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菜是不是全葷,需不需要每天洗一次澡,還有每年一爭的粽子吃咸還是吃甜……這些都是南北之間的差異。前不久,廣東人和北方人又吵了起來,甚至還上了微博熱搜,這次的南北之爭又是因為什么呢?前段時間,“廣東人不能吃辣”成功霸占了熱搜,據說“不吃辣”是廣東人最后的仁慈。
此話一出,許多廣東人表示不服,因為有一種辣叫——廣東豬腳姜!在外省人眼中,大多都不能理解豬腳姜是怎樣的存在,特別是外省女生遇到廣東婆婆,瞬間可以引爆婆媳大戰。我還記得第一次帶外省的同學來家里吃豬腳姜,同學嘗了一口就立馬吐了出來:“我的媽啊!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東西了!酸不酸甜不甜這是什么鬼玩意!你們還把醋喝掉!” 我順手奪過碗,嘆息又一位朋友錯過了一碗極品,畫面像極了北京朋友向廣東人推薦豆汁的情景,這注定了豬腳姜走不出廣東。在廣東,豬腳姜的好吃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每個家庭的比例配方都不一樣。有些地方還會加上“臭屁醋”,那酸爽像在垃圾堆里吃豬腳姜一樣~所以讓很多外省朋友聞之色變!想知道廣東人能不能吃辣,吃碗豬腳姜就知道,千萬不要小瞧酸甜的豬腳姜,隔壁家陳師奶的豬腳姜分分鐘辣到飛天!拆開豬腳姜的成分,都是在豬腳、姜、醋三種基礎上演變,俗話說,越簡單的材料對廚師的考驗越大,一碗好的豬腳姜,甜、酸、辣都有一種相互平衡的張力在其中。不同時令煲豬腳姜選的姜也不一樣,煲給產婦喝的就必須用老姜,自己平常喝的可以用子姜,沒這么辣~煮姜醋是家族里很熱鬧的“盛事”,街坊鄰里親戚都會傾巢出動,因為從準備姜開始就要很多工序。首先姜要全部刮去表皮,一群師奶圍在桌前,一邊“刮姜”一邊閑話家常,十幾斤的生姜很快就會“處理”得干干凈凈。“刮姜”一天下來,手還會辣辣的,但是這絲毫不能影響師奶們參與的熱情。在廣東,一起煲豬腳姜是一種宗族關系的維護,只有感情夠好,關系夠鐵,才能一通電話打過來說:“喂~聽日過來刮姜啦!” 生姜白鍋炒至金黃之后,就會加入豬腳、甜醋慢慢燉煮,時間越長,姜的辣味越濃郁,醋的酸味揮發帶走豬腳的腥味,豬腳也越入味軟糯。對于醋的選擇,也大有講究,有人說海天醋比致美齋的好,有人卻不認同:海天醋偏甜、致美齋偏酸、八珍醋介于兩者之間,要放什么醋全看你的個人口味了。為了更加豐富豬腳姜的口感,廣東人還會加入雞蛋、鵪鶉蛋,不用剝殼直接丟下去煮,浸泡久了之后,蛋殼融化在醋中,連平淡無味的蛋白也開始變得煙韌(指食物彈牙、有韌性)起來,這是每個廣東小朋友心中的美味。
除了鹵水,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食莫過于豬腳姜,可以不斷加入新食材、甜醋不斷燉煮,時間越久,味道越香醇,慢慢地成為了城市中難以抹去的顏色,飄香于大街小巷之中。在廣東人的人生巔峰時刻,離不開一碗碗豬腳姜的陪伴……為什么?因為只要你聞到有豬腳姜的味道,就知道附近的家庭又“添丁”了,這個是廣東人迎接新生命獨有的儀式。一般廣東媽媽生完寶寶后,家里都會熬上一大煲姜醋給產婦驅風祛濕,順便派給街坊鄰里,里面還藏著一個好兆頭:越多人吃寶寶的姜醋,寶寶就會越快長大~所以老廣人問已婚女子什么時候要小孩,會習慣委婉地問:“幾時到你派姜醋?”探訪產婦和新生兒的活動,也常常叫做“食姜醋” 。甜醋香氣的包圍中,親朋好友一人端一碗姜醋,媽咪們介紹“湊仔經”,年輕沒結婚的也順便偷師,一起分享新生的喜悅。據說,張柏芝生兒子Lucas時,謝賢就以謝家名義,在一家老字號的姜醋店訂了110煲豬腳姜送到家中,叫上親戚朋友“食姜醋”兼探望寶寶。連廣東人煮豬腳姜的甜醋,也叫做“添丁甜醋”。“紅雞蛋,豬腳姜,八珍甜醋分外香~” 小時候,一聽到這句TVB廣告,在屏幕外都聞到甜醋飄飄。一碗碗甜甜的豬腳姜,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產后補品”,飽含的是廣東家庭里長輩對后輩的關愛。媽媽煲給女兒,女兒以后再煲給下一代,一代代相傳,如同新生命般是家庭的延續。一碗暖暖的姜醋落肚,渾身都覺得格外醒神,胃口大開,豬腳在醋的燉煮下,骨膠原更好地析出,被不少廣東女生封為“滋補養顏圣品”。相比起現在的網紅“膠原蛋白飲料”,來一碗豬腳姜更天然好喝!