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億收購餓了么!阿里系的“外賣”會是餐企的天堂嗎?

    阿里收購餓了么已被證實。這一輪外賣市場的變局,對你來說,或許并不是一件壞事。

    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呼之欲出

    阿里巴巴最近一年的拓展重心是新零售。

    此前已與蘇寧、銀泰、三江購物、聯華超市、高鑫零售等傳統實體零售店戰略合作,通過零售通等系統實現了對屈臣氏、周黑鴨等實體零售巨頭的接入。此外還通過天貓小店的眾包模式,進入社區店。最終結果就是,阿里巴巴擁有了一個無限接近消費者的門店網絡,這個網絡的門店數量,超過任何一家實體零售巨頭,可以覆蓋所有城市人群。

    在門店覆蓋之后,如何將產品送達消費者成了阿里實施新零售布局的重要一環。

    餓了么的收購,恰好完美地將這一環給銜接上來了。

    眾所周知,百度外賣和餓了么有自己的紅藍物流騎士隊伍,百度外賣還一直宣稱有很強的智能物流能力——可以通過大數據來對外賣騎士的派單和路線進行智能規劃。

    餓了么與百度外賣合并后,第一時間就用上了智能配送技術,據餓了么首批測試的30個城市數據顯示,智能調度使配送時長縮短至28.62分鐘,準時率和好評率均達99%。

    “未來10年,人工智能和OMO(Online Merge Offline)將推動即時配送發展成繼商家自配送、勞動密集型配送平臺后的3.0形態——技術密集型配送平臺。”餓了么CEO相關負責人曾如是說。

    說白了,基于AI的本地智能物流會是餓了么未來的重點。

    ▲餓了么智能用餐機器人“萬小餓”

    這個戰略方向與阿里巴巴的規劃不謀而合。今年1月,天貓與菜鳥宣布,即日起聯合物流伙伴和商家推出基于門店發貨的“定時送”服務。

    消費者網購下單時,可以選擇從就近的實體門店送貨,最快2小時可以送達,還可預約特定時段送貨。在此之前,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業務已陸續提供多個小時級配送服務:盒馬鮮生可以做到30分鐘送達、天貓超市生鮮則可1小時送達,如今又拓展到了生鮮之外的全品類,面向天貓旗艦店的第三方商家。

    2018年新零售物流將全面進入“小時送達“階段。而要在一個城市做到成本可控的即時配送,通過傳統的四通一達的物流服務商是做不到的,只有引入外賣騎士軍團,再結合智能配送技術才可實現。

    餓了么的配送能力,現在看上去是送盒飯什么的。在跟菜鳥結合后,你家附近的門店的各種商品,比如屈臣氏的、便利店的、商超的,下單后,很多東西都可以用電動車給你送過來。

    前有實體零售的戰略合作,確保產品供應,后有菜鳥+外賣的保駕護航,阿里新零售的閉環網絡已是初步確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的商業模式已是呼之欲出。

    阿里的新零售對餐企究竟意味著什么?

    早在今年年初,阿里的新零售就引發了社會關注,馬云高舉帝王蟹的一幕,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阿里相關人士曾向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透露過阿里內部關于新零售布局的思考。

    本質上來講就是人、貨、場的形式變化。”在阿里內部看來,餐飲新零售實質是基于大數據基礎下對當下餐飲運營模式的一種變革。

    ▲圖片來自《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

    人的重構:消費者的全域跟蹤

    “判斷我們是不是真正走到了一個真的新零售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是,在全渠道范圍內,我們的消費者是不是都可以被識別和洞察、被觸達和服務。”該人士告訴記者,隨著互聯網人口跟消費人口充分普及和重疊,今天已完全可以運用互聯網形成一個扁平網狀的渠道關系,形成最直接的消費者洞察。

    簡單來說,也就是我們越來越知道我們的消費者是誰,要什么,以及需求變化。

    ▲圖片來自《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

    基于對消費者洞察,商家便可以生產和推薦更滿足消費者當下需求的產品,能夠更為快速對消費者需求變化進行市場和運營反應。具體來說,當你通過數據了解到“一位女性顧客經常消費剁椒魚頭,口味偏好麻辣”,那么你便可以根據該顧客過往消費行為,給其推薦麻辣口味為主的個性化菜單。而如果數據捕捉到該顧客近期口味轉為清淡,那么則可作出相應變化,推薦口味清淡的菜品。

    在基于喜好選擇的同時,通過菜單匹配和移動支付可以對消費行為進行印證,同時為下一次的潛在消費進行預判。

    這就意味著,通過這種全域式的消費跟蹤,商家不僅可以對消費者進行個性化的消費匹配,同時也可通過大數據比重促進餐廳進行精準傳播。

    對于一個川菜館子而言,盡可能地網羅當地麻辣愛好者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當然,對于麻辣愛好者,亦是如此。

    “貨”的重構:解決供應鏈問題

    在大數據洞悉“人”的基礎上,便可進行“貨”的重構。

    “貨”的重構,即是餐飲企業可以根據消費需求,進行食材的采購和儲備、物流的調配及配送等,實際上,也就是解決餐飲企業的供應鏈問題。

    譬如某連鎖餐廳通過大數據分析可知,每天會有1000個顧客消費烤魚。其中A店鋪每天會有50個顧客消費烤魚,B店鋪每天會有100個顧客消費烤魚,那么你便可以為店鋪每天提前準備好相應數量的魚,并給A店鋪和B店鋪配送相應份量的食材。

    更進一步來說,供應鏈廠商也可以對月度、季度甚至年度魚食材進行預測,預先對商家的食材采購和儲備進行預估,進而完善原材料的調配與資金鏈周轉。

    “場”的重構:消費場景無所不在

    過去,我們餐飲業的傳統銷售場景不外乎堂食和外帶兩種。近幾年,餐飲O2O涌現,外賣模式出現,餐飲銷售場景在線下的堂食和外帶之外,增加了線上的外賣這一模式。

    目前,餐飲業界都正在積極構建“線上+線下”全渠道,以及“堂食、外帶、外賣”三位一體的銷售場景。

    餐飲巨頭西貝去年加大發力線上外賣市場,并在今年初推出了“外賣專門店”,正式全面轉型“堂食+外賣”。有意思的是,西貝今年初也同時宣布將大力開設新型社區店,而這種新的社區店是一種集合了外帶和零售的精品小店。

    ▲圖片來自《阿里研究院新零售研究報告》

    無論是“線上+線下”的全渠道布局,還是開到消費者家門口的社區店。實際上,餐飲企業都是在力求實現的消費場景的無處不在,讓消費者所見即所得,這將給“人”的消費體驗帶來極大的提升。

    編輯 | 紅餐網_方槍槍

    往期內容回顧

    “餓了么”上央視,揭秘小餐館如何月入70萬

    阿里12.5億美元投餓了么,新口碑何去何從?洋品牌“入贅”中國成癮,餓了么“被”對賭好委屈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08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2月27日 21:30
    下一篇 2018年2月27日 21: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