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味食品后“萬店”時代:賣串串賣小龍蝦,向低線城市要增量?

    味食品進入“萬店時代”,除了賣鴨脖等鹵制品,更希望在串串、小龍蝦、西餅等餐飲和食品細分領域舀一瓢羹。

    本文轉載自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作者:陳曉京

    最近半個月來,絕味食品陸續完成小龍蝦基金備案、擬設立湖南金箍棒基金,繼續延續并購美食領域優質標的,為未來儲備業績增長動能。
    2019年之后,絕味的經營策略已從跑馬圈地般的擴張開店調整為“飽和開店”,有些區域已不再接受加盟申請。
    隨著鹵制品賽道上競爭者越來越多,鹵味制品創新升級空間越來越窄,“鴨老大”開始對規模謹慎擴張,調整為追求單店經營效率。
    01
    膨脹的“鴨老大”:
    還要賣串串、小龍蝦和撈面
    2019年,絕味食品(603517.SH)門店增至10594家(不含港澳臺),營業收入近52億元,是鹵制品行業名副其實的龍頭老大。
    公司絕大部分收入來自鹵鴨脖等鹵制產品,但這不是公司的終極目標。賣小龍蝦、撈面、西餅等這些與鴨脖子毫不相關的產品,滲透到食品、餐飲行業內各細分領域,才是它更大的“追求”。這種“追求”正在利用基金這個投融資“工具”持續放大。
    記者梳理發現,最近半個月里,絕味食品先后通過小龍蝦基金備案、參與設立基金湖南金箍棒。
    絕味食品披露,小龍蝦基金和金箍棒基金,除了投資小龍蝦、牛蛙和蟹等水產品,核心作用是拓展美食生態邊界,并購優質項目。
    打造“美食生態圈”是絕味食品最近1年來頻頻提及的戰略,意味著公司要在鹵制品主業之外,打造美食細分領域第二增長極。
    在此之前,絕味食品已陸續深入到上游養殖業、調味品、餐飲、醬菜等領域,熱鬧程度非同凡響。
    天風證券研報統計,絕味食品已投資不少于16家與食品、餐飲相關的企業。
    絕味食品與餓了么聯合發起設立的廣州絕了股權投資基金,是投資頻繁且投資標的較多的基金之一。
    啟信寶顯示,廣州絕了基金專注于食品連鎖及餐飲行業,截至目前,已鎖定長沙顏家食品、武漢白洞信息、瀏陽市蒸瀏記、長沙綠葉農業貿易、北京很久以前餐飲管理、澳煜(上海)餐飲管理和福州秘覺網絡,涉及醬鹵食品開發、互聯網外賣、水果批發、羊肉串、果蔬汁等各細分領域。
    除通過借力餓了么平臺優勢介入,絕味食品還獨自深入到更多細分領域。
    投資武漢零點綠色食品(精武鴨脖)、江蘇和府餐飲(和府撈面)、深圳幸福商城(幸福西餅)、福州舞爪食品(主營花椒雞爪);還涉足調味品行業,比如,投資重慶涪陵辣妹子醬菜、四川洪雅幺麻子食品(主營藤椒油)……
    無論是投資上游養殖行業的塞飛亞,同類鴨脖品牌“精武鴨脖”,還是餐飲業態的和府撈面,從整體來看,絕味的投資策略,基本圍繞鹵制品主業的上下游以及對自身業態的補充。
    一個賣鹵鴨脖的企業,為什么要介入到這么多細分領域?
    食品行業專家朱丹蓬曾在一次受訪時明確指出:鹵制品創新升級空間已不大,這可能是絕味食品為日后業績增長的戰略選擇。
    外延并購與投資之外,絕味食品還在內部自我孵化項目。
    2019年初,絕味食品內部孵化市場熱捧的串串類項目“椒椒有味”。彼時,絕味食品回應投資者提問稱,“椒椒有味”已進行品牌優化,更名為“鮮小簽”,項目還在繼續測試階段。
    國盛證券研報認為,“鮮小簽”目標消費群體是年輕人及都市白領,與主業互補,其直營模式預計毛利率65%—70%,凈利潤率20%-25%,預計2019年新增門店200家。最新年報中,絕味食品未披露“鮮小簽”經營狀況。
    02
    規模化之后,
    更注重單店經營效率
    絕味食品是鹵制品行業的“后進生”,但它利用規模化擴張,彎道超車成為行業老大。
    絕味食品股價從上市發行價16.09元到今年7月27日的83.33元(前復權),3年時間漲幅驚人。截至7月27日收盤,公司市值507.17億元。同日,周黑鴨(01458.HK)、煌上煌(002695.SZ)市值分別為134.65億港元和131.42億元。
    龍頭老大的擴張仍在繼續,按照絕味食品計劃,今年的門店規模將超過1.2萬家。
    擴張,是公司業績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因為加盟門數量越多,企業收入規模會越大,攤薄的成本越低,盈利水平可進一步提升。