不要以為豬腳姜是廣東女生的專利,廣府的男生也很愛喝,辣辣的口味更能展示男性雄風:“你們覺得辣嗎?我覺得還好~”通常雞蛋、豬腳、雞腳都會優先讓給家里不能吃辣的婦女、幼兒,而入味的生姜則由彪悍的師奶、霸氣的爸爸承包。廣東人愛豬腳姜的程度,是無論家里有無“添丁”,總會偶爾煮一煲豬腳姜一家人慢慢吃,喜歡吃姜醋的廣東人,每年都會煲爛至少一個砂鍋。感冒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驅寒,大姨媽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活血,陰雨綿綿回南天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祛濕……這種理論就跟廣東涼茶一樣玄乎……無論多少專家說豬腳姜的油脂過多,不利于產后、病后恢復,都絲毫不能說服廣東人!在外讀書、工作的廣東人,最懷念的是一碗家里獨特配方的豬腳姜,這碗走不出廣東的美食,成為了廣東游子最魂牽夢縈的記憶。容記豬腳姜醋店是廣州好評度排名TOP1的姜醋老店,位于老字號聚集的天堂——德政中路,一家店只賣一道菜,就是豬腳姜醋!經營這間小店的容姨,是個中年媽媽,這間店已經開了8年,一家三口就住在這條窄窄的巷子盡頭。容姨的豬腳姜采用的是本地姜,豬腳煮熟后用甜醋和黑醋熬三天三夜,讓味道徹徹底底地滲透進豬腳。豬腳燜得十分入味,口感緊實彈牙,香氣十足。很多時候未進店,豬腳姜的香氣便撲鼻而來。不止豬腳,姜在容記也是十分受歡迎的,有不少街坊來這只為吃一碗特制的姜。在容記,每一個食客都有自己不同的偏好,容姨對這些偏好算得上諳熟于心。娟姨豬腳姜號稱是廣州第一家做姜醋蛋的店,還曾得到了眾多美食雜志和《舌尖上的中國》的報道,名氣一點也不小。起初娟姨經營著小士多店,2003年開始賣豬腳姜,沒有店名,娟姨便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也輾轉換過店鋪,但不變的,是豬腳姜的味道。娟姨家的寶貝除了豬腳姜就數這黑漆漆、臟兮兮的瓦煲了,越“臟”代表著瓦煲使用時間越久,每個黑乎乎的瓦煲,娟姨都視為珍寶。就連脫落了一塊,她都不舍得丟棄。豬腳姜10元一碗,豬腳已熬得軟糯入味,有膠質但不粘牙,補充膠原蛋白哦。豬皮腍(rèn,煮熟)而不膩,就連骨頭都可以啜出滿滿的滋味!已被甜醋浸潤得綿軟的姜片一點兒也不辣,酸酸甜甜的很是開胃。好姐姜醋店的檔口很小,家庭式經營,座位也不多,就在家門口簡易地擺上幾個小臺。好姐家的豬腳姜是用黑醋、老姜、豬腳和雞蛋每天用大火熬煮十幾個小時,并用文火反復煲滾,之后浸泡數周,豬腳的膠質才能融入甜醋里。豬腳姜色澤棕紅亮潤,醋汁濃稠適當,豬腳皮嫩而不膩,吃出了風味,也吃出了真材實料。洪興是位于曉港附近的小店,圓桌圓凳,環境比較簡單,到一到飯點這里就會坐滿學生哥和上班族。豬腳姜10元一碗,有兩塊豬腳、一個蛋,雞蛋皮很韌,蛋黃入口即化,姜醋偏甜夠濃稠,跟自家煮的味道很接近。除了豬腳姜,洪興還有粥粉面飯,牛雜、糖水應有盡有,簡直就是美食寶藏店。曾姨美食是黃埔區大沙地的一家小老店,從推車擺攤做到現在的“登堂入室”,曾姨靠的就是這碗豬腳姜。豬腳軟糯入味,醋汁酸甜恰當,蛋黃暗黃舒展,蛋白顏色由淺到深,醋滲入的程度剛剛好,這樣的姜醋蛋才算及格。或許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會如何煮豬腳姜、也拿捏不好糖、醋、姜的比例,甚至家里喜添新成員,都是從酒樓直接訂姜醋送到家中,免去麻煩。親朋好友嘰嘰喳喳圍在一起,用大灶大鍋煮豬腳姜的時光已經慢慢消逝……作為宗族情感紐帶的儀式感漸漸淡化,那碗“媽媽愛心牌”豬腳姜漸漸被模式化出品取代。你還記得家里媽媽煮的豬腳姜,是偏甜還是偏酸還是偏辣嗎?不要讓家的味道隨著長輩的老去而漸漸消失,不要讓廣東豬腳姜文化,只能在街頭小巷的甜品店、茶樓才能窺見身影,試著跟媽媽學做豬腳姜吧!來源:微廣州(ID:Vgzlifes)
編輯|紅餐網_朱斐
東北餐飲三十年
廣東人究竟有多愛吃雞?
桂林米粉如何走向全國市場
為了一條腸粉,廣州人與潮汕人差點打起來了
內容交流/轉載 | 微信:hongcw66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37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