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懂這些生意經,千萬別輕易開餐廳!

      小生意大格局,看著不起眼,但里面蘊含的生意經卻是驚人的。餐飲行業,小吃店街邊店的生意很小,但是通過一些小吃店或者街邊餐飲店的案例,我們卻可以體會到很多生意經營方面的智慧。

    滿足了大部分人需求,賺得反而少了

    菜品定價和量的智慧

    △沙縣小吃的燉品

      沙縣小吃的重要菜品之一就是燉罐。燉罐的種類很多,有花旗烏雞、玉竹排骨、黨參肉鴿、陳皮老鴨、蓮子豬肚、參須豬心、天麻豬腦等,相對來說蓮子豬肚和玉竹排骨比較受歡迎,因為價格便宜,大約7元一份,其他高則8元、10元。

      有一家沙縣小吃店,起初老板是每種都有準備,蓮子豬肚和玉竹排骨比例稍大。后來因為好多客人進來詢問玉竹排骨,生意好的情況下,玉竹排骨一下子就沒了,導致后來進來的客人10個有7個問玉竹排骨的時候都“缺貨”。老板覺得這樣的客戶體驗不好,又想到既然大家都愛,為何不迎合大家的口味?于是,老板加大了玉竹排骨的比例。

      但是萬萬沒想到,過了半個月,老板一算賬,發現賺到的錢沒有以前多,這讓他很驚訝,期間只有改變了玉竹排骨比例這個舉措,其他都沒變,而且還是迎合了消費者需求,消費者對菜品也很滿意,這種現象似乎不符合經濟學的規律。

      為什么滿足了大多數人的需求,賺得反而更少了?

      這是因為量大不代表利潤大。大概有兩個問題,拿玉竹排骨和花旗烏雞為例:

    1

    菜品利潤不同,導致高價菜價值縮水

      售價越高,利潤就越高。玉竹排骨一份7元,花旗烏雞一份8元,利潤姑且算50%,這樣答案很明了,玉竹排骨利潤3.5元,花旗烏雞利潤4元。

      結合這一點,原來的客人點單比例(玉竹排骨和花旗烏雞)是6:4,比例接近是因為很多客人發現沒有玉竹排骨之后改點花旗烏雞。

    △沙縣的排骨湯

      這樣一來同樣10個客人,6個點玉竹排骨+4個點花旗烏雞,總利潤是(6*7+4*8)*50%=37元。而現在老板為了滿足大眾口味,加大了玉竹排骨的比例,這樣貨源充足,導致大家都點玉竹排骨,一下子比例就從6:4變成了9:1,這樣一來,總利潤是(9*7+1*8)*50%=31元。

      數據化之后就很明顯,37>31,10個人的差價是6元,那么如果早中晚一天光顧的客人有100個,那每天的利潤差就是(37-31)*10=60元,一個月就是60*30=1800元。少賺1800元,對一個小吃店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2

    為客戶體驗好,竟產生了浪費

      第二點說明了兩道菜品之間可見的利潤差,但是還有一點需要注意,在加大了玉竹排骨的比例后花旗烏雞的比例自然下降。這里有一個是錯誤概念,比例下降不代表數量下降,原來準備6份玉竹排骨4份花旗烏雞,比例是玉竹排骨60%,花旗烏雞是40%,現在把玉竹排骨數量加了一倍,這樣玉竹排骨的比例是(6+6)/(6+6+4)=75%,花旗烏雞則由原來的40%降到了25%,可是花旗烏雞同樣是4份,數量沒變。

      在貨量充足的情況下,大家都點了玉竹排骨,玉竹排骨數量一多會產生產能過剩的問題,而食物又不像其他商品,可以一放好幾個月,一兩天賣不出去就得倒了。

      老板為了好的客戶體驗,加大了玉竹排骨的數量,有時候特殊原因(天氣、節假日等)玉竹排骨都剩余,更何況是花旗烏雞,次日又有補量,導致一些花旗烏雞過期作廢。這些過期食物利潤不說,成本就搭進去,一個月下來浪費的金額也挺可觀。

      最后,通過這個簡單的算法,沙縣老板雖然不是很愿意,但是在利潤的面前,還是改回了原來的比例和量。

    一碗牛肉面背后的生意經

    折射餐企管理問題

      一家開在路邊的不起眼的小吃店,老板閑暇下來喜歡和客人說他的生意經。面店老板說,他曾經輝煌過,在蘭州拉面最紅的時候在鬧市口開了家拉面館,日進斗金啊!后來卻不做了。客人心存疑慮地問他為什么。

    △牛肉面

      “現在的人聰明呀!”老板說,“我當時雇了個會做拉面的師傅,但在工資上總也談不攏。”

      “開始的時候為了調動他的積極性我們是按銷售量分成的,一碗面給他5毛的提成,經過一段時間,他發現客人越多他的收入也越多,這樣一來他就在每碗里放超量的牛肉來吸引回頭客”,“一碗面才四塊,本來就靠個薄利多銷,他每碗多放幾片牛肉我還賺哪門子啊!”

