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餐飲跟做其他生意一樣,控制好餐飲運營和損耗,賺到更多的錢才是硬道理。怎么操作?這個問題,我們拋給做了十幾年餐飲的韓中閣烤肉城沈波。
沈波在接受紅餐網記者采訪時,分享了四個案例,看似簡單,卻是一語中的,實用性極強。
01
想提價又擔心丟失顧客怎么辦?
有讀者向沈波聊起,自己店里客均消費變低了,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問,菜單剛換,調整價格了。
調整菜單要依據合理的換單原則,比如保留高點擊率菜品,以同等價格換掉點擊率低的菜品,否則容易引起客戶流失或者影響客均消費。
好比你常去一家飯店吃紅燒肉燒土豆,一直賣38元一盤,但有一天變成40元,味道和分量并沒變化,這時你心里估計在想:這老板真TM摳,再也不來了!
▲一個老顧客就這樣流失掉了
但房租人工都在漲,真的得提價,怎么辦?可以以套餐或推新品的方式,變相提價。
推套餐不僅是增加銷量的方法,在漲價中也能用到,比如吉野家的“定食套餐”,一款主食加多款小食的組合,提升了每一單的客單價,實現盈利目標,而且很多顧客可能完全不會關注套餐里單品本來的價格。
還是以紅燒肉燒土豆為例,我們可以處理成套餐,比如紅燒肉燒土豆+菌菇湯,菌菇湯養生又美味,性價比高,套餐里紅燒肉燒土豆的分量也可以適當減少,售價卻從原來38元變成45元。
其實這道菜里,顧客吃到的紅燒肉分量很少,可以用推新品的方式換成紅燒肉燒豆角,賣40元顧客是可以接受的。對我們而言,紅燒肉是一樣的,只是換一種配料而已,并沒產生額外的成本。
▲借著新品,做口味升級也不錯
而且顧客一直吃紅燒肉燒土豆,再好吃也會覺得厭煩,換種食材搭配,他同樣會覺得好吃還有新鮮感。
02
店剛開怎么做營銷既省錢又有效?
新店開張需要把人吸引到店來,需要營銷輔助手段。常見的方法有送優惠券,請明星,請公眾號宣傳等等,這些方法不是不可行,這盤賬必須自己算。
沈波說他有位朋友,投資一百多萬開了家主題餐廳,開業時請了一位明星,出場費5萬。當天60張臺滿場,值嗎?按這位老板的想法,有明星來過,店的名氣上去了,值啊,但商家做生意是以賺錢為目的,后續怎么辦,不停地燒錢請明星嗎?
“花5萬買個爆場,根本不值得。”沈波說,就算開業酬賓免費吃喝,每天都可以爆滿,還不需要5萬(假設一桌400塊,也許成本200塊,5萬可以做多少桌?)。很多店火爆一段時間就黃了,跟前期花銷太高有很大關系。
▲創業想燒錢,也要燒到更有意義的事上
與這位開業請明星宣傳的老板相反,一位叫羅總(化名)的朋友,200平的店剛開還沒多少人知道,沈波給他出了一招,花了500元從二手市場淘了個棉花糖機器。在店門口做棉花糖免費送,同時用軟棍做了小旗子,上面印有店鋪標志。
有人來了,送一個小旗子,一個棉花糖。當然還可以到學校門口免費送,棉花糖不僅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同樣是小朋友們喜愛的零食。于是,一瞬間整條街都是棉花糖、小旗子,特別壯觀。
送一個棉花糖,至少五六個人知道,這次活動在他們縣城影響力可不小。這種營銷手段即時效果非常好,還省錢,“就算送一個月,能花多少錢?至于人家來不來你的店里,那是你的口味和服務問題。”沈波說。
03
如何從顧客口袋掏出更多的錢?
