因此,想要招基層員工,那就提升工資水平和福利待遇。簡單來說就是,讓他每個月少些要花錢的地方,能多存點錢。
出門在外打工的,有誰不是為了錢?
讓人家多掙錢,人家就會跟你干!
而對于管理人才,除了要給夠應有的待遇,還要留給他足夠的發展空間。
要注意的是,管理崗位不能空降,這是很多企業家的一個共識。
主要是因為,在團隊組建完成后,再空降管理者,難以服眾。只要大家都有抵制情緒,那么管理者就無法展開工作。
因此,最好的管理人才不是招來的,而是培養出來的。找合適的年輕人加以培養,讓他認同公司的核心價值理念,和公司一起成長。
這樣成長起來的干部,有三點好處:
第一,能力經過了時間驗證,更有說服力;
第二,能作為員工榜樣,提升工作積極性;
第三,和企業聯系更緊,更加穩定。
比如,海底撈的首席運營官(COO)楊利娟,從17歲開始就在海底撈做服務員,做過領班、大堂經理,21歲被派到西安獨立管理新店。
2001年,23歲的楊利娟成為海底撈的十大原始出資人之一,2012年,楊利娟全面掌握海底撈所有門店的運營,2018年,楊利娟被任命為COO,和張勇一起敲響港交所海底撈上市的銅鑼。
這樣的人才,和企業聯系緊密,已經成為了企業文化的代表人物,這樣的關系非常穩定。
節流:怎么留住人才?
餐飲行業工作時間一般都在10小時以上,單休,工作強度大,久站,工資不高,屬于典型的“錢少、事多”的工作。
馬云說:員工離職要么是錢給少了,要么是心受委屈了。
做餐飲,錢不多,身體還要高負荷工作,有時候碰到難搞的客人,還要保持微笑,默默憋屈。這么多“硬傷”,也難免流動性高了。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報告來看,人工成本還是影響餐企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2017年,人力成本占經營性支出的16.21%,比2016年上升2.44%。
錢難漲,工作上的委屈也無可避免。
但是,餐企的留人工作還是要好好做:
留住基層員工
① 按時發工資+小福利
對于基層員工來講,出門在外需要安全感,招聘的時候承諾了什么,都要按時按點給到位。
除了應該給的之外,平時再加上一些節日福利和績效獎勵,會起到鼓勵作用,提升幸福感。
比如這兩個招聘廣告:
交醫保、社保,報銷返鄉車費,生日聚餐,下午茶,宿舍包寬帶、空調、熱水器,團建、旅游等,其實都是一些日常的小福利,但是能提升員工的生活質量。
就像張勇說的,海底撈的員工離職率在10%以下,是因為很多員工離不開海底撈,海底撈能給他們一個體面的生活,換到別的地方去,他可能什么也沒有。
② 人性化管理
平時面對客人,難免受氣,因此更需要人性化管理,來消除員工在工作中的委屈。
比如,一個月允許遲到幾次,柔化績效指標之類的。總之,讓制度有人情味,不要讓員工連喘息的空間都沒有。
留住管理人才
① 股權、分紅和收益
到了管理層,價值的概念已經不僅是錢這么簡單,而是股權、分紅和收益。聰明的老板不會把這些都攥在自己手里,對于公司有貢獻的管理人才,一定要給予他適當的特殊收益。
比如,海底撈的做法就是,在九十年代的時候,海底撈就給干部的父母發錢,每月兩百塊,類似這樣有人性化關懷的特殊福利,使得海底撈的干部流失率幾乎為零。
② 打造實現個人價值的舞臺
管理人才更想要的是有足夠的空間來發揮,實現自我價值。因此,你要給他打造這樣的舞臺,讓他獲得成就感和大家的認同。
③ 讓人才對企業有感情
有的時候,人才和企業之間的牽絆沒那么深,也會導致離職。
比如,上海首家米其林三星餐廳——唐閣的主廚譚仕業,據猜測是因為保住米其林三星的壓力巨大,而寶格麗要做的高端酒店是個極好的機會,最終從唐閣離職,投身寶格麗。
因此,要留住高端的管理人才,還得從企業文化著手,僅靠名利維持的關系是注定長久不了的。
用人注意3個要點
不過,光從平臺和機制上留人還不夠,平時用人方面還要注意三點:
① 放權+監督
放權不代表就可以當甩手掌柜,前期可以帶,上手了再放權,并加以適當監督。要讓最了解情況的人來決策,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提升決策正確率。
② 寬容
當你放權時,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允許手下的人犯錯,只要不是致命的錯誤。
借用巨人網絡集團董事長史玉柱的觀點:用人,他可能只能做到70分,我可能是90分,我授權的時候,我就要忍受這20分的差距。
但老板需要做的,就是指出這20分的不足,那么下一次他一定能做到70分以上。
③ 多用實干家,少用戰略家
一個公司里,制定戰略的人不用太多,有時候有一個就夠了。但是,如何把戰略實施起來,那就需要很多實干家,戰略家多了容易造成一個后果,一群人在一起談愿景談未來,就是沒有幾個人做事。
總結來說,對于基層員工,餐企更多需要解決的是錢的問題,包括生活補助、節假日福利等;而對于管理人才,餐企盡量能讓人才得到鍛煉和提升,體現在打造平臺、企業文化等。
小 結
人才穩定可以降低用工成本,有助于提升團隊合作,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對餐企的發展來說更是重中之重。
但是,在2019年,餐飲業的員工流失率可能會更高。
如何通過改進制度和管理,建立更完善的用工制度,將會是餐飲老板在2019年的重要課題之一。
1月7號,歡迎來參加職業餐飲網主辦的餐飲企業家年會,與500+餐飲人共同探討:面對不確定,餐企該如何活?
-END-
主編丨陳青 編輯丨馬聰
相關閱讀:
《顧客投訴菜品有問題,聰明的服務員這樣說話!》
《外賣差評最全回復話術,復制粘貼拿去用!》
《后廚標語大全,員工有干勁,餐廳有規范!》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9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