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從2018年9月23日到2019年9月8日,白條豬肉平均出廠價上漲了75%,達到34.52元/公斤。一些城市出現限購,國家已分三次向市場投放共3萬噸儲備豬肉。這或許是年輕人第一次聽說“儲備糧”。
對餐飲老板而言,豬肉基本上沒有餐廳避得開,如何應對也是各有選擇。有人選擇跟隨市場進行漲降價,有人選擇硬剛,或是內部消化,有人則把豬肉改成牛肉……
作為以豬頸骨、排骨飯等豬肉產品為主打的犟骨頭,豬肉漲價勢必帶來影響,但犟骨頭卻認為,這正好可以檢驗這個發展勢頭迅猛、但仍處在初創階段的品牌的成色。
面對豬肉漲價影響,多管齊下
犟骨頭誕生在天津一個40平米的小店,創新地將東北特色的大醬骨改良為單品快餐,靠著招牌豬頸骨、排骨飯,營業額穩步提升,最高時單日單店營收1.1萬元。如今,僅開放加盟3年的犟骨頭,在天津、北京、黑龍江、河北、山東等20多個省市共400多家門店,翻臺超過30次。
犟骨頭之所以做出消費者口中鮮香、軟糯、入味的肉骨頭,與它的食材選擇、老湯調制密不可分,有了鮮、香的老湯,才能把食材的口感激發出來。
而這口老湯的“鮮”,來源于兩年以上的老母雞,“香”則來源于當天宰殺的豬棒骨、豬腳、當天采購的五花肉。
另一個關鍵在于“骨”本身。市面上售賣的排骨部位很多,可“啃的味道最美”的,還是脊骨。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經過至少3個小時的燉煮燜制,柔軟多汁的骨髓就會釋出,與鮮香的湯汁融合,進一步加強了整鍋老湯的口味,讓翻滾其中的肉質更加鮮美。
可以說,犟骨頭的拳頭產品與豬密不可分,對豬肉是非常依賴的。
同時,紅餐網(ID:hongcan18)也采訪到的一些餐飲老板都表示,因為快餐本就是走性價比路線,毛利低,豬肉一漲價,經營壓力就大。按常理推測,這一波豬肉漲價對主打豬肉產品+快餐形式的犟骨頭來說,應該有比較大的影響。
但據創始人七惑介紹,犟骨頭面對這次豬肉漲價,還是比較自如。這是為什么呢?他們做了什么?
犟骨頭碰到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價格。漲還是不漲?犟骨頭果斷決定,漲。根據地區不同,犟骨頭的相關菜品都上漲2~3元。而對市場來說,一大份排骨+米飯+老鴨湯+小菜,21元上下,仍是非常實惠,相比自己到市場上購買生豬肉回家烹制,直接到犟骨頭吃飯,可能更加劃算。甚至有顧客說,干脆我把你們家當食堂得了。
其次,在豬瘟有抬頭之勢時,犟骨頭就未雨綢繆,做了庫存儲備,從而在現在對沖了價格影響,能夠負擔起犟骨頭400多家門店原料價格上漲的問題。
還有一點在于,犟骨頭正在籌備推出新品,以緩解豬肉漲價帶來的壓力。
因為快餐是套餐,可以加入其他產品進行組合變化。現在犟骨頭有多種產品正在籌備,準備推新,以增加顧客的選擇面,平衡綜合毛利。
敢于漲價,源于后臺支撐的高性價比
對于漲價的問題,很多人會覺得,快餐對價格更為敏感。一位為600多家餐廳供應肉類的老板就說,快餐客單相對較低,如果漲價,顧客就會對服務和其他方面有要求,那大家都沒法做了。
但犟骨頭卻敢于漲價,漲價之后甚至還有顧客說,你們終于漲價了,再不漲價,我都看不下去了。
其中門道在于,犟骨頭本身就把利潤攤得非常低,做超高性價比。要知道一些非常普通的一葷一素外賣盒飯,價格都可以達到十七八元,一大份排骨+小菜,搭配酸爽的老鴨湯和米飯,價格在21~22元,已經很實惠了。
那有人會問了,利潤這么低,現在豬肉價格漲幅到了75%,比門店調價的幅度更大,就算調價,不也是杯水車薪嗎?
