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單設計是一場藝術與心理學所融合的謀略戰,稍不注意就一腳踏進坑里,輕則落入俗套,重則影響收益。但是很可惜很多餐飲老板卻不知道自己家的菜單犯了這些錯!
1
5種菜單常犯的錯
呆頭呆腦的模板型菜單比比皆是,老板認為菜單只是一個點菜的工具而已,可有可無,更別說什么設計理念。
它們往往出自打印店小哥之手,由度娘提供N手模板,菜品排列中規中矩,就像一個看破了生死紅塵的老嬤嬤,抄著一口平板無波的普通話,報菜報價。
這種菜單,別說什么欣賞價值,就是看一眼都覺得心累。
▲普通模板式菜單
菜單的可運用面積至多也就A4大小,出于客戶體驗感受,總不可能把菜單做成人民日報一樣的篇幅。
餐飲老板一方面希望節約菜單印刷成本,一方面又舍不得刪減菜品。每一道菜都要有雅稱、價格、文案、圖片,除此之外最好還要能放下會員、套餐、直營店、加盟信息,恨不得那一張半開不到的紙張上有三維立體空間,裝的東西越多越好。
提煉文化這事兒我們不否認能讓菜品和品牌更加深入人心,但無關的話語太多,反而會擾亂顧客對餐廳的認知,對品牌造成傷害。
▲57度湘貪心式菜單
菜單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向消費者提供信息,但也有一些劍走偏鋒的存在,例如泰國的網紅餐廳Gaggan,利用emoji表情做菜單,而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但不得不說,這種超前的意象菜單很容易讓消費者感到一頭霧水,從而失去了菜單的本質作用。特別是在我國這個大環境中,大家生活節奏較快,來餐廳吃飯就圖個放松,誰也不想拿到菜單還得猜謎。
年輕一代的消費者也許還有心情才猜上一猜,那年紀大一點的,連emoji表情都認不全的消費者呢?又該何去何從。
▲ 泰國網紅餐廳Gaggan菜單
還有一些菜單總是想著每個消費者都點利潤最大的菜,所以常常把貴菜、特色菜密集地排布在菜單的最前面,而利潤較低的小菜則放到不起眼的角落。
這種方式太過突兀,往往會讓消費者產生抵觸心理,緊接著給餐廳打上性價比不高的標簽。
且這種排列方式會導致菜單的品類混亂,整個菜單看上去毫無章法,無序可循。
還有一種最不負責任的菜單,設計時從不考慮閱讀體驗,不算出血、不算裝訂,無視最基本的裝幀設計概念。
印刷出來后常常出現字跡不全,圖片模糊,甚至夾雜錯別字的低級錯誤。
且這種菜單也不會考慮色彩對食客的心理暗示,菜單配色昏暗,很難激起消費者的食欲。
2
保持菜單生命力的5個技巧
“任何一家餐廳都需要核心差異化的產品,圍繞單品來做菜單,做減菜,搶占顧客心智”。
自2013年9月,楊記興臭鱖魚走上了菜單革命之路,幾乎每6到8 個月就更新迭代一次。最后將原有的200多道菜硬是砍到只剩38道。并將餐廳的主要特色和重點放在“臭鱖魚”之上。
以前一家店每天臭鱖魚賣不到10條,變革后躍升為100多 條,幾乎每桌都會點。餐廳毛利從50%上升到60%。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菜品越多 ,選擇起來就越困難,用餐時間就越長,翻臺率就越低,體驗感就會越差,就越難記住你,二次消費的幾率就越低。
一本“做減法”后的好菜單,可以引導更多顧客嘗試不同的消費,通過味道的、圖片的吸引,能夠讓其中一部分客人成為回頭客、從而增加客單價,以及更快速的讓餐廳形成品牌效應。
但在做任何減菜單和菜品優化、定位的時候,千萬不能忘掉以客戶為中心。減菜單的情況下,品類越全越好。不能讓顧客在點菜時,發現自己想點的品類壓根沒有,顧客會覺得這家餐廳的菜少、沒什么可吃的。
比如郭家大院就曾經歷過,起先從205道菜減到120道時,顧客幾乎沒有感知,因為減掉的100多道點單率非常低,很多顧客平時也“看不見”。但后來減得忘乎所以,忘了要“以客戶為中心”。只選毛利高、操作簡單的菜留下,毛利不高、制作比較復雜的菜,即使點擊率不錯、顧客喜歡,也減掉了。
后來就發生了因為吃不到牛蛙這道菜流失客人的情況,公司對此作了調查分析,發現其實顧客不是沒牛蛙吃走掉的,而是覺得菜品少,想吃牛蛙也沒有,顧客要的是牛蛙這個品類,怎么做并不十分在意。
于是在第三次減菜單時,郭家大院特別調整了品類,把牛蛙、牛肉這些顧客喜歡吃的品類加上去了。顧客提意見,大多是其直觀感受,不明白意見背后的原因,反而會誤導公司的發展方向。你要學會摸清顧客意見背后的心思。
