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亮PK楊國福:9種不同玩法,誰會成為麻辣燙老大?

    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1152

    內參君一個朋友是麻辣燙的忠實擁躉,以前她住的地方只有楊國福,后來開了一家張亮后,她立即棄楊轉張,還告訴我,她發現吃張亮家的人長得都比吃楊國福家的好看!

    這……是什么邏輯?!

    我提醒她,這話說出來得給自己樹多少敵?雖然現在在很多地方,張亮和楊國福的門店就像肯德基與麥當勞一樣如影隨形,但實際上楊國福的店面數比張亮家多將近1000家!

    因為這個朋友的新鮮結論,內參君決意深入調查一番,吃張亮的果真都比吃楊國福的長得好看?這兩家到底都有什么不同?

    餐飲老板內參 |王艷艷 發于北京

    1

    顏值:黑紅之爭

    誰讓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沒人有義務透過你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美好的內在”。

    先看看這兩家的門頭顏值pk。為了有對比意義,內參君那位朋友專門選擇了同一個城市,同一條街道,鄭州行云路上相距不足百米的兩家店幫我們作對比。

    張亮門頭以黑色為主,楊國福是紅色,

    一黑一紅,都是經典色。

    店內環境,張亮的鮮艷明亮,

    楊國福簡單大方,此局難分上下。

    2

    口味——濃淡之爭

    雖然食無定味,適口者珍,但內參君還是挺好奇,在消費者心中,張亮和楊國福的味道到底有什么區別。

    “張亮的注重顧客的個人口味,原味出品,顧客根據喜好自己調味。楊國福更注重麻辣燙的口味特色,默認加辣加蒜。

    “張亮的湯底相對清淡,楊國福的更濃稠。”

    訪問這兩家的忠實粉絲,較多人反饋的是上面這兩點。

    此局兩家算是各有特點,但在品牌方對味道的賣點上,猶如張亮門頭上那句“我們不一樣”的廣告語,泛泛而談沒有明顯的記憶點,倒是楊國福那句“可以喝湯的麻辣燙”被不少人耳熟能詳。

    3

    店面——速度之爭

    張亮官網顯示:2008年創立,2016年全國盈利店3000家。

    楊國福官網顯示:成立于2007年,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全國加盟店面3900余家。

    由此數據看出,張亮的店面比楊國福少了將近1000家。

    據了解,楊國福其實在2003年就開始開店,但直到2007年成立公司,開始發展加盟業務,店面數量才實現了飛速增長。

    2012~2015年間,楊國福平均每年擴張1000家,相當于平均一天就新開2.7家店。

    不妨拿麥肯做一個參照:在中國市場有5000多家門店的肯德基,開店速度是每年約500家,而擁有2200多家店的麥當勞,開店速度每年是200-250家。

    張亮雖然起步晚,但一直緊緊尾隨楊國福。看看從2012年到2016年兩家的開店速度:

    可以看出最近3年,兩家發展的速度都比較快。兩家的擴張路徑都是起源于黑龍江,再到東三省及東北人聚集的山東,然后到全國并主要集中在東部及沿海地區,和胡煥庸線的劃分很類似。但就目前來看,兩家仍然未滲透進入川蜀地區。

    整體數量上,楊國福保持了領先張亮30%左右的優勢。

    4

    加盟費:高低之爭

    而之所以十年紛紛開出超千家店面,主要有賴于富有中國特色的招商加盟模式。

    與麥肯經典的加盟模式不一樣,張亮和楊國福加盟以簡單粗暴為特色。在過往的發展中,基本上總部都只給加盟者提供核心原料。有人稱,其實這只是技術授權的合作模式。然而就是夠簡單夠粗暴,才造就了飛速增長。

    經過粗放的發展階段,目前從官網的呈現來看,目前兩者的加盟政策各有側重。

    張亮:重視加盟優勢的宣傳,宣稱“九大優勢,打造全新行業標桿”;

    楊國福:則更重視加盟流程,制圖清晰顯示十步即可開店。

    在加盟的條件方面,楊國福在面積、設備、裝修、食材方面均做了硬性要求,比如,上海加盟店的面積必須在80平米以上,北京必須在100平米以上。而張亮只統一要求店面大于60平米,加盟條件相對比較寬泛。

