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 可 點 擊 文 章 底 部 閱 讀 原 文 進 行 訂 閱
第 1218 期
有調查表明,現在年輕一代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對品牌幾乎沒有什么忠誠度。更別說如果你總是那張一成不變的“老臉”,顧客怎么可能對你不離不棄?
但是說到店面升級,10個餐飲老板有10種理解,到底什么樣的升級才能care到顧客的消費趨勢呢?
今天內參君就帶你看看不同行業的大牌們,他們都是怎么“變臉”的。希望你從中能獲得靈感。
”
本文來自:新電商研習社(ID:new_shop_)
〖新華書店:“百年不變”升級“新鮮空氣” 〗
▼
2016年,在保定開設了以“新鮮空氣”為主題的店面,顛覆了消費者對紅底白字的傳統新華書店所有認知。
●Before
– 顧客沒有閱讀區域,只能站著或者坐在地上,體驗度不高。
-店面裝潢陳舊老套,沒有新意,基礎設施不齊全。
– 不采用新型營銷活動,傳統賣書經營體制。
●Afrer
-空間利用率高,藏書量可容納兩萬多冊。
– 書店入口設計高逼格,設置分居門廳兩側的日式枯山水景觀,提高顧客進店的第一印象。
–劃分多個閱讀區、咖啡吧臺、小舞臺、茶室等空間。
– 為人們隨意席地而坐提供方便。比如,為聚會或者學習的顧客提供沙發圍合區,設置可以根據需要隨時進行調換的散座區,以及高高低低的階梯。
〖必勝客:“千篇一律”升級“LOFT式”〗
▼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必勝客是千篇一律的簡約風格。2016年,必勝客標新立異,在上海開了首家個性體驗店。從裝潢風格,菜單到服務都變了樣,營造一股濃濃的小資氛圍。 ●Before – 紅白相間,桌色以桃木色和酒紅色為主,造成審美疲勞。 – 廚房封閉式,與顧客零互動。 – 餐具設計以及店內區域劃分也是千篇一律。 ●Afrer -紅白相間改成黑白相間,簡約家居變成低調冷艷。 -餐廳對8米的層高進行了挑空設計,營造LOFT的感覺,手繪墻代替壁畫紙。 -使用全開放式水臺和廚房,進行cooking show,與顧客互動。 -菜品品類也有所增加,比如雞尾酒、其他口味牛排等。 〖森馬:“矮挫土”升級“白富美”〗 ▼
近幾年,森馬服飾,一直在店面升級上下足了功夫。比如,溫州的五馬街旗艦店,改變以往的店面掛牌風格以及店內裝潢。 ●Before -貨品擺放混亂,區域呈現方式狹窄并不時尚。 -顧客購物時間單一,沒有拉動顧客粘性消費,逛街體驗感顯得“速戰速決”。 ●Afrer –咖啡區域是個寶,提高顧客在店體驗感。 – 區域分配顯大氣,服裝擺設呈現突出高逼格。 – 門頭設計偏時尚,吸收更多顧客進店消費。
〖湊湊:創新“火鍋+茶憩”〗
▼
2016年,呷哺呷哺首家子品牌“湊湊”在北京開業,它最大的亮點則是提出火鍋“下午茶”理念,采用“火鍋+茶憩”的商業模式。 不僅提供火鍋正餐服務及臺式鍋,還提供臺式茶歇、消夜及外送服務,這也是呷哺呷哺轉型“快餐正餐化”的試水,其目標客戶群為25到35歲都市白領。 在裝潢上,偏向于高端商務性,與呷哺呷哺快餐模式大不相同,其中,茶飲部分引入臺式手搖茶,如珍珠奶茶、紅茶、綠茶、水仙烏龍茶等。 從餐飲經營時間段來看,下午14:00~16:00這一時間是空擋時期,湊湊正利用這一時間,增加消費群體,搶占下午茶時間的市場。
