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上,我們可以看得更遠。同樣地,餐飲創業借鑒別人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可以讓我們少走一些彎路,避開一些坑。下面紅餐網為大家整理的兩個餐廳經營的案例,是否你也曾經歷過?
復制砂鍋店,但生意火不起來
威海張經理的姐姐在煙臺經營一家面積約50平米的砂鍋店,生意火爆,據說在煙臺,砂鍋店開一家火一家。威海與煙臺同屬膠東半島,生活風俗相近。于是,張經理決定借鑒其姐的經驗和模式在威海開一家砂鍋店。
經過市場調查和選址,張經理將砂鍋店開在居民小區內。小區居民收入水平高,附近只有一家蒙陰光棍草雞店,張經理覺得有戲。正所謂有成功的模式,復制過來更容易成功。
張經理砂鍋店菜肴的配方、口味與其姐的店幾乎完全相同。在此基礎上,張經理擴大營業面積,達100平米。另外,張經理的砂鍋店做了幾個改良措施:
增加調味香料,使配方更加完善;
增加菜品,改變單一的沙鍋菜肴;
降低價格,定價每份砂鍋為10元(凈賺1塊錢)。
但讓張經理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開業一個多月以來,營業額每況愈下,生意越來越淡,每天客人只能坐七八桌,只有幾百塊的營業額。不僅如此,在砂鍋店開業不久,附近又開了一家炒雞店。相比砂鍋店的冷清,炒雞店天天客滿。這讓張經理心急如焚,想放棄砂鍋專搞快餐,但發現店鋪后面1000米就有一家“辣豆腐”,生意火爆;想增加火鍋,但威海火鍋店已經很多;想搞海鮮,店鋪面積又太小,受限制。為什么生意就不火?下一步怎么辦呢?張經理一籌莫展。
為了使生意紅火,張經理可謂“煞費苦心”,不僅借鑒成功模式,還不惜降低利潤以求用“誠信”贏得顧客,但怎么會陷入目前的困境呢?張經理有三大失誤:
失誤一:沒有仔細調查目標消費群體情況。
據張經理介紹,附近經常有許多人開車到蒙陰光棍草雞店吃飯。開車是個明顯的標志,表明前來消費的顧客的消費能力高,注重品位。同時,張經理砂鍋店附近的居民區屬于當地的比較高級的小區,人均收入達到威海較高收入,消費能力強。
張經理的調查沒有錯,但是錯在沒有清晰自己的定位。蒙陰光棍草雞店在當地是著名連鎖店,裝修、環境都很上檔次,其生意紅火可以理解。而張經理的黑乎乎砂鍋店呢?店面裝修并沒有花費很多,只是簡單擺了幾張桌子,包廂只有1個。吃火鍋有氣氛,吃砂鍋呢?10塊錢一份砂鍋,的確實惠,但這樣的產品和環境能吸引這些高消費能力者嗎?
失誤二:沒有比較兩地市場差異。
據了解,煙臺的砂鍋市場非常成熟,有兩家著名的砂鍋連鎖店,其中有一家已經經營了六七年,煙臺人已經完全接受了砂鍋這種產品。而在威海,很多人仍然對砂鍋比較陌生,威海唯一一家砂鍋餐館也并非專營砂鍋,砂鍋只是附帶產品。這是因為威海人普遍有“吃砂鍋不如吃火鍋”的觀念。
失誤三:店鋪特色不明顯。
不能說張經理的砂鍋沒特色,畢竟是獨家配方,做工精細。但其店鋪兼營炒菜,砂鍋特色反而不突出了。砂鍋定價低,獨家配方等產品亮點沒有進行充分宣傳,使得產品形象模糊。加上裝修沒有特色,這都造成了目前的困境。
大廚做老板,一條街兩家快餐店
濟南王總開店前是個大廚,經過一個多月的實地考察,他選中了位于濟南商業街的一個店面開店。商業街直通批發市場,人員流動大,尤其是周末,大街上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該地餐飲業發達,方圓1公里以內有餐館18家,大多以中小型為主。
王總投資八萬元開設了兩個面積在100平米的快餐類型餐館,裝修簡單,投入盡可能地少,只求餐位多、翻臺率高。對于菜肴價格的確定,王總并沒有過多參考其他餐館,他只用了兩個判斷:過路的人,消費不會超過10元;談生意的,消費不會超過20元。“談大生意的大老板估計也不來咱這小地方”,比如魚香肉絲,七塊錢,客人再點份米飯,八塊讓他吃飽。開業后,生意火爆,一到吃飯的時候,根本看不到空桌子。雖然一年后由于舊城改造,被迫拆遷,但快餐店的成功經驗,讓王總對于后續的創業有了很大的信心。
上面只是一個簡單的概括,在電話里王總說起自己的這段經歷總是滔滔不絕,言詞間充滿了自豪之意。他的確是個聰明人,這里至少有三個亮點。
亮點一:對消費者判斷準確。
批發市場、商業街這樣的地方,顧客包括兩類人:一是做生意的小商小販,包括擺攤的和從別處來進貨的;二是貪圖便宜來這里購物逛街的消費者。他們會在乎店鋪的裝修嗎?他們在乎的是少花一分錢。
亮點二:不開一家開兩家。
一個地方為什么要開兩家呢?為什么不開一家大的呢?王總很聰明,商業街很狹長,如果只開一家大的,那這一家的輻射范圍就很小;很多人忙著做生意,他們就餐只會就近選擇,不愿意多跑路耽誤生意。另外,如果只開一家,那店鋪面積就在200平米左右,此商業街上如此規模的店面并不多,即使能夠找到這么大的店,那在裝修上投入也會很多,因為店面小對裝修要求不是很高,但店面大了就必須進行大規模裝修。再就是,在一條街上開兩家店,名字一樣,餐票通用,很多人在街上走一趟就能記住店名了,“因為顧客沒見過這樣的事啊,所以就記住了”。
亮點三:店址選擇有門道。
王總的店有兩家,分別位于商業街中間兩邊,相距約300米,既不在路端,也不在中間。據說曾經有個店面外邊就有公交站牌,房東還是王總的朋友,但他選擇了別處而沒要這地方。仔細想想也能琢磨出來:公交站牌下的確可以自發聚集大量人群,但其目的明確,就是坐車離開。“他們是等著吃飯呢還是等著坐車呢?”無疑,王總的選擇是對的。
開餐廳,無非就是餐廳的定位、選址、裝修等。張經理的餐廳生意不火在于沒有調查清楚自己周圍的消費群體,裝修和菜式也沒有選好。王總呢,自身是大廚出身,對行業了解,又善于分析周圍的用戶,所以即使是同一條商業街開兩家店都能火爆起來。
看餐廳看似十分簡單,但是充滿了學問。各位打算或者正在經營餐廳的人,多看多學總是沒有錯。
編輯:紅餐網_李曉
?內容交流、原創投稿,請加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yummy_ivy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9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