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東方的璞玉遇到西方的鉆石,呈現的是一場酣暢淋漓的中西方美食對話。6月26日, 2016廚師藝術峰會精彩地詮釋了本屆廚師藝術節的主題:當東方遇見西方。大董以及來自四個國家、共8位頂級大廚是本次峰會主角。他們輪番進行主題展演,展開一場東西方廚藝對話的美食視聽盛宴,更是一場廚藝的思想啟迪。紅餐網作為大會戰略媒體參與現場報道。
主持人臺詞已經講完,但觀眾卻不愿離去,仍然沉浸在上一個環節——大董中國意境菜夏季菜品展示。這是紅餐網記者在2016廚師藝術峰會的尾聲看到的一幕。
大董,已經成為中國廚藝界一個所有人都敬仰的標志性人物,在本次峰會上壓軸出場。在許多人的慣常意識里,“意境”似乎很虛無、玄妙、高深。可是,在峰會現場,大董展示的意境美食理念卻是:意境美食并不高大上,全是些村子里來的東西。
在大董的眼里,意境創作不能只去巴黎、日本,也要去感受那些看似毫無特色的村子、荒涼粗獷的大西北,每一塊土地都能撿拾到創作意境菜的靈感。再平常不過的食材,都能成就意境和美味。比如,在大董2016夏季菜品展示中,姜糖凍柿子、青檸海鹽牛肉、奶湯大明湖蒲菜等菜品,都是用老百姓最熟悉的食材制作的。
來自北京OperaBombana意大利餐廳的頂級大廚 MarinoD’Antonio來自意大利的一個小鎮。意大利餐是西餐世界里非常矚目,他走遍世界各地,難免要接觸不同的美食烹飪和文化,但他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之所在——“披薩和意大利面之國”。這是他對廚藝的堅守。
周元昌大師通過展演果味麻花雞,清湯魚茸金針菇兩道代表菜品,向觀眾分享他對于創新的認知。他認為,創新的之路千條萬條,新舊食材、高低食材、中西調料、菜品和面點等搭配形式,都能創造出新菜品。然而,所有的創新必須緊扣傳統。完全丟掉傳統的“所謂”創新,不能稱之為創新。
KayaFahri大師來自歐亞結合地帶的土耳其,是土耳其媽媽餐廳的主廚。他登上展演臺,做菜前先靜默祈禱真主。全程講解不多,無意中的寡言少語,卻最好地詮釋了土耳其餐的“神秘”。
周曉燕大師認為,中國擁有最是博大精深的美食,卻沒有屬于我們自己民族基因的“神”。他說,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先生對于祖傳老味道的傳承精神令人欽佩。不管店外怎么排隊,他始終不為利益所動,數十年如一日用手指溫度感受壽司的靈魂。周大師發問:我們總要學習日本匠人精神。的烤鴨之神是誰?火鍋之神是誰?……
隨后,周大師展示老菜文絲豆腐——一刀最能體現中國廚藝刀工之精妙的淮揚老菜,以及一道用魚肉做成的獅子頭,來倡導大家傳承真正具有中國屬性的美食文化。
被稱“科技小怪人”的Aniello Turco 來自意大利。他十分善于運用科技手段和科技理論來烹調菜品,運用酵母就是他的菜品最典型的特征。現場展演的蘋果豬頸、披薩燴飯都是運用酵母的代表作。他說,科技的運用、藝術的審美以及無論何時都不能湮滅的熱情,這樣做出來的菜,不只是菜,而是一件藝術品。
黃偉坤大師特意從法國趕回到北京,參加此次廚師藝術峰會。黃大師全程參與現場的烹飪展演,夫人則操著夾雜著濃重法語和粵語腔調的普通話,真誠地分享黃偉坤大師在法國的廚藝生涯。縱使異國土地上掄勺子比國內難上一百倍,但黃偉坤大師執著尋求中西融合之道,一定要將中餐美食向外國人推廣。無心插柳柳成明,黃大師成為法國總統御廚。
Fatela Yohan來自法國,他的展演主題是優雅。按紅餐網記者解讀的是:小鮮肉也優雅。因為,這位萬達索菲特酒店“和瑞”餐廳主廚,曾經供職于最奢華迪拜香格里拉,并且只有24歲,還是米其林三星大廚。
他展演了扇貝和法國黑魚子醬以及藍龍蝦兩道菜品,用扇貝、鱘魚的魚子醬、諾曼底蘋果、藍龍蝦、鵝肝等等別具匠心的食材搭配,展現法餐的精華。
廚師藝術峰會從上午9:30持續到下午4:30,全場少有人離席。觀眾都沉浸“東方遇見西方”的精彩廚藝展演中。事實上,八位大師雖然各自展演不同的主題,然而,最后卻只說明一條最簡單的美食心經:美食無國界。美食之美無國界。
撰稿:紅餐網記者_米婭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