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
上個月,我去日本采訪,
給我做向導的一位50多歲的日本餐飲專家問我:
日本有一家餐廳非常有趣,想不想去看看?
我搖搖頭:
中國最近幾年出了很多有趣的餐廳,都死掉了,
我對“有趣”已經不感興趣了,
只對“長壽”和“好生意”感興趣!
他說:
這家餐廳就很“長壽”,開了挺長時間,由一家大型餐飲集團創立,
現在已經有13家分店,面積都很大,而且每家店都“好生意”,這在日本也不常見!
這句話打動了我。
尤其到餐廳看到熱鬧異常、無預定沒座位的場面后,印證了他的話確實沒水分。
這幾年目睹了國內那么多新模式、新體驗、有趣、有意思的餐廳,
最終的結局大部分走向了倒閉,
我越發相信:
只有守住餐飲本質、產品為本的餐飲,才能真正走下去、走得遠。
帶著這樣的“質疑”,
當我親身體驗這家特別“有趣”的餐廳時,
整個用餐過程,
我都在努力在這家餐廳身上尋找“為什么同樣都是新模式入世的餐廳,在中國幾乎都倒掉了,這家卻可以活得有生命力?”
這是進店后的場景:
餐廳就像一個大型的水上樂園,
水面上“飄”著兩艘大型木船,
夾板上有多個餐桌。
船的四周是活魚游弋的水面,
客人可以從船上直接從水里釣魚。
水面四周是各式小包房,
包房的小窗戶直通水面,
客人也可以從包房垂釣。
日本餐飲專家介紹說:
釣魚的都是客人,這家餐廳的特點就是“即釣即食”,
客人來了先釣魚,魚釣上來后以一定價格賣給顧客,餐廳負責加工,
而且顧客自己釣魚比在餐廳直接買魚,價格反而更便宜。
比如,釣三條金雕魚價格是2950日幣,如果在餐廳直接購買,則需要3600元日幣。
(100日元約等于6元人民幣,后面的日元以此類推,不再換算)
菜單上的圖片清楚地解釋了釣魚的規則:
1.100日元買一份魚餌。
2.開始釣魚。
3.釣到魚之后,在服務員的帶領下,所有人為之歡呼。
4.交給廚師,告訴他你想要的吃法,可以選擇刺身、壽司、鹽燒、味噌湯等,也可以一魚兩吃、一魚多吃。
魚分很多種,
釣不同的魚價格也不同,
服務員也會分配不同的魚竿和魚餌。
如果有客人釣魚成功,
就會有服務員馬上過來大聲恭賀,
大致意思是:哇!客人你們好棒,釣到好大的一條魚喔……
然后,整個餐廳的店員們會立即配合“咣咣咣”擂鼓助威,
全場的顧客們也會拍手慶賀,
顧客非常有成就感,
整個過程非常嗨。
廚房就在船邊,
魚釣上來,直接由服務員遞給廚房,在顧客眼前加工處理,
速度非常快。
做好后,廚師直接從廚房遞出,
顧客全程感受兩個字:
新鮮!
菜品上來后,
我們更懂得了“即釣即殺”的優點所在。
吃了好幾天的日餐,
非常感受日本人對食材新鮮的挑剔。
而這家更進了一步,
不論是刺身,還是煎烤魚,
那種新鮮,不可比擬。
和日本餐飲專家邊吃邊聊,
我給他講述了中國這幾年出現的很多“趣味模式餐飲”的現狀,
我說,在中國,很多有意思的新模式餐廳,顧客可能只去體驗一次新鮮,很難有回頭客,中國人對“味道”要求非常高。
他說,
在日本,也一樣!
日本每年也會有大量奇特、趣味的餐廳出現,
但真正活下來的,也一定是產品做得好的。
這家為什么活下來了?
他給我分析:
其實,大家都只看到這家釣魚餐廳很有意思、很有趣,
以為這就是賣點,
其實這是表面。
這家餐廳由日本一家餐飲集團創辦,實力很雄厚,公司其他品牌做得也很好。
他們對產品的要求一點不遜于一般的餐廳:
1.魚是前一天從海上運來。
這家餐廳有嚴格的數據統計,能夠計算出每天的用魚數量,因此,他們可以根據銷量保證每天的魚都是從海邊直接運送過來。這在日本一般的餐廳也很難做到。
2.純海水養魚。
餐廳里的水是純海水,魚即使到了餐廳,依然可以健康生存,保證新鮮。同樣,日本一般餐廳也難做到。
3.菜品好吃。
這里的菜品也非常不錯。
日本人特別挑剔菜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沒門頭、沒裝修的小店有時候生意反而比大店生意好的原因,就是菜品好。一家餐廳,菜品不好,不論裝修多好玩、多有趣,日本人也不買單。
《餐飲時報》創始人小時在日本采訪
我聽完,點點頭:
也確實,我常常以為,
有一個好的模式,就可以吸客如流、萬事大吉。
殊不知,
任何餐飲成功的背后,都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樣簡單。
這家看似是娛樂餐飲的背后,
其實做足了硬功夫:
不僅對食材嚴苛要求,
更是真正踏實做好了產品,做好了顧客入口的第一體驗。
看到這家餐廳,
讓我不禁對比國內那些所謂紅火一時的“模式”餐飲,
輸掉的原因幾乎一致,
就是形式大于內容。
形式,從來都沒有錯,
錯的是,你沒有去深耕內容。
值得再說一句,
這樣的釣魚餐廳,體驗感非常強,國內目前還沒有,
但我不太建議大家模仿:
一、投資成本高。
這樣的水上餐廳,前期建筑裝修投資相對較大,空間要求較高。
二、運營成本高。
純海水養魚、海水的循環養護、整個餐廳的衛生管理都相對較高。
三、更適合海邊城市。
這類餐廳更適合海邊城市,不論海水、海鮮,運輸成本低。在海邊城市尤其是有旅游資源的城市運營此類餐廳,很容易成為當地旅游美食名片。
今天寫這篇文章,
其實想給大家看的不是一個新奇特的餐廳如何好玩,
而是,更想讓大家真正沉下心來思考:
大家都在高呼娛樂、體驗、高顏值的時代,
其實,顧客對餐飲的根本性需求從來都沒有改變:
不管你多好玩、多有趣、多吸引眼球,
好吃、好食材,永遠都是餐飲的本質!
娛樂、趣味、模式的外衣下,
依然是產品為王。
這幾年,餐飲界玩瘋了“模式”,
在這批浪潮中,
餐飲朋友們,
你們在堅守什么?
特別想聽聽你們內心的聲音!
文后留言等你~~
—更多往期內容,直接點擊下面題目—
1.能力很強,破壞力很大,這種員工該不該留?
2.餐飲經理人薪水像跳蹦蹦床!
3.老板焦急!生意不溫不火、3年收不回投資
4.日本餐企做百年: 專業、敬業、匠心!
5.讓廚師成為演員,讓菜品自己說話,成餐飲大勢!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25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