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店客單量上不去,到底是什么問題呢?為什么會上菜慢或者出餐慢?其實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人員配置不合理的問題。下面飲品店的用人及培訓技巧,相信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本文轉自咖門(ID:kamenclub),作者:咖門飲力學院飲品店單量上不來,不一定是飲品不好喝,問題可能出在“人”身上:有的店一到高峰期就“亂”,顧不上點單,進店顧客直接流失;“人不對”,用人和培訓不到位,是很多店都存在的bug。最近,開飲品店的朋友找我吐槽,花大力氣裝修、搞宣傳,但單量一直上不來。到門店一看——
一個小飲品店,如何合理地安排人力配置,以及科學劃分崗位呢?首先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不論多小的門店,永遠保證門店有至少兩個人同時上班。這不僅僅是為了保障門店現金安全,而且可以交替休息,保證其中一個人暫時離開/忙碌時,門店也可以正常運營;門店不忙時還可以有一個人出去叫賣,或者派發試飲。周一到周五可分為早晚兩個班次,每個班次有兩個店員,在各自的班次上,一個人負責點單,一個人負責制作飲品。如果收銀臺前有很多顧客在排隊,做飲品的店員可以幫忙點單,但負責點單的店員要一直駐守在收銀臺前。說白了,點完單的顧客可以等,畢竟錢已經花了;但對于還沒點單的顧客來說,收銀臺前如果沒人,可能馬上就出門選擇其他店了。一班只有兩個人,怎么應對高峰期?可以在兩班之間設置一段“重疊期”。把早晚班重疊的時間段,安排在客流量最大的時候。一個人點單,兩個人制作飲品,再分出一個人作為門店支持,負責補給物料、打掃衛生、傾倒垃圾、派發試飲等瑣碎的工作。周末客流量增大,可以多加一個人到晚班或者中班,來專門負責這個崗位。如果門店有客座區,支持崗位要隨時關注客座區衛生,及時做好清潔工作。前兩天在一家飲品店,一個顧客隨手拿起出品口的飲品看了看,發現不是自己的,又放下來。另一位顧客很生氣,質問店員:“疫情還沒過去,你們的飲品就放在這里,被其他人隨便摸嗎?”有一條著名的峰終定律:如果在一段體驗的高峰和結尾,都是愉悅的,那么對整個體驗的感受就是愉悅的,反之亦然。出品口,就相當于是門店體驗過程的“終”,對整個體驗影響很大。
飲品做好后,不會放在顧客可以隨意接觸到的區域,如果顧客還沒來,就打包好放進冰箱冷藏,保障口感也保障安全;取飲品時,店員會把飲品、吸管等全部裝好,雙手遞給顧客,囑咐飲用方法,并在顧客離開時向顧客致謝。如果是帶有客座區的門店,可以將奉客及打包飲品的工作,同時劃分給負責門店支持崗位的店員,門店足夠大的話,甚至可以像喜茶一樣,專門分出一個人負責叫號和打包。這一步看似浪費人力,實則能大幅度提高出品效率,提升顧客感受。在星巴克,每個伙伴固定在一個崗位的時間不會超過兩個小時。門店班次上的值班主管,及時觀察店員狀態,適時調整輪崗,保證每個店員不會長時間都在一個崗位上,避免產生消極、疲憊心理。
在培訓飲品制作的時候,不能局限于背誦配方,要讓店員親自進入吧臺制作,還要品嘗店里售賣所有飲品,描述并記錄每一款產品的味道和賣點。這不光有利于熟練制作,還能以親身體驗來幫助銷售,在以后為顧客做推薦的時候,才能避免一問三不知或是說得生硬。飲品店很常見的狀況之一,就是做錯飲品,不論是糖量、小料還是點錯單,都時有發生。但當錯誤已經發生,怎么解決就是對門店的考驗。首先,顧客都是結果導向型,如果做錯了,不要解釋原因,先致歉,然后直接給出最佳解決方法,而不是追究到底在哪個環節出現了錯誤,這會延長顧客等待時間,加重不耐煩情緒。其次,要當場解決問題,就要給到店員以及經理一定的權限。比如在奈雪,顧客不滿意的飲品,可以要求重做一杯。能立即解決的問題,不要等到顧客投訴以后再花精力去解決。在很多茶飲店里,店員不多,大家也彼此熟悉,有時犯錯誤了,很難嚴格執行標準,完全做到“對事不對人”;但是看人情看資歷,又會傷到其他員工的心。茶顏悅色推出了一套“柔性指標”,大致可以理解為,在一個合理大范圍內,不是對當下即可發生的情況打分,而是對時間發生的前因后果以及行為初衷進行評判。這樣就能更好的平衡制度和人性化。在星巴克,每個門店每個伙伴都有自己的“熟客”,伙伴會記得熟客的喜好,會加微信,甚至成為好朋友,這些熟客會專門沖著某個伙伴去門店消費,極大增加了顧客粘性。由此可見,一個優秀的店員,能給你帶來的利益是源源不斷的。相反,一個“天生不適合”的店員,即使投入再多,也很難成長,最后耽誤的是彼此的時間。朋友圈有一個飲品店老板,經常發招聘信息。他抱怨說,總是招不到人,入職的大部分員工也沒多久就離職了。在招聘上沒少下功夫,培訓成本也很高,但是人就是招不來也留不住。有一個幫助門店篩選應聘者的小竅門,就是麥當勞、肯德基都有的OJE(崗前試工)。讓面試通過的人先來參加兩天的OJE,以觀察在實際營運過程中的表現,是否真的合適要應聘的崗位,這兩天的工資按照小時計薪。要注意的是,OJE期間也是要提供健康證的,這一點千萬不要大意。總結下來,飲品店里“人”的問題,還是在考驗老板的用人能力。下一個海底撈,會在燒烤品類誕生嗎?
茶飲創業熱潮再現!警惕背后的虛假繁榮
巨頭開餐廳,餐飲人的對手越來越可怕
千億烘焙市場為何亂象叢生?
茶顏悅色,憑啥爆紅?
豪蝦傳蔣毅:要做鹵煮龍蝦百年老字號
餐飲店怎么開?這5種賺錢門店一定要看
生意爆跌70%!日料店迎史上最難時刻
吳國平:我從沒這么清醒過
解氣!酒后打罵餐廳服務員,兩男子被判刑!
餐飲老板,你敢不敢看回N年前的自己
從云端跌落到低谷,瑞幸咖啡翻車記
動蕩六月!餐飲人再迎大考!
粥店遍地開花,一碗粥有多大的市場?
餐飲業,再受重創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品牌有多賺錢
餐飲人瞄準的私域流量,其實很貴!
多家餐企再獲巨額融資!品類風口變了
小吃攤真的全面放開?北上廣深說“不”
喜茶憑啥這么值錢?
6張桌子到火鍋公園,重慶火鍋也可很雅致
餐企局部關店愈演愈烈!是淘汰還是常態
17城松綁地攤,餐飲業大變局來了?
餐飲市場有多少泡沫?餐飲人該醒醒了
感謝疫情,讓我體面地關了餐廳!
餐企吹響復蘇號角,效率提升成關鍵
醫學博士跨界餐飲,這個品類迎來新風口
巨頭殺入,餐飲最后一片藍海要變天了
%ignore_pre_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5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