    △圖來自絕味官方公眾號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8.50億元、43.68億元和51.7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59%、13.45%和18.41%。
    上述同期,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2億元、6.41億元和8.0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1.93%、27.69%和25.06%。
    加盟模式讓門店規模快速提升,公司靠規模化獲取高額利潤,但業績增長放緩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
    或正因為此,2019年,公司果斷放棄了跑馬圈地式的擴張戰略,調整為“飽和開店”,經營策略發生重大變革。
    尤其是在今年年初疫情中,公司鼓勵現有經銷商逆勢開店,搶占核心地段。之前,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司回應外界稱向內部現有加盟商發展門店,一些地區已不再接受加盟,公司更加趨向于提升單店收入和開出高質量的“好店”。
    初步測算,2017年至2019年,公司單店年均凈利潤分別為約5.55萬元、6.46萬元和7.56萬元,2018年、2019年同比分別增長16.40%和17.03%。
    拋棄跑馬圈地般的擴張,注重單店經營效率,在盈利水平上得到體現。2017年至2019年,公司凈利潤率分別為12.92%、14.44%和15.29%。
    值得注意的是,絕味食品的人均消費單價仍較低。天風證券根據美團點評數據測算為24元/人左右,略低于同是以加盟店收入為主的煌上煌(客單價32元左右),遠低于直營模式為主的周黑鴨(客單價62.18元)。
    從產品來看,絕味食品的銷售單價遠低于友商。天風證券統計鴨脖、鴨鎖骨、鴨舌及鴨掌4個產品的標準重量售價,絕味食品售價均低于周黑鴨和煌上煌。
    03
    向低線城市要增量?
    斑馬消費統計顯示,2015年,絕味食品全國門店規模剛剛越過7000家門檻,為7172家。2019年底,門店規模增至10954家,相當于每年新增門店近千家。每天近3家新店開張的速度,讓周黑鴨、煌上煌望塵莫及。
    券商和第三方機構普遍預測,絕味食品的門店規模天花板在2.5萬家至2.8萬家。也就是說,絕味食品還有1萬多家門店的增長空間。
    業內普遍將開店目標寄托于低線城市,那是一個能消化1萬多家門店的龐大消費市場區域。
    為此,天風證券做過一次樣本調查,以4座一線城市、5座新一線城市、10座二線城市和15座三四線城市作為樣板,絕味食品在低線城市市場的劣勢一目了然。
    該樣本分析顯示,在三四線城市,每萬人鴨脖鹵味品店指標中,絕味食品門店在鴨脖鹵制品門店的滲透率僅為9%,不到新一線城市的三分之一;每萬人絕味食品門店數量為0.06家,遠低于新一線城市的0.21家和二線城市的0.13家。

    △絕味的招牌鴨脖(圖來自絕味官網)
    天風證券測算,絕味食品在三四線城市這種低線城市靜態來看,還有5.4倍開店空間。這正是公司創始人戴文軍能說出“鄉鎮也可以開出絕味門店”的底氣所在。
    此外,公司新規劃的產能需要更多市場區域作為支撐。浙商證券研報顯示,公司目前運營產能約22萬噸/年,在建規劃產能約14.33萬噸/年。
    記者發現,早在2017年,公司就透露出向三四線城市滲透的戰略,如今在三四線城市門店數量多寡,外界無從得知。
    相比一、二線城市成熟的市場消費環境,向低線城市擴張,意味著更高的加盟商和終端消費者培育成本、試錯成本,對供應鏈精度和密度等要求也更高。
    中泰證券研報認為,絕味食品迄今在三四五線城市門店覆蓋優勢不太明顯,在江西新余市,煌上煌門店23家,絕味食品僅有16家。
    下沉難度大,短期內還可能影響單店經營效率,低線城市市場是一塊令人誘惑的“蛋糕”,如何啃到這個蛋糕、啃到多大的蛋糕,是對絕味食品的一個嚴峻考驗。
    疫情之下,餐飲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餐飲同行憂心重重,我們也為之揪心不已!
    作為一個有溫度的行業媒體,
    紅餐網將持續送上相關內容,助力餐飲復蘇!
    (紅餐爆料微信號:Cwhchb)

    餐飲復蘇專題匯總

    內容交流/采訪/轉載| 微信:hongcw66
    %ignore_pre_1%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4960.html

    (0)
    上一篇 2020年8月5日 20:25
    下一篇 2020年8月5日 20:3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