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廣州餐飲,避不開廣州酒家這座大山。82年老字號,浴火重生,幾經坎坷變遷。
今年6月,廣州酒家成功登陸滬市主板,成為廣東省首家成功上市的餐企。
上市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未來的廣州酒家將如何走?
早上7點,廣州這座城市還未完全蘇醒,老廣州人已經在“嘆早茶”的路上。
廣州酒家是最負盛名的“嘆早茶”好去處之一,店里總會有一群固定的顧客,坐一樣的位置,點一樣的茶,吃一樣的點心,每天都風雨無阻,在固定的時間來報到。
今年6月27日,食客們照常走進廣州酒家,飲茶讀報,一切與往日并無兩樣,但對廣州酒家而言,這個日子意義非凡。這天,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結束了從2008年就開始的上市長跑。
9年時間,3次沖刺,2次被否決,漫漫上市歷程,廣州酒家是如何走過來的?
1 食在廣州第一家
廣州市荔灣區文昌南路2號,廣州資深吃貨對這個地址再熟不過,這是廣州酒家的總店。
▲廣州酒家文昌店(圖片源自網絡)
1935年,廣州酒家(前身西南酒家)創始人陳星海將酒家的地址選在文昌路與上下九交界的地塊,正處老西關中心。彼時,廣州酒家請了最好的大廚坐鎮,有“世界廚王”梁賢、“南國廚王”鐘權,在“省港澳點心四大天王”中,廣州酒家更占了3個:禤東凌、歐標、李應。
位置絕佳,加上著力營造“名店、名廚、名菜”的形象,很快“食在廣州第一家”開始聲名鵲起。
此后,廣州酒家發展幾經坎坷、變遷,但對名廚、名菜的重視被一代代傳承下來,堅持在出品上精雕細琢、服務細致貼心的廣州酒家融入了幾代廣州人的味蕾記憶之中,甚至是外省人,說到廣州味道,腦海中浮現的都是廣州酒家。
2 上市路長,一波三折
時間來到20世紀,時代變革,消費趨于多樣化、豐富化,廣州酒家也在急劇變化的浪潮中尋求更大的發展。
2008年是中國餐飲行業投資的黃金年,一茶一坐、呷哺呷哺、俏江南先后獲得融資,在這股風潮之下,一向重視實業發展的廣州酒家開始思考資產運作的可能性,積極謀求上市。
當年8月,廣州酒家吸收合并了廣州酒家文昌公司、廣州酒家濱江西公司和廣州酒家體育東公司等3家子公司,并通過了改制上市方案。
但隨后,國家政策調整、餐飲市場急劇變化,使得廣州酒家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第一次:2010年,沖擊深市中小板
2010年,廣州酒家正式遞交申請材料,首次沖擊深圳中小板。
此前,餐飲行業已經有全聚德、湘鄂情等高端餐飲企業上市,但上市之后的發展并不理想,加之餐飲行業本身財務難厘清、標準化程度不高、食品安全風險大等短板,使得證監會提升了內地餐企上市的標準,對餐企標準化、規模化、以及利潤門檻的要求更高。
2012年,“八項規定”出臺,限制三公消費,對高端餐飲更是一個致命打擊,一時間餐飲企業成為了IPO不可涉足的禁區,俏江南、廣州酒家、小南國、金錢豹、順峰集團等多家餐飲企業上市計劃全面擱置。
眼看A股上市無門,遞交了上市申請的餐飲企業不得已另尋出路,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上市更容易,小南國、呷哺呷哺等也相繼選擇香港實現“上市夢”,但廣州酒家考慮到體制原因,沒有選擇在港上市。
2014年6月,廣州酒家因簽字律師跳槽而一度中止審查,恢復審核后將上市地點由深交所中小板轉至上交所主板。
第二次:2014年,沖刺滬市主板
6月提交審核,9月遭證監會否決,這次證監會的駁回毫不留情。
原因有三:
1、流動資金足夠,不缺錢上市干嘛?
