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條小魚產值百億,卻沒頭部品牌,我選它能突圍嗎?

    鰻魚市場規模在日益強大,僅福建一地年產值規模就已達到100億元;鰻步、大腕鰻等多個鰻魚品牌已獲得千萬元投資。鰻魚也從最初的小眾品類走向大眾皆食。(前文回顧:21天實現盈利!多個品牌獲投資!鰻魚會是下一個餐飲風口嗎?

    然而,鰻魚的蓬勃發展之下卻暗含殺機:一線市場創業者眾多,鰻魚料理師工資居高不下,產品同質化嚴重等諸多問題,后來者該如何發力才能搶占市場先機,殺出重圍呢?

    01

    鰻魚餐廳眾多?

    從空白市場開始

    北京姑娘張欣從上初中開始就喜歡吃鰻魚飯,也有一個夢想,想要開間屬于自己的鰻魚餐廳。可是辛辛苦苦湊齊了開店的錢,她卻不知道要把小店開在哪里了。

    “以前鰻魚在我的印象里都是出現在高端日料店,所以我認為開鰻魚店也要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可是這兩年北京的鰻魚餐廳多如牛毛,知名大牌如數家珍,我這點兒錢連做宣傳都不夠,怎么跟人拼?”張欣很無奈說道。

    像張欣一樣的創業人不在少數,還存在著對鰻魚的固有認識,總覺得這樣的高端料理要在一線城市發展才會有市場,可是自己的啟動資金有限,無法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同為鰻魚創業者的陳超卻給了不一樣的答案。

    大腕鰻的創始人陳超說:“鰻魚作為近年來興起的品類,雖然創業者不在少數,但很少有人會去二三四線城市發展,他們總認為二三四線城市消費能力低,不適合。實際上這樣的城市才是機會,競爭小,盈利空間卻很大。

    為此,陳超的第一家店就選在了珠三角的東莞。一間58.5平米的小店,53個座位,8名員工,單日最高接待人數卻能達到403人,月營業額45萬元。

    △大腕鰻東莞門店等位系統日均排號達到175號

    在陳超看來,二三四線城市除了市場空白,可以率先搶占消費者心智以外,房租成本相對較低,可以不斷地試錯、調整做出更好的發展模型,以便日后的快速復制。

    小結:

    鰻魚料理的客單價已經從“貴族”走向“平民”,市場也在隨之改變。在激烈的競爭中,許多餐飲人都會想要在接受度頗高的一線城市發展,卻忽視了末端城市的市場空白和消費者心智,這就給了餐飲創客們發展的機會。

    02

    烤鰻師成本居高不下?

    可以降低后端運營成本

    三年前,老盧在上海開了間鰻魚餐廳,餐廳開業伊始也是門庭若市,可現在卻瀕臨倒閉,問及原因,老盧愁眉苦臉的說道:

    “我們老師傅一年前被人挖走了,后來換了兩三個廚師,但都太年輕,手藝不行,老顧客都不來了。我也想挖個好師傅,可是要的工資太高,我們這人均幾十塊錢的餐廳,根本負擔不起。”

    了解鰻魚的人都知道,鰻魚料理師傅不似一般的廚師,要對鰻魚從串、殺到烤都有精湛的技藝,不僅一匠難求,工資更是高于其他品類。有些鰻魚經營者想要通過中央廚房來解決這一問題,可經過實驗發現,產品品質連自己都不能接受,更不要說顧客了。

    由此看來,這個對手工技術要求頗高的品類,要是去了廚師就很難保證口感。那在人員的其他方面有沒有降低成本的方法呢?