    再來看二者的加盟費。

    有意思的是,從6月1日起,楊國福在上海的加盟費漲了2萬元,之前和北京是一樣的,保證金也從原來的2萬漲至6萬。

    由此看來,無論在年加盟費用及保證金上,楊國福的門檻顯然偏高,似乎更容易給人品牌檔次略高端的感覺。

    5

    菜品:天下大同

    其實,經常去吃麻辣燙的人都會發現,菜品基本上也就那些菜品,大差不差。以上述兩家店為例,楊國福的菜品種類有約80種,張亮約70種。

    來源于數據冰山的數據顯示——

    沒想到,香菜是一致的最愛。

    6

    客單價:高低之爭

    二者均沒有官方給出的客單價,內參君發現,即便同一個品牌,不同城市或者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區域客單價都有不同。

    以上述兩家店為例,二者稱重計費的單價均為17.8元/斤。點這兩家的外賣,選擇相同的菜品,(不算楊國福給新顧客的5元優惠)價格也相差無幾。

    但在同一個城市的同區域(比如二線城市CBD),內參某粉絲叫兩家的外賣,點同樣的菜品,結果楊國福比張亮貴將近10元(楊國福每份菜品3元,張亮是2元)。

    從加盟費和客單價上,整體楊國福定位略顯高端,在用戶的感知上,不少消費者告訴內參君,楊國福的店面比張亮的大。也就是說,楊國福的多是大店,張亮的較多小店。這或許跟楊國福更高的加盟費和更多加盟硬性規定有關。

    7

    客群:年輕人之爭

    從裝修、環境、客單價來看,兩家都是主打城市的低端白領及高端藍領。

    但開頭內參君那位朋友為什么說,吃張亮的比吃楊國福的人好看?她的理由是,在張亮看到的情侶、同事一起去吃的年輕人居多,但在楊國福的店里經常能看到一家三口,也就是年齡層略微偏大一點的人較多。

    從百度搜索的數據來看,較之高端的呷哺呷哺以及所有的麻辣燙用戶,張亮的用戶顯得最年輕化和最男性化,而楊國福的用戶在這兩個維度都次之。

    由此可見,內參君那位同事的主觀判斷不無道理。吃張亮的人就是更年輕。但為什么是男性偏多?內參君身邊的麻辣燙粉絲明明以女性居多……

    8

    官網:時尚與傳統

    張亮麻辣燙主頁:?

    楊國福麻辣燙的主頁:?

    張亮的整體圖片與設計更簡單、清新一些,依然強調不一樣。

    楊國福的首頁設計則相對復雜。僅自動輪流播放的內容就有4屏,有一個動態小廣告在主屏跳來跳去,而且還會彈出一個對話框熱心詢問您的需求。總之,動來動去的主屏及小廣告給人亂糟糟的感覺。

    單純從視覺簡潔度上來說,此局張亮似乎更得人心。

    9

    老板風格:低調PK張揚

    最后,從創始人張亮和楊國福的人格魅力上,內參君也看出頗多不同。

    張亮在媒體采訪時,經常強調自己“只能燙好一碗麻辣燙,其他事都不是自己的強項。”對加盟商,他曾說過“我沒把他們當外人。”對于企業發展,他的觀點是“做企業不要把錢看得太重。”所以,年僅32歲的張亮,別人形容他是一個低調、內斂、謙遜的人。

    根據年初內參君對楊國福本人的采訪,無論是對加盟商的篩選,還是對企業的管理,看得出楊國福是一個“強硬派”。對加盟商“不聽話的不要”,企業的發展管理他“一個人說了算”,他把目前的成功歸結為“自己就是核心模式”。(相關閱讀:瘋狂的麻辣燙:一年開店1000家,還拒絕了5000家!)

    一個低調謙遜,一個強硬張揚,到底誰帶領的企業才能成為麻辣燙NO.1?我們拭目以待。

    ·END·

    統籌丨劉曉紅

    編輯|李新洲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黃太吉|招聘海報|外婆家模式

    多品牌|減菜單|街頭智慧

    百年老店|大牌2017計劃|潮汕牛肉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859.html

    (0)
    上一篇 2016年12月25日 23:14
    下一篇 2016年12月26日 08:3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