      “后來看看這樣不行,錢全被他賺去了!就換了種分配方式,給他每月發固定工資,工資給高點也無所謂,這樣他不至于多加牛肉了吧?因為客多客少和他的收入沒關系。”

    △牛肉面店的生意經

      “但你猜怎么著?”老板有點激動了,“他在每碗里都少放許多牛肉,把客人都趕走了!”“這是為什么?”現在開始輪到客人激動了。“牛肉的分量少,顧客就不滿意,回頭客就少,生意肯定就清淡,大師傅他才不管你賺不賺錢呢,他拿固定的工錢巴不得你天天沒客人才清閑呢!”

      結果一個很好的項目因為管理不善而黯然退出市場,盡管被管理者只有一個。這么簡單的一個牛肉面店的卻反映了餐飲企業管理中的種種問題。

      首先是關于激勵的問題。可以設計一個激勵機制,就是在定額約束下的銷量或利潤累積獎勵。首先根據每碗面的顧客可接受效用制訂一個材料定額,大師傅的工資還是按照銷售量提成,但是前題是月度的材料消耗不得偏離定額太多,例如允許波動幅度為20%,否則只有基本工資。

      其次,如何合伙與合作的問題。可以沒有書面東西,但老板必須心中有數才行。對這個小拉面店來說,其實就是師傅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和老板利潤分配,大家都雙贏。兩個人合伙做,費用兩個人攤,進行規劃化管理。

      在工作程序上,比如制訂標準作業流程,包括面條的量,水的量,肉的量等物料清單明確規定,制造方法、工藝也請大師傅標準化:在定額消耗上,也與上述的激勵密切相聯;薪水報酬上,參考社會上的平均工資和本店的盈利水平,結合師傅的勞動量、勞動結果(營業額的增加降低、顧客的反饋等)進行綜合評定。

      此外,將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老板娘放牛肉不就得了?

      關鍵的資源一定要掌握在關鍵的人手里!關鍵資源才是最重要的。老板掌握了店面的所有權,才可能有大師傅為他打工;老板娘掌握了牛肉的分發權,才有可能防止材料的浪費和濫用。不過,老板還應該再掌握大師傅這一核心的人力資源,怎么掌握是一個難題。而且,作為小規模店鋪,老板要熟悉每一個環節,才能做好管理。如果牛肉拉面老板很熟悉牛肉面的制作,師傅也不敢亂來。有效的經營監督就是這樣。

      另外,任何工作除了要有監督、控制,其余的事情都可以通過溝通來解決。在這種作坊式的小餐飲企業里,老板與員工每天有大量時間接觸,關系是否和諧非常重要。惟有靠小老板良好的個人魅力并善待下屬,才會讓大師傅內心產生歸屬感及滿足感,積極工作努力為老板創造利潤,到那時候牛肉的多少就不是麻煩了。

      通過以上的分析,小型餐飲企業的管理應該是這樣的:

      1、底薪加提成,提高積極性;

      2、不能把全線流程的權利都下放給大師傅,比如加牛肉;

      3、建立有效的制度,包括獎賞和懲罰,制度根據顧客的滿意程度和利潤來建立;

      4、大師傅的工資提成不能只和銷量掛鉤,應該和老板的利潤掛鉤,比如一碗面中老板利潤的30%是大師傅的利潤;

      5、有效的溝通、激勵,平時給大師傅精神上的獎勵,讓大師傅認為自己也是面館的主人。

    編后語

    一個是關于菜品定價和量的問題,一個是員工管理的問題。前一個案例影響了餐飲企業的利潤,后一個案例則直接導致了經營成敗。說這兩個案例是想告訴大家,餐廳經營無小事,看著很小的問題,一個不經意的改變就會讓你陷入萬劫不復之中。

    編輯:紅餐網_單菲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8964.html

    (0)
    上一篇 2016年4月19日 21:41
    下一篇 2016年4月19日 22:0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