    在北京經營鰻步的秦楓給了記者這樣的答案:“我們一直用的是活鰻料理,對廚師的要求很高,在前端想要降低人員成本很難,但我們通過縮減公司的人員,達到了人力總成本下降至原來的90%。

    秦楓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

    9家門店+1個中央廚房,需要5個財務。每個財務每人每月工資是5000,一個月就需要2.5萬,一年30萬。但如果可以把所有報表直接輸出,只有部分外賬需要用到財務公司,一個月也才300元。

    為此,秦楓通過和互聯網公司合作,研發了一套人工智能化系統,利用計算機系統對大數據的采集和分析,代替公司的部分員工。這套系統實現了收銀系統、財務系統、考勤系統、人事系統、工作計劃系統的數據整合,公司總負責人只需要通過看系統平臺,就可以對公司的所有數據一目了然,并且可以根據個性化的數據組合分析,動態掌握公司的經營現狀。

    △鰻步的員工正在引導客人進行智能點餐

    通過系統的輔助,鰻步每年可節省資金成本100多萬元,既實現了降低人工支出的目標,也為企業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

    小結:

    鰻魚作為日本傳統的手工料理,對廚師的要求一直很高。在日本,不管是居酒屋,還是連鎖企業,都不敢貿然的進行標準化量產。但為了保障餐廳的盈利空間,我們還是可以借助技術的手段,達到人效最大化,從而帶動產品價格的下降,吸引更多受眾,使餐廳活得順心順意。

    03

    鰻魚產品局限?

    深耕、融合做多元化

    廈門開餐廳的劉姐說:“我周邊很多人愛吃鰻魚,我也喜歡,就開了家餐廳。前兩年生意不錯,可在周邊陸續又開了兩家鰻魚小館以后,我們的營業額直接降低了一半。”

    劉姐告訴紅餐網(微信號:hongcan18)記者,她曾經派店員去其他兩家店走訪過,發現大家除了名字不同,在菜單上都大同小異,顧客很難選擇去誰家。

    鰻魚作為舶來品,在制作模式上基本固定為“蒲燒”和“白燒”兩種,呈現上也無外乎就只有鰻魚飯、鰻魚壽司、一鰻三吃等幾款產品,致使產品同質化嚴重。餐廳到底該如何搭配才能做出新意呢?

    在深圳有一家鰻魚西餐廳“鰻一點”,他們通過融合的方式創造出了鰻魚的18種搭配。

    例如,他們學習東南亞吉列豬排的做法,把鰻魚裹上生粉進行油炸,然后再澆上沙拉醬汁,呈現出新的鰻魚菜品–吉列鰻排;他們研究泰國最喜愛的冬蔭功湯,把鰻魚作為主料和椰奶進行融合,做出了冬陰功鰻魚湯等等。

    △鰻一點的鰻魚產品

    在他們看來,鰻魚的創新并不是很難,只需要選擇適合魚類肉質特點且受顧客喜愛的產品,進行深耕、挖掘就可以產生新的鰻魚產品,而之所以以前很少有人做,只是因為被傳統的鰻魚產品禁錮了思維。

    據了解,鰻一點在開業僅一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被多家深圳本地美食指南做過推薦,成為深圳鰻魚界的奇葩代言人。

    小結:

    烤魚+水果,都能年售300萬條,深受消費者的喜愛。鰻魚作為日料界的翹楚,自然也能通過融合創新的方式搶占一片天空。消費者的年輕化,對“另類”的接受程度,也越發高漲,只要味道好,生意自然好。

    總 結

    紅餐網專欄作者丁一說:“當鰻魚標準化出現,天然壁壘被打破時,經營者只有兩個選擇,要么做鰻魚活殺的精品單店,要么提前布局產業鏈掌控貨源做標準化的連鎖,這兩個賽道才是品牌最終的差異化。”

    雖然現在鰻魚還沒有大火,但對于消費者來講,不管是任何品類,最為看重的還是產品的品質,除此之外,還要有優質的服務和有格調的環境,從而產生良好的顧客體驗來取得消費者的信賴,這也是餐企長久發展的根本。

    編輯 | 紅餐網_方槍槍、依晴

    往期內容回顧

    知識庫 | 正值鰻魚肥美時

    這個長發男人如此深愛,“將太無二”沒有不幸福的理由

    21天實現盈利!多個品牌獲投資!鰻魚會是下一個餐飲風口嗎?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22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月31日 21:21
    下一篇 2018年1月31日 21:3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