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區有名的華天飲食集團公司旗下擁有20多個老字號品牌,對于他們而言,非物質文化遺產,著名商標,老字號品牌等等頭銜,更多意味的是一份任重而道遠的社會責任。
在市場環境都轉向年輕群體時,他們卻在中老年餐上下功夫,這其中都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進軍中老年餐市場是否會讓他們失去其他客群?
華天飲食集團總經理賈飛躍
談品牌聚焦老年市場
新思路:
如何玩轉20多個老字號品牌?
紅餐網記者之前采訪過的慶豐包子鋪不知大家還記得不?《慶豐告訴你,跳出固有思維,老字號也有春天》
這家有近70年歷史的老字號其實所屬北京華天飲食集團公司,很多北京人耳熟能詳的老字號餐館,像同和居、同春園、香妃烤雞、慶豐包子鋪、華天延吉餐廳等,背后正是這家華天飲食集團公司在管理。
華天飲食集團總經理賈飛躍告訴我們:“集團公司系統有國家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21家;有國家級、北京市級,西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多個,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個,1個全國馳名商標,8個北京市著名商標。”
從飲食公司發展到華天集團,經歷了重組等若干發展演變過程,子品牌之間在經驗,管理和人才方面都起到了協同作用,盡管更多注重子品牌的推廣,他們卻依然保留著母公司的風格。同時,各個品牌旗下也在孵化時尚化小而精的門店,利用技術和傳承人優勢嘗試做一些改變,順應時代發展。
華天集團這些年的發展,從數據上就可以看出,連續幾年大幅增長,去年銷售額就增長超過20%,利潤增長也在20%以上。
但是,等等!別誤會,我們要聊的并非是華天集團如何順應時代幫助老字號改換新面貌,而是他們近幾年重點瞄準的方向:針對中老年人市場的社區商業!
瞄準:
中老年人市場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適老改造成了當今社會的熱點話題,華天集團也將進軍老年餐市場提到了公司戰略層面上,把做大型城市養老服務商作為了近些年的發展目標,去年年底正式啟動了“華天集團養老助餐工程”,開始了一系列的探索工作。
作為擁有眾多老字號的華天集團優勢是什么?一是品牌,二是經過上百年考驗的核心產品。因此,對于適老化改造的項目上,首先就要在產品上下功夫。
“我們成立了養老餐事業部專門策劃這個事,同時還成立了華天養老餐技術研究院,拿出一百萬專項資金,從各品牌抽調了技術骨干,同時外聘營養專家,針對像高血壓,高血糖,心腦血管等疾病有針對性的進行菜品研發。”
除了根據老年常見病創新菜品,同時他們還在各類節假日上設置適合老年人的主題產品,突破傳統老年餐概念。
△華天老年餐產品
其次在硬件設施的改造上,分別拿出以快餐為代表的慶豐品牌的兩個門店,簡餐代表的華天肉餅品牌的兩個門店,加上飯莊類代表同春園飯店等5家門店,進行試點改造。
改造的范圍包括輪椅寬度的老年人通道,扶手,20%的餐桌餐椅,呼叫器,防滑部分,燈光設備等等一些硬件的改造和更新。華天集團作為一個標桿企業,到今年6月底,將會在北京直屬的四、五十家門店完成適老化的改造,然后力爭作為北京市餐廳適老改造標準,向全北京市推廣發展。
△華天改造樣板間
當然,除了所有華天直屬門店的改造部分,還有一種模式是直接扎根在社區。
即社區提供地方,集團通過華天凱豐團餐品牌來打造雛形,按照華天制定的適老標準,對社區內專門的老年餐廳從菜品、設備、硬件環境等方面進行改造提升,為社區內的老年人提供服務。
“這個初步模式已經形成了,而且得到社區、街道和政府等各方面的認可。”
在將養老助餐項目推進的同時,雖說深入了中老年市場,但也是把雙刃劍,難道他們就不怕品牌帶給大眾的認知變為了中老年人餐廳嗎?
這部分華天集團并非沒有考慮過,一方面消費群里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另一方面很多菜品或設施也并不排斥年輕群體,反倒同樣適用。
△華天實體店改造
比如原有的菜品會得到保留,推出的針對常見病的新菜品,現在的年輕人也會有需求,也追求健康飲食;比如為老年人設計的有扶手、圓角的桌椅,對孕婦來說也很必要;比如環境上不要花花綠綠,就要整潔舒適,不論多大年齡的人在這方面都會有共同追求;比如許多很注重食品安全的人,就認準了華天這塊牌子。
華天的老字號為什么可以做到每個品牌都有較高知名度,并且連續幾年銷售、利潤和職工收入都實現增長10%以上?按總經理賈飛躍的話說,就是以客戶為中心,堅持誠信第一,貫徹放心戰略,讓老百姓看得放心,吃得放心,用得放心。
北京的大眾消費者對華天還是有著很深的感情和熟悉度的,品牌在大眾的心目中,無論老幼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針對中老年人的服務在深化,而原本對于社區百姓需求的各種環境、支付手段、外賣等都有所涵蓋。
更大的布局:
做透社區商業
華天的大部分網點都分布在社區,他們的使命也一直是堅持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的飲食文化,服務社會,服務民生。從這部分來說,要想構建整體的社區商業,除了在中老年市場的深耕,如何能更好的服務社區?如何讓居民飲食生活更方便,健康呢?
