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謀長?導讀:現在很多餐廳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服務和菜品方面,但是人們對于吃已經遠遠離開了滿足于物質和生理的需求,如何在與顧客互動起來,讓顧客愛上你的餐廳?
“世界美食之都”
日前,在“第二屆云南名特小吃暨民族飲食文化節”上,昆明市正式啟動申報“世界美食之都”儀式。這意味著昆明將憑借傳統、生態的滇菜美食,打造又一張國際化名片,為建設區域性國際化中心城市增添活力。
“世界美食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稱號,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目前全世界獲評“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只有6個。昆明申報“世界美食之都”的底氣從哪兒來?昆明美食有哪些特點?申報成功對昆明又意味著什么?
?讓美食成為國際新名片
?
今年是中華老字號建新園成立110周年。日前,建新園舉行了以“昆明記憶”為主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邀請展,地址就在昆明市五華區老街——錢王街,同時參展的還有10余個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類”保護項目;與此同時,在建新園小吃展示區,大廚們現場教市民制作小鍋米線,增強了傳統美食與市民之間的互動。
不只是建新園,很多滇菜在時代發展中,通過創新、融合、轉化等形式,不斷得到傳承、弘揚,煥發出強勁的生命力,同時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去年12月,省政府辦公廳下發了《“舌尖上的云南”行動計劃》,其中明確提出:通過實施“舌尖上的云南”行動計劃,力爭用5年時間,建設一批滇菜原料基地,構建高原特色食材料供應鏈,培養一批餐飲專業人才,培育20戶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餐飲龍頭企業,形成具有鮮明特色、市場競爭力較強、知名度較高的滇菜產品和品牌企業;到2020年,全省餐飲業總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這份文件還明確表示,支持昆明市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美食之都”。
當前,昆明正在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申報“世界美食之都”既是貫徹落實省政府《“舌尖上的云南”行動計劃》,更是希望打造一張全新的、有影響力的國際名片,助力構建成為區域性國際中心旅游城市,提升昆明的軟實力和美譽度。
“全省85%以上的食材在昆明都能找到,全省各州市的特色飲食文化在昆明都有體現,昆明有充分的條件申報‘世界美食之都’。”云南省餐飲與美食行業協會會長楊艾軍表示,如果成功申報“世界美食之都”,將對昆明構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美食之都”含金量高
“世界美食之都”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的稱號,旨在弘揚各國餐飲文化、促進民族團結、提倡綠色環保、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很高的含金量。目前全世界獲評“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只有6個,分別是哥倫比亞的波帕揚、瑞典的厄德特松德、黎巴嫩的扎赫勒、韓國的全州、中國的成都以及順德。
據了解,“世界美食之都”這一名號大有來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絡”,是世界創意產業領域最高級別的非政府組織,目前共設定“世界美食之都”“文學之都”“電影之都”“音樂之都”“設計之都”“媒體藝術之都”“民間藝術之都”等7種稱號,每種稱號都有嚴格的國際評選標準。
一個城市被評選上“世界美食之都”,就意味著將獲得國際化文化交流活動舉辦的機會,還將帶動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世界美食之都”有嚴格的申報和審批程序,需所在國提出申報,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核、考察評估、專家質詢、評審投票等環節才能通過。
“據我了解,評選非常嚴格,有的城市申報過程就花了四五年的時間。”楊艾軍介紹,世界任何一個城市,如果想取得“世界美食之都”稱號,都必須經過一定的申報和審批程序,最后經教科文組織專家討論才能通過;而且,被評上之后,還將被定期不定期抽查復評,一旦不合格,教科文組織有權對其取消稱號。
如此嚴苛的評選過程,昆明有多少可能呢?
“‘世界美食之都’的評選,并非看你這個地方美食的品種有多少,也不是簡單地看當地美食工藝如何繁雜;更多的是看中對本地飲食文化的傳承,名廚名師的培養成果,以及該地飲食行業的產業鏈發展等等。”楊艾軍介紹,評選專家看重得更多的是,一個城市是否通過美食文化促進民族團結和多元文化交流,展現各地民俗傳統。
云南省旅游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會長趙國雄表示,申報“世界美食之都”是一項長期工作,快則三四年,慢則五六年,甚至更長。但他相信,不管這個過程有多漫長,只要認定目標一點一點去努力、去完善,就有可能成功;通過這個申報過程,還可以全面推動和促進昆明市餐飲業的發展,提升昆明作為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美譽度。
底氣來源于傳統和生態
“昆明申報‘世界美食之都’,我很有信心,這個信心來源于我們對傳統的傳承和堅持。”今年54歲的李永明是昆明福照樓專門做汽鍋雞的師傅,30多年來,他堅守著只做最正宗的汽鍋雞,成為福照樓的一大招牌,也成為昆明美食的招牌。
“我們每天早上6點開始熬湯,11點才開門,就是為了確保過橋米線的湯熬足5小時以上。”53歲的曹先仲是新世界美食廣場的米線師傅,從餐館1994年開業至今,20多年來,他只做最地道的過橋米線。因為保持最傳統的做法,曹先仲做的米線得到游客和市民的青睞,每到中午,想吃新世界的過橋米線必須得排隊。
“或許,在一定程度上,無論是從美食工藝的精湛上,還是從知名度上,滇菜似乎都無法和成都的川菜和順德的粵菜比肩;可是我們有我們的優勢,那就是食材的生態、綠色、健康,而且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云南的美食工藝做法雖然不夠繁雜,但卻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意味,不少美食因簡單的工藝,而保存了食材天然的口味,這也是云南美食的一大優勢。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拍了不少云南美食的鏡頭,就是從這方面來考慮的。
滇菜的老味道,云南的生態食材,給予了昆明這座城市更加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更讓游客品味到傳統美食、生態美食的用心。這也是昆明敢于申報“世界美食之都”的底氣和自信所在。
楊艾軍認為,昆明申報“世界美食之都”,具有幾大優勢:一是民族優勢,云南民族的多樣化,帶來了飲食文化的多樣性,其中,昆明就是一個多民族雜居的城市,餐飲文化呈現出很強的包容性;其次是氣候優勢,云南差別很大的的海拔高度造就了豐富的食材,這些食材無一不生態、健康,其中不少食材為云南獨有,具有不可替代性;第三,昆明具有顯著的區位優勢,申報美食之都,勢必對南亞、東南亞等周邊國家產生積極的影響,將吸引南亞、東南亞等國家與昆明進一步交流和融合。
“當然,昆明申報美食之都,也有不少不足,比如餐飲產業鏈不完善,餐飲企業規模不大,產值小,管理水平低下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在未來逐步完善和解決。”楊艾軍表示,可喜的是,現在餐飲文化受到了省、市各級政府的重視,盡管昆明申報“世界美食之都”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未來的發展希望卻是無限的。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長按二維碼,可訂閱《餐飲視界》
-搜羅世界上最具創意的餐飲-
餐謀長聊餐飲
品牌 | 創意 | 營銷
人數定位:策劃人,營銷者,品牌官,其它可繞行。
本文由【餐謀長聊餐飲】整編于
春城晚報/餐飲邦,編輯/Nana
(注不注明出處是你的事)
上下拉動 | 聯系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