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7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上市餐企一半虧損
▼
前不久,A股上市的西安飲食發布2016年一季報,虧損約1248萬元,虧損金額是上年同期的3倍多。
根據各公司財報,可以統計出全聚德、西安飲食、唐宮中國和小南國四家餐飲類上市公司的主要數據。
截至2015年底,這四家公司共有員工總數17669名,兩家盈利兩家虧損,盈虧相抵后合計凈利潤約6500萬元。
千人苦干一年利潤不如炒套房
▼
上面的數字是個什么概念?
以此測算?
還不如2015年以來上海內環一套典型學區房的漲價幅度。
根據上海市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上海內環新建房平均售價72066元/平方,按照相關統計數據推算,2015年上海內環房價平均上漲幅度超過2.1萬元/平方。
如果考慮到2016年以來一線城市迅猛的漲價幅度,一套面積稍大的學區房一年多漲價四五百萬并不少見。
△
餐飲行業的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即便將統計數據擴展到已經發布2015年報的10家內地業務占比較大的港股與A股餐飲公司,情況也不算樂觀。
這10家公司2015年共有員工總數61956名,凈利潤總額約13.48億元人民幣。人均凈利潤不到9500元,月均單人凈利潤不足800元。
增收不增利,餐飲行業大裁員
▼
餐飲行業慘淡的人均利潤水平與房價暴漲共同揭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激烈競爭下,餐飲行業正在淪為替房東和高物價打工的“楊白勞”。
翻查萬達商業、大悅城以及恒隆地產等商業地產公司的財報,可以發現,這些公司2015年在一線城市的購物中心平均租金水平均不同程度上漲;而住宅租金的上漲則直接增加了員工的生活成本。
為了抵消持續上升的成本,各大餐飲公司不得不削減員工數量,或者大量使用兼職員工。這種情況普遍發生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以及因內地游客銳減而慘淡經營的香港餐飲業。
翻查港股與A股餐飲類上市公司財報可以發現,大部分餐飲公司在2015年均采取了較為明顯的裁員措施。
△
面包財經整理的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餐飲企業員工數變化圖。
上述10家餐飲企業裁員人數共計5532人,裁員率為6%;其中味千員工數量減少最多,較上年減少1173名;全聚德員工減少比例則高達12%。
知名餐企盈利水平都很脆弱
▼
但裁員并不能夠完全抵消餐飲行業遭遇的壓力,很多餐飲公司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地,或者營業收入與凈利潤共同下跌。
收入主要集中在內地的幾家餐飲上市公司清晰的表明了這一問題。
根據財報數據測算,2015年小南國的人均營業收入約為45.14萬元,較上年的32.02萬元顯著增加,但盈利水平卻大幅下滑,由略有盈利轉為虧損超過9300萬元。
味千2015年人均營收為27.87萬港元,較上年增加約1萬港元;但凈利潤較上年下降超過10%。
△
看似風光,實則盈利水平都很脆弱。
行業領導公司的人均凈利潤水平更能直觀反映餐飲行業當前所遭受的巨大壓力。
全聚德人均凈利潤位列以內地為主要市場的餐飲上市公司榜首,也不過略多于3萬元;凈利潤總額居首的呷哺呷哺,人均凈利潤不足2萬元。
這意味著,即便是像全聚德這樣的具有百年品牌沉淀的老字號,或者凈利潤總額在全行業名列前茅的呷哺呷哺,盈利都只維持在一個相當脆弱的水平上。
員工成本略有增加,就將吞噬相當一部分的利潤;同時也意味著這些公司給員工加薪的空間相當狹小。
一邊是暴漲的一線城市房價,坐擁資產可以靜待升值;一邊是艱難求生的餐飲等服務行業,辛苦勞累利潤微薄。食利與勞力——兩個涇渭分明的階層已經展現在所有人面前。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秦鎮米皮啟示錄|瘋狂的烤魚|小龍蝦店0元轉讓
外賣“野蠻人”|南北派餐飲PK|企業要防“成熟死”
老板累成狗|起死回生的復盤術|高翻臺率
開店“掃雷”日記|711的營銷真經|肯德基沒人要
來源:面包財經(ID:mbcaijing)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