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
第 1148 期
▼
江湖有云:外事不決問谷哥,內事不決問度娘! 外事少有,內事常見。例如在百度搜索框輸入“加盟”二字,尋找個致富商機之類。 可是,很多人大概沒想到,你無比信賴的度娘,往往是讓你被騙的開始;你尋找好項目加盟發財的美好愿望,最終換來的卻是傾家蕩產。 今天,內參君就來抽絲剝繭,帶你看看這背后是怎樣一條驚人的灰色產業鏈。
■ 餐飲老板內參 |李軍 王宇 發于上海
1
事件|姐只想加盟“云味館”,
卻要輾轉廣滬深識別李逵和李鬼
▽
今年早些時候,山東的程女士到深圳出差,在一家叫做云味館的米線館用餐后,回來想了幾天要“干餐飲”,決定加盟開一家云味館門店。
跟很多人的習慣一樣:她在百度輸入“云味館 加盟”作為關鍵詞,想尋找云味館的聯系方式。
當她用手指按下回車鍵的那一秒,屏幕上第一條鏈接就是“云味館加盟招商”。
打開鏈接,撥打網站上留的聯系電話后,程女士按照對方告訴的地址,來到了廣州。
到了這家公司后,她發現“不對勁”:這家公司規模倒不小,但接待人員卻表示,公司旗下有很多餐飲品牌,“目前云味館的市場已經飽和”,隨后就開始大力推薦另一個米線品牌。
就在程女士疑心廣州這家公司時,她又通過百度搜索聯系到了另一家“云味館”招商公司,對方表示自己是“云味館的獨家招商公司”,總部設在上海。
意識到其中可能有問題,程女士與深圳云味館門店取得聯系,表達來意后,拿到了真正的云味館創始人遲煥濤的電話。
當程女士與遲煥濤當面溝通,并參觀了云味館的配送中心后,終于確定自己找到了云味館品牌的“正主”!
2
調查|多家知名品牌被快招盯上,
誰火誰中招!
▽
程女士的遭遇并非個案。比這更離譜的是,有的加盟商在開出幾家門店后,直到在某活動中偶遇“正牌”的負責人,才發覺自己開的店居然是山寨的……
品牌明明不放加盟,為什么卻無一例外都在搜索最靠前的位置放出加盟信息?
為了探知幕后真相,內參君在百度里搜索了多個品牌,王品、海底撈、巴奴、喜家德、樂凱撒、祿鼎記、斗牛士……無一例外,用這些知名品牌名+“加盟”作為關鍵詞,全部能搜索到多條鏈接。
點擊靠前的鏈接,會馬上彈出咨詢彈窗,一排客服會為你熱情服務,發出類似這樣的信息:“請問您電話多少?我把相關產品信息、優惠政策、盈利分析發送到您手機上,您先了解一下好嗎”……界面看上去十分友好。
除此之外,還能看到很多與這些知名品牌非常接近的品牌。如“巴努”、“海底澇”、“樂凱薩”,都是和正牌只有一字之差。
有熟悉內情的人士一語道破:這些都是快招公司干的!他們是“餐飲界的莆田幫”!(相關閱讀:大起底:你不知道的餐飲“莆田幫”江湖)
前不久,內參君接觸到一家快招公司(相關閱讀:深喉自爆:你看到的餐飲加盟商機,70%都是他們精心設計的局!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往往會在搜索引擎上發布招商信息,客戶主動搜索后,他們就會獲取客戶的信息,然后通過數據分析,獲得這些客戶的聯系方式、姓名、地址、店鋪……基于這些信息篩選出相對有價值的用戶,然后集中突破。
“一個客戶,一般我們打4遍電話就可以拿下。”這位負責人信心滿滿。
對于鏈接顯示的是知名品牌,點開后卻是自己的鏈接,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是很多快招公司都在用的招數,目的是通過知名品牌誘惑用戶點擊,從而導流到自己的網站上。
快招公司通常會在百度、360、搜狗以及自媒體等多個渠道推廣,“不過,50%的信息來自百度推廣。”他說。
3
深究|百度依然“不問真假,競價排名”
▽
得知“50%的客戶信息來自百度推廣”,內參君以“推廣餐飲加盟項目”為由聯系百度相關人員。
通過不同的渠道介紹,內參君先后聯系到3名不同的百度推廣業務人員。
① 競價排名激起商家廝殺,百度坐收漁翁之利
在百度搜索的業務推廣部,是按照關鍵詞劃分部門的。例如,加盟事業部,培訓事業部,建材事業部等。
購買哪個關鍵詞進行投放,業績就歸相應的部門。