〖U鼎冒菜:線上+線下蜂巢式布局〗
▼
海底撈渠道分化,在不同的地方和領域賣火鍋。
比如,近幾年的U鼎冒菜,它是“火鍋”的一個細分品類,海底撈憑借火鍋供應鏈的優勢,實現產能優化。同時冒菜是一個極易標準化的品類,并且具有“休閑快餐”的特點。
U鼎冒菜經營面積只有幾十平米,主要占領各種綜合類商圈、shopping Mall、地標性商圈等,按照“三公里一店”的密度設點,實現了占領優質商圈的密集布局,形成了不錯的品牌勢能,有了產品溢價空間,將人均客單價穩定在30~40元之間。
并在2016年1~8月份,實現了營收6558萬元。由此可見,海底撈殺入冒菜業,也是對自身企業延伸業態一個很好的增長點。
〖美特斯邦威:增加定制體驗區〗
▼
N.E.wear是美特斯邦威五大產品延伸品牌的其中之一,它雖然跟美特斯邦威主品牌的定位出入不大。
但在N.E.wear店鋪中結合了很多購物場景,并設有DIY及牛仔定制體驗區等互動的workshop,增加了顧客的購物體驗感,其對標企業是H&M、熱風、優衣庫等品牌。
〖永輝:超市+餐飲〗
▼
在超市行業一片哀鴻之際,永輝開店卻忙得不亦樂乎。
進入2107年以來,永輝超市頻頻傳出2017年將在北京至少開10家門店,精致超市入駐二三線城市,并以492.22億的營業收入和16.79%的增長速度領跑超市行業。
其中,永輝玩得最得心應手的便是“超市+餐飲”這一模式。到目前為止,永輝孵化出8個項目:鮭魚工坊、波龍工坊、盒牛工坊、麥子工坊、詠悅匯、生活廚房、健康生活有機館、靜候花開花藝館。而這些產物也曾單個放在永輝超市中,還比較受顧客歡迎。
〖優衣庫:星巴克+服飾〗
▼
早在2014年,優衣庫就已經開始玩跨界,它的紐約旗艦店便是全美第一家在店內引入星巴克咖啡店的服裝零售商。店內擺放了沙發、桌椅和iPad供顧客使用。
在優衣庫和星巴克的跨界合作中,兩家的產品和服務分別巧妙的融入了對方的品牌和產品體現。優衣庫的衣服廣告可以在星巴克杯身上搭配不同效果,購買兩家任一家產品均可獲贈另一家的優惠券。
【總 結 】
▼
從上面這些大牌的店面升級方向上不難看出,無論是新華書店、必勝客升級門店的硬件裝潢;還是呷哺呷哺、海底撈等推出定位完全不一樣的副牌,線上線下融合;亦或是像永輝、優衣庫等跨界多業態組合。他們的目的無一不是為了改變消費場景,升級顧客體驗,俘獲更多消費者。
當然,上述這一切做法都離不開“融合”二字。
如果說,在互聯網剛興起時,實體店抱怨受線上電商的沖擊,那在如今線上線下都趨于融合的環境下,你還在哀嘆實體不好做的話,那只能說明不是實體行業不行,而是你的實體模式不行。
適當的店面升級,不僅能為顧客營造出新鮮感,改變大家對品牌形象的刻板印象,同時也能注入新的消費群體。
顧客時時刻刻都在,創新時時刻刻都有。
餐飲套路太深,我們卻愛得認真!
內參CEO秦朝的音頻專欄
每周至少兩期我的個人分享音頻內容
參加我發起的飯局、沙龍活動
一起學習互動、獲得VIP專屬禮品獎品
馬上訂閱《秦朝餐見》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王艷艷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直擊店面升級|海底撈新logo|新匠心派 排隊排上天|餐飲店賣“貨”|網紅店閉店 小老板們怎么活|跳了4個坑|中國“蛋糕王”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