這就不得不提到犟骨頭的標準化。
正如一些餐飲老板說的,很多標準化程度高的餐廳,在應對這樣風險的難度,就相對較小。而正好,犟骨頭幾乎在標準化上做到了極致。
(犟骨頭正在進行標準化研究)
因為老湯是犟骨頭的魂,要說產品標準化,最難的也莫過于保證“老湯”的不變。
犟骨頭老湯的制作非常講究,除了選用當天宰殺的豬棒骨,新鮮的豬腳、五花肉,以及兩年以上的散養老母雞,還需要26味中草藥,經過七道加工工序,熬制10個小時,方可成就。
原料講究、工序復雜,標準化也就非常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犟骨頭首先將工具標準化,盡可能地減少人的參與,將人為變量降到最低。
為此,犟骨頭專門定制了計量桶,統一用鹽度計、溫度計進行精確測量。同時,采用統一的電磁灶,以保證加熱功率、蒸煮時間完全一致。加熱溫度恒定保持在90—95℃,讓老湯更容易釋放蛋白質等營養物質析出,與肉骨頭完美融合。
其次是老湯底料的標準化。犟骨頭與中央工廠合作,制作醬料包、水料包和干料包。將標準化流水線生產的底料送至店面,員工只要經過一系列簡單的標準化流程培訓,就能輕松勝任犟骨頭的后廚,保證用料比例和食品安全。
犟骨頭每開一家新店,都會有專門的師傅去調制兩桶的“老湯”。每天不斷溫火微醺,添加新的底料和量桶測量過的水,用測鹽計去測量“老湯”是否符合出品標準,保證“老湯”的標準化,從而保證了菜品的標準化。
這樣的“批量”生產,減少了很多環節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犟骨頭的利潤空間,相對于單店來說,更平攤了豬肉漲價的成本壓力。
高性價比的產品、成熟的標準化體系,以及犟骨頭目前在大醬骨快餐這個品類的頭部位置,不僅幫助犟骨頭在豬肉漲價的情況下,保持發展的穩中有升,還獲得絕了基金數千萬的A輪融資。
做新品研發,是為未來打基礎
其實對犟骨頭來說,豬肉漲價不過是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小插曲,最多是來檢驗犟骨頭這個初創企業的成色,考驗其面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應對。
就像前文提到的,犟骨頭正在籌備推出新品,這不光是為了應對豬肉漲價,也是犟骨頭下一步發展的重點之一。
很多連鎖快餐遇到瓶頸,產品固化都是重要因素之一,豐富產品線、不定期推出階段性餐品,是保持穩定上升的重要手段。肯德基便是很好的例子。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國外,麥當勞的市占率高于肯德基,而肯德基在中國卻走在了麥當勞前面,其中一部分原因正是在于肯德基的產品更新更快。現在市場對于麥當勞、肯德基的需求,已經快趨近于普通快餐,而肯德基能掌握好顧客的到店周期,讓消費者每隔一兩次到店,都會有不一樣的產品進行刺激。
除了固定菜單,肯德基還會隨著季節、寒暑假等影響客群的變化,去做出產品線調整。麥當勞在這方面則顯得相對較弱。
犟骨頭目前在全國擁有400多家門店。隨著門店的不斷增多,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犟骨頭服務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對產品線的需求更加旺盛,增加新品也是犟骨頭在發展趨勢下,對自己進行迭代的有效手段。
無論是高性價比,極高的標準化,還是產品線的豐富,都讓犟骨頭整個品牌走在良性發展的路上,面對豬肉大漲價這樣的外部風險,也能保持快速的發展勢頭、保證加盟商的利益。
編輯| 左永君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讓營業額猛增30%!這些餐企是怎么做到的?
中國中式快餐十大品牌揭曉:快餐“謀變”,出路在哪?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