沒有誰家的菜單能一步到位,一次做到完美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隨著菜單的使用過程中會不斷發現很多問題,為了豐富場景感,為了提高客單價,為了搶占更多時間段的市場份額也為了跟競爭對手“死磕”,野肆的兩位創始人在自家菜單上加完又減、減完又加,用過不同的點菜形式,也嘗試過菜品的重新排列組合。
第一代菜單由于分類簡單,沒有爆品和推薦菜,且吧臺點餐的形式大大降低服務體驗,沒有場景感,快餐氣息過于濃厚而被淘汰。
第二代菜單為改善之前的問題給菜單里加了很多圖片,拼命削減晚餐時段的快餐元素。但由于品類不清晰、完全沒賣點,且全有圖片=全沒圖片,平均又沒特色,再次被淘汰。
第三代菜單增加了一定的特色菜品,并注重起菜單的紙張質感問題。但卻因為一味地模仿,錯誤地認為“多既是全,全以為就是高客流”,同時菜品的堆砌和不斷增加,使團隊的加工高客流時段超出負荷,好多菜幾天都不被點一次,菜品質量也嚴重下降。
第四代菜單野肆將主要精力放在減菜上面,也正是從這時開始,他家菜單上第一次出現了真正動腦子計算后的“引流款”。像豆面脆糍粑這種易加工、出品快又受歡迎的菜,缽缽雞和椒友雞翅這種利潤高的菜開始被放到更明顯的位置,分類更明確的同時也配合著菜單調整加入了線上點餐的功能。
▲野肆第四版菜單
菜單的迭代雖然使營業額獲得好轉, 且能夠更好的適應消費者的心理。但就此野肆并沒有停止在菜單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是依舊在一步一步地將自家的菜單完美化,使其與自家的產品更加契合。
有些菜單上,你會發現部分菜品名的后面標有紅色的大拇指、星星、辣椒等顯眼的標記。
相比于密密麻麻都是菜品名和價格的菜單,用明亮突出的另類色彩和淺顯易懂的標記對菜品做出隱形排序,無形中引導了顧客的消費。
這種比較適合于并無菜品圖片的菜單,純文字的菜單有時候并不能讓消費者很快地找到自己所需。
適當的指導一來可以減少消費者選菜的時間,間接地相當于節省了餐廳的時間。同時這樣做也能不動聲色地向消費者推銷餐廳里利潤較高的特色菜。
▲探魚菜單
菜單的排版也是一門必修課,菜品排列上要葷素搭配、冷熱分開,間隔排序。舉例來說,菜單一頁上三個菜的話,第一個是炒菜,第二個可以是燉菜或者冷菜。
突出利潤高、售價低的單品。也是為了拉低客單價同時保證高利潤。菜單排版要 “插花排”。冷菜盡量還在前面,但不是傳統的冷、熱菜分開,而是把各品類插花排版。
同時有數據表明,在菜單里面添加了照片能提高30%的銷售額。照片越生動形象,顏色越真實逼真,就越能刺激人的感官。當然,圖片太多也會降低顧客對圖片的感知,所以要注意把控菜品圖片的度,不要做的花里胡哨的。
菜單元素的配色上也十分講究,不同的顏色給人的感覺和“激勵”行為都不同。有研究表明,紅色會刺激食欲,而黃色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兩者的結合是最好的食用色素顏色配對。
菜單上的價格不要過于“顯眼”或者“鮮艷”,它們會隨時提醒食客要少點花錢。
盡量避免出現貨幣符號,價格的字號大小不要超過菜品名稱的字號,避免喧賓奪主;表現價格時盡量不用太跳躍、太顯眼的色系。
價格盡量不以“高——低”,或者從“低——高”的順序去排列。太有秩序的排列,往往會提醒最高的菜品價格太高,這就會讓部分食客總挑便宜的點;盡量將價格打散,并且與菜品名稱的大小類似,不要讓價格大小超過菜品名稱。
一張小小的菜單里包含著大學問,包括根據市場和人群、數據的分析,對自己的定位、對利潤的把控等等策略,同時一本菜單的策劃包含文化挖掘,菜品結構梳理,品類感知的把控等非常重要的前置環節,也是菜單定位的精髓所在。
最后,小編打算亮瞎你,賜你一張無法直視的菜單~
(點擊圖片可放大)
本文來源網絡,由于無法考究出處無法注明來源
編輯 | 紅餐網_劉茜
餐飲外賣創業,警惕這四種死法!
外賣餐廳:每天配送午餐萬份,月入百萬!
這家餐廳僅僅靠外賣,年銷售額竟然達6億!
外賣利潤跟刀鋒一樣薄,為什么還有些人活得很滋潤?
內容交流 | 請加微信:hongcw66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8026395830
↓↓↓點擊“閱讀原文”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