△老人在華天用餐
1.堅持早點工程
可別小瞧一個簡單的早點,華天旗下品牌店基本都提供早餐,據統計每天早晨有11萬人在華天的品牌門店吃早餐。
“我們在90年代末的時候,就開始做早點工程,那會兒是做得最早的一家,這是服務社區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舉措。后來再建的門店都會有早餐部分。”
2.做好食品安全檢查工作
從2015年開始,華天集團就在食品安全上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各家門店引進落實百合花餐飲清潔衛生示范工程。去年華天集團的11個品牌因為食安管理達標,成為了百合花放心餐廳的示范性餐廳。
去年,華天的直屬門店也全部實行了明廚亮灶工程,不僅僅做出簡單的明檔,更是將包括烹調間、面點間、洗消間等在內的專間都亮了出來。
△老人在華天用餐
對于食安的把控上,內外部的檢查工作也十分嚴謹。不僅有神秘顧客每月對所有門店(包括加盟店)的檢查、評分,更是和中檢集團這種信譽度高的第三方衛生安全驗證機構合作,重點對原材料和餐廳的風險控制進行檢查、改進和提升。
無論是食安工作的落實、檢查,還是展示,這一切的工作都對管理功力有著較高要求,而華天團隊豐富的管理經驗,恰恰保證了各門店食安工程的穩步落實。
賈飛躍說,捕捉市場機會很重要,一定要從自己實際出發來做市場。
根據華天自身的情況,當別人進shopping mall的時候,他們就選擇進社區;別人做80后、90后餐廳,他們現在要做60后、70后餐廳。
“在社區餐飲方面我們最主要的其實就是做早點和適老化兩部分,這些一方面是需要肩負起的社會責任,另一方面本質上是選擇了一個市場細分。”
定位社區:
他們具備哪些優勢?
賈飛躍認為:“企業的存在價值就是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企業要創造價值,老百姓認可了以后,我們就會有經濟價值在里面。但這都是在平等的政策支持下,不單單是我們符合,別人也符合,機會是公平的。”
華天從企業理念上注重國企的責任,服務社會是他們的責任和使命,從另一方面來看,選擇這樣的賽道也是符合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聊天過程中,紅餐網記者發現,華天自身的很多優勢在社區餐飲的開發上本就契合。
1.門店多集中社區
華天的很多店本身都建在社區,比如說慶豐包子鋪,或者華天肉餅,之后再設立門店也都很少會進入shopping mall,存在著先天的位置優勢。
2.技術人才的積累
華天若干老字號品牌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技術團隊在支撐。每個老字號品牌都有3-5個集體傳承人,擁有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而對于傳承的工作,多年前他們就開始了。
為了加強對傳承人培養,他們拿出上百萬資金投入,無論師傅還是徒弟,獎勵機制分明。
區別于快餐型企業的人才培養,老字號正餐企業的技藝至少要學習3年以上,才敢說可以出品了,而真正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至少也要花上十幾年以上的時間,才能培養出一個好的傳承人。到現在華天已經培養出了幾十位師傅,上百名徒弟,其中中國烹飪大師和名師就有40多位。
△惠豐門釘肉餅店
3.中老年人市場需求增加
順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企業也要做出相應的變化。華天之所以看重中老年餐飲市場,也正是因為市場發生的變化導致中老年餐飲,社區餐飲成了一片藍海。
一是中老年人數量還在逐年增加,二是有一部分收入很好的老年人退休了,三是現在的老年人也迭代了,和過去不同,他們的經濟條件變好了,因此需求也就跟著升級。四是政府支持力度加大,也開始在各方面補貼老人,比如老年餐券等。這就有了一定的市場空間。
4.匹配市場的文化定位
對于華天而言,深耕社區或中老年餐并不需要如何調頭轉型,這件事本就是和他們利他的企業文化定位相契合,他們的形象定位不會亂。
再加上原本中老年人就偏重喜愛和信任老字號餐廳和社區店,而消費人群統計上竟有占比很高的年輕人群體,他們也會陪著老人來店里,也需求社區餐的便捷和高性價比,所以無論從產品到環境,人群都通吃。
賈飛躍認為,所謂的社區餐飲,一定是具有大眾化廣泛性的,而非低端化。今年他們計劃要繼續實現銷售、利潤增長10%以上的目標,持續對環境進行改造,不斷提升品質。
對于社區餐飲的布局,也有不少企業喊了很多年,但重要的是要考慮好想不想做,能不能做,有沒有下決心做的問題。在滿足大眾化用餐需求的道路上,其實更重要的是那些受歡迎的具有廣泛適應性的,不分年齡層次的產品。
記者 | 紅餐網_依晴
視頻 | 紅餐網_莊小羅 王偉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