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剛剛落下帷幕的淘寶造物節,創下了1000+創意商品新物種亮相的驚人數據,一時間可謂風頭無二了。
而這股地表最強的流量卻不是來自這些新物種,而是被火鍋棒棒糖辣上熱搜的馬老師。
馬老師被辣得吐舌頭的可愛動圖傳遍了網絡,連同這根火鍋棒棒糖也火了,35元一支的高價,兩天600支便告罄了。
這么愛造,珮姐也不是第一次了。
淘寶造物節今年已舉辦了四屆,這個號稱要拿掉成年人世界的條條框框,尋找創造力、新物種、新文化、新科技的節日,在美食的選擇上也是唯腦洞之大,什么蒜蒜小龍蝦冰淇淋、茅臺冰淇淋、榴蓮螺螄粉、臟臟雪糕、人形巧克力、火鍋棒棒糖……都在淘寶造物節上悉數亮相。作為唯一受邀的火鍋品牌,珮姐老火鍋特別為本屆造物節開發了一款跨界產品——火鍋棒棒糖,這款火鍋棒棒糖如同老火鍋的鍋底一樣,分為微辣、中辣、大辣,連顏色都跟鍋底很像。馬老師品嘗的只是微辣的。馬老師的帶貨能力不是蓋的,他這一口舔下,火鍋棒棒糖立馬成了網絡爆款,短短幾天時間,淘寶上就售出了近2000支,連帶著珮姐火鍋底料的銷量都起來了。帶著“違和”的腦洞,珮姐的火鍋棒棒糖以令人意想不到的口味組合帶來了味覺上的沖擊,也滿足了年輕人好奇愛炫的傳播需求。這真的是在賣棒棒糖嗎?不,這是在立品牌的“人設”。
根據消費群體的不同,每個品牌都有自己輻射的客群,許多品牌都有意識的通過相應的營銷方式來加強自己的定位和影響,以達到增強用戶黏性的目的。
重慶是火鍋之都,在重慶蟬聯3年“排隊王”的珮姐老火鍋,80%以上的客群是18~30歲的年輕人,宗旨就是“做更年輕、更敢造的重慶火鍋”。這兩年,珮姐造得有些“兇”,比如前不久與歡樂谷聯名的“辣就battle”挑戰邀請函,打出了硬核重慶人民VS地域辣月餅正面開剛的玩法。給出的文案是:首先,口味創新,好吃是不變的邏輯。“甜”和“辣”是年輕人最愛的味道,挖空心思創“黑暗料理”,味道不好也白搭。其次,套牢年輕人,除了喂飽他的胃,還得挖他的心思。
年輕人群體中流行一種小確幸、小確喪文化,它不同于大喜大悲的情感,更像是大家彼此之間溫暖的關懷和調侃。珮姐的活動中經常會用到這樣的文案,的確更容易獲得年輕用戶心理上的認同。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珮姐每次的節日文化調性都是高度一致的,都是針對年輕人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策劃,而且聯名的品牌,如淘寶和歡樂谷,都是年輕人喜歡并具有較高知名度的。既然搞活動對品牌有諸多好處,那是不是所有活動要參加比較好,或者索性自己造個節,像西貝的親嘴節那樣。在這里,紅餐(ID:hongcan18)要告誡大家,造節是餐飲企業做營銷的好辦法,但并不是誰都可以造的,尤其是如果你的品牌目前還不夠大或者曝光度不高的情況下,有可能會事倍功半。每個知名節日都有“背后的故事”,就像淘寶的“12.12”,原本是依托于“雙十一”的背景下再造的一個“剁手節”,在營銷方式上則更貼近“好貨甄選”的方向,并在2018年首次打造了“人民的寶貝”比賽,網羅民間好貨,進行線上評選。
這次活動中,珮姐老火鍋獲得了冠軍,借助淘寶這個強大的平臺,知名度自然又上了新高。換個角度想,如果它自己造個節日出來,即使產品再好,激起的水花也是有限的。好的節日一定是有文化托底的,要想打造持續的關注度和達到效果,并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成功的,背后需要很多人力物力的策劃,甚至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才能在顧客心中形成記憶點。且不同的節日,文化內涵也不同,跟品牌調性不符,硬上也很尷尬。學會借力,學會挖掘不同節日的文化,并甄選適合自己品牌的、能夠提高品牌辨識度的節日,再進行營銷方案的策劃,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減少運營成本,甚至可以跨界合作、上下游合作等,都可能會讓你的品牌更加與眾不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餐飲品牌想要利用節日提高知名度,除了上述這些,還需要做好線上線下的相互聯動,回歸到餐飲的本質上來。例如珮姐之前的“重返80年代主題活動”,就放出了80后專屬8折福利,既好玩,又實實在在地把實惠給到了消費者手上,增強了獲客力的同時,又拉近了與顧客的距離,也值得借鑒。
編輯|左永君
這些坑爹的餐飲營銷手段,誰學誰倒霉
節日營銷怎么做效果都不好?餐飲老板你走彎路了
餐飲老板想做造節營銷,到底該怎么做
營銷是蜜糖還是砒霜?1200位餐飲人分享了看法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