2、月餅賣得太厲害,季度性、禮品性強,抑制“三公消費”后,月餅前程未卜。
3、食品生產和餐飲比例不協調,結構發展不夠統一。
數據顯示,2011-2013年,廣州酒家月餅系列產品貢獻的營業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3.93%、45.93%和44.91%,貢獻的毛利占公司毛利的比例分別為48.62%、50.54%和50.98%,月餅占據了廣州酒家收入和利潤的半壁江山。
證監會稱表示,由于月餅對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毛利貢獻較大,一旦月餅銷售價格或者銷量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將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說白了,還是對廣州酒家未來的盈利能力不放心。
從2008年到2014年,為了通過審計和評估,廣州酒家必須每年都保持穩定的業績增長。“花了6年的時間去爭取,最后還是被否定了,說實話當時心里很苦。”廣州酒家集團副總經理趙利平回憶起這段歷程忍不住感慨,但廣州酒家不服輸,上市之路不會輕易終止。
第三次:2015年7月,重啟IPO
再次沖擊滬市主板,廣州酒家做了充足的準備。
“八項規定”出臺前,酒家月餅一直走公務和商務的高大上路線,廣州酒家調整定位,看準大眾市場,精選原料,在傳統口味基礎上推出新口味,提高品質的同時,將價格平民化,以此穩定了每年的月餅銷量。
同時,廣州酒家在餐飲板塊也做了深度調整結構,除了原有的定位大眾中檔的廣州酒家,陸續開創出中西餐融合的西西地以及做融合創新菜的好有形等品牌,定位不同的消費群體,但都走大眾化路線。
“廣州酒家定位于大眾消費,公司月餅均價不高,而餐飲業務門店平均消費水平居于廣州市中端價位。因此,公司月餅產品和餐飲服務不屬于受中央政策影響較大的高價月餅及高端餐飲范疇。”廣州酒家在招股說明書中積極說明調整情況。
▲廣州酒家2014-2016年營收報告(圖片源自網絡)
數據表達更具說服力。2014年到2016年,廣州酒家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5.6、17.4、19.4億元;凈利潤分別2.25、2.35、2.67億;同比增長11.5%、11.7%、5.5%。三項數據,實力證明了廣州酒家穩健有力的盈利現狀。
就像制作一道點心,顧客不滿意,就極盡所能去調整、改進,精雕細琢,直到顧客贊不絕口。2017年5月23日證監會首發通過,廣州酒家IPO之路走過了漫長的9年時間,抵得過一些餐飲品牌的一生。
3 未來:傳承、創新、融合
“廣州酒家是一個82年的老字號,但是不代表它不能嘗試新的、年輕的模式。”在前不久舉行的粵菜產業大會上,趙利平闡述了廣州酒家的發展思路——“餐飲+食品”兩條腿走路,秉承傳承、創新、融合理念,將廣州酒家打造成為一流餐飲飲食集團。
餐飲板塊
提供粵菜和廣式點心仍然是廣州酒家上市后的主心業務,這是老字號的生存基因,也是老字號的匠心傳承。除此之外,為迎合更主流、更廣闊的年輕市場,廣州酒家近兩年來,陸續打造了西西地和好有形兩個年輕品牌,前者定位于西式簡餐,后者則試圖從新菜式研發上發力,兩大領域的全新切入,彰顯了廣州酒家在上市“后時代”的雄心壯志。
▲廣州酒家旗下四個餐飲品牌狀況
目前,廣州酒家集團旗下的18家直營門店,全部聚集在廣州。
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李立令表示,上市是企業從區域性走向全國性的第一步。廣州酒家已經計劃先瞄準珠三角試水,在深圳開兩家餐飲門店,未來則要將業務將擴大到華南區乃至全國。
食品板塊
負責標準化和工業化生產,占比70%的食品工業是廣州酒家的另一大主要業務。主要生產月餅、速凍食品、臘味、面包西點等系列食品,有利口福、秋之風、多樂頌三個品牌,160多家食品連鎖餅屋。
廣州酒家正在逐漸調整食品板塊的結構,一直被質疑的月餅銷量比例逐年下降,速凍產品、西點面包等食品的生產銷售逐步上升。“做大常年銷售的食品品類才是廣州酒家發展食品加工的方向。”李立令表示。
結語
廣州酒家漫長的上市經歷,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餐飲企業在資本市場的角力過程。為通過審核,必須保持每年兩位數的穩定盈利增長,要不斷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盈利結構,要積極地去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如此,促成了現在欣欣向榮的廣州酒家。
在投資圈中,餐飲本身是高危行業,老字號借資本之力轉型更是如履薄冰。前有全聚德上市后并不理想的全國擴張效果,后有湘鄂情壯志凌云后的折戟沉沙。
廣州酒家的上市“后時代”究竟面臨著同樣的危機?是否會經歷其他上市餐企的老路?又會有怎樣的解決智慧?或許這樣的問題,只有時間才能給出答案。
撰 稿 | 紅餐網_陸 沉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3265099024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2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