前不久,沈波的烤肉店受邀參加當地海棠花節。春風十里,一千畝海棠,70幾個品種迎風盛開,醇香四溢,游客如織。
第一天生意不錯,看到許多家長帶著小孩來賞花,沈波琢磨著在攤位旁邊擺些兒童玩具賣賣,正好自己有朋友做兒童玩具批發,于是讓他加急訂了500個泡泡玩具。
“第二天一下子就賣完了。舉一反三,只要跟你店沒有沖突,餐飲店可以賣別的。”沈波認為,餐飲將往吃好玩好的方面發展,要用些真正的“手段”,從顧客口袋里掏出更多的錢。最終,一周的活動沈波他們光賣泡泡,純利潤1萬。
▲要承認,有些人就是能經常聽到錢的響聲
對此,鍋沸沸砂鍋創始人、紅餐網專欄作者龔偉在一篇文章里也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以前做餐飲就是賣飯,現在做餐飲一定要突破品類的限制,除了自身產品之外,也可以引進別的產品,包括餐飲周邊產品。
在紅餐網記者看來,做周邊既可以增加黏性又可以創造營收新利潤點,誰都想做,但餐飲做周邊的前提是,要有品牌調性,也就是用戶的認知度。
這方面麥當勞可謂是典范,進入中國25年,在中國發售玩具也有25年。他們在全球有兩個制作玩具供應商,平均4周推一期新玩具,每家餐廳都有玩具分配量,而且要在規定時間內賣完。這些玩具為麥當勞積攢了大量人氣,也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玩具工廠” 麥當勞
除了周邊產品,餐飲做零售也是一個增加盈利的趨勢,比如九毛九的陳醋,上菜時服務員會適時推薦:這道熗拌土豆絲,我們用了三年特制的山西老陳醋,既能軟化血管又能促進新陳代謝,下餃子,做拍黃瓜、糖醋排骨都是極好的。現在限時優惠18元2支,咱們要帶2支嗎?
正如龔偉所言,如今便利店都在打劫餐飲業,那么餐飲為什么就不能反其道而行,成為一個更加能為人們提供便利的“便利店”呢?
當然這些只能算做是加分項,餐廳的核心還是自身產品。
04
美團提點數一路上漲,平臺的錢怎么賺?
現在很多大型連鎖店都會自主開發平臺,既能通過公眾號吸粉,又能把后臺掌握在自己手里,但更多的人還是在利用美團、餓了么等平臺引流,這其中就有沈波的燒烤店,但他的操作手法跟別人不太一樣。
美團在他們的縣城提3個點,若顧客要求外送則10個點,再加上代金券(100-15,300-45), 300塊的營收被美團這樣一搞,等于損失了75元。
如今餐飲凈利潤做得牛逼的也就30%-35%,大型連鎖餐飲店一般是10%-15%,但很多人上美團, 198元的套餐賣到128元,導致量上來了店家卻還要倒貼錢,最后一定會被玩死。怎么辦?
▲美團霸道的抽成,讓眾多商家鬧心甚至下架美團
沈波的烤肉店在美團不做外賣,就上了代金券且不能疊加,消費100優惠15,消費 200還是優惠15,要是沒用美團消費315元,也同樣收取300元。“這樣才是平等的,否則你對沒用美團的顧客怎么解釋?這不科學。”
此外,沈波認為還可以這樣操作,在美團只上一個15元的主食套餐,用優惠券后賣10塊,顧客如果只消費這個套餐,門店不虧錢還可以賺一兩塊,要是還點其他東西就多賺一些。
說到套餐,沈波還有兩招:
第一,例如某套餐包含一盤肉,一盤魚,一盆蝦,店里正常售價150元,在美團上可以做些變動,比如把蝦備注大份,價格從50元提到70元,讓這三樣加起來,打完折跟店里150元的價格一樣。
“因為顧客不知道你的大份是多大,所以雖然店里并沒有大份,但他們一般不會發現其中的貓膩。”
▲講真,“大小份”是一種人性化餐飲服務方式
第二,顧客到店消費時讓服務員推薦另一個套餐,當他發現這個套餐比美團上的更便宜,會選擇推薦的套餐。為什么這個套餐能賣得更便宜?原因可能是這道菜毛利高,或者這個套餐里含廚房需要快速損耗的食材,比如賣了2天還沒賣出去小芹菜,放到套餐里,控制廚房損耗。
近年來,美團的提點數一路上漲,逼得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撤出美團。如何規避美團上的劣勢,形成自己的優勢,值得大家思考。
沈波微信:dianfeng5631,紅餐網記者陳佳梅微信:cjm1900,歡迎交流!
編輯 | 紅餐網_白唐
大家都在看(狂戳下圖)
↓↓↓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