三位百度員工分屬不同的事業部,但是都給內參君傳遞了同樣的信息:競價排名,價高者得。
例如,商家如果想在百度推廣,首先需要給百度交2萬元開戶費,這里面包括19000元的點擊費和1000元的服務費。 交了開戶費之后,百度推廣的人員會給商家一個后臺鏈接,商家選擇投放的關鍵詞后,需要根據點擊排行調整支付的價格。 “需要多少錢不是我們能定的,而是由競爭商家決定。”百度業務員說,如果多個商家選擇投放的關鍵詞相同,那么出價越高的排位越靠前,越低的就排位越靠后。
某業務員將其手中一個餐飲加盟項目的信息發給內參君參考:某小龍蝦加盟項目每天需要支付的點擊費高達7000—10000元。
他也明確說明:這么高的價格,一般單個商戶很難承擔,所以投放“加盟”關鍵詞的多是平臺用戶,例如招商加盟網站等。他們的網站上有多個加盟項目,用戶點擊進去后選擇余地大,成交的可能性大。而這些加盟招商網站的項目是否可靠,百度無從監管。
② 掛羊頭賣狗肉,用知名品牌為雜牌導流
當內參君明確提出,如果想要加盟者搜索到的是知名品牌,但是點擊后是自己的網站鏈接,如何操作?
該業務員繼續給內參君支招:如果你選擇的知名品牌沒有申請品牌保護,那么就可以操作。
“那如果對方找過來怎么辦?”內參君表達了自己的擔憂。
“他沒有申請品牌保護,那就意味著誰都可以用。他說這是他的品牌,我還說是我的品牌呢。”業務員給內參君寬心。
不過,另一位業務員則說,“魏則西”事件之后,百度總部對這種操作控制得非常嚴格,要走很多流程。但是百度在外部還有4個代理公司,他們可操作的空間就大很多。
于是,用戶在百度能看到很多“掛著知名品牌羊頭,賣著假冒品牌狗肉”的山寨品牌鏈接。
③ 打太極功夫一流,指望它解決問題比盼霧霾消失更難
“那要是我把品牌知名度打響了,別人仿冒我怎么辦?”內參君問。
“可以搜集證據,通過客服進行申訴。”百度法務部的律師說。
內參君致電“百度推廣”官方電話400-800-8888,提出通過百度搜索的網站,被假冒品牌網站詐騙。
官方客服表示,搜索推送的假冒網站只是根據搜索的關鍵詞進行網頁“隨機抓取”,沒有官方認證標示(網頁鏈接地址后的藍V標志),也不是百度推廣的客戶(網頁鏈接地址后標示“廣告”字樣),因此百度不能提供幫助。如果被詐騙的話,建議舉報假冒網站,并通過法律渠道進行維權。
4
|內參君手記|
百度繼續作惡,還需監管部門作為
▽
由于內參君接觸到的3名百度推廣業務員分屬不同的事業部,雖然內參君明確提出要做餐飲加盟的推廣,但3個人卻給了3種不同方案。目的就是讓內參君投放其所在部門的關鍵詞。
甚至,其中一位還建議內參君:沒弄明白前,可以先花錢試試再說。
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他們除了用各種話術勸內參君盡快掏錢,再無其他考慮。至于掏錢后的效果,也許壓根不在他們的考慮范疇。
事實顯示,百度可以對仿冒品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以對欺詐信息熟視無睹,還可以對被侵權方用各種話術搪塞……
逐利是企業的天性本無可厚非,但經營中遵循法律法規和基本道德應是底線。
從百度競價售賣病種類貼吧引發質疑,再到魏則西事件引起全民對其競價關鍵詞的拷問,百度在推廣問題上的病灶社會有目共睹。這讓內參君想到了另一家公司——喊出“不作惡”的谷歌。
其實,Google也曾主動幫賣過虛假廣告,被美國司法部調查后以5億美元和解——這讓谷歌發現在美國的監管制度下,犯罪成本太高,才喊出“完美的搜索引擎,不作惡”的口號,獲得的影響力和利益超出損失的收入。
讓Google“不作惡”的不是這家公司的善良,而是監管。
百度何時才能不再作惡?或許,只有監管到位的那一天。指望企業自律估計是沒戲了,就跟指望這霧霾會自動消失一樣!
·END·
統籌丨劉曉紅
編輯|李新洲視覺|陳曉月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1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