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隨著微信“附近的人”和陌陌、遇見等社交軟件的興起,其龐大用戶群展現出了龐大的陌生社交需求量:與陌生人一起擼串、與陌生人一起吃火鍋、吃西餐……
這種需求已成為一種時尚流行,在七夕這樣的日子里更是迎來井噴。
?餐飲老板內參 虎萌 發自鄭州
交往,以吃飯的名義
▼
從2014年末開始,以美食為基礎的陌生人飯局在各大城市悄然興起。一頓不錯的美食,幾個陌生人,未知的美味和未知的用餐同伴,都讓陌生人飯局在美食之外多了一層神秘的吸引力。
說到陌生人飯局,就要從約飯平臺的“前輩”EatWith講起 。
△
EatWith用餐場景
EatWith被《時代》雜志稱為“餐飲界中的Airbnb(空中食宿,旅行房屋服務平臺)”。創始人Guy Michlin在2010年去希臘度假,并在克里特島被當地人邀請到家中共進晚餐。
在別人家里,他不僅吃到了一路上的餐館里沒吃到的地道食物,還和主人促膝相談希臘經濟危機。這種深度體驗對于Michlin來說是前所未有的。
于是Michlin決定創辦EatWith,利用互聯網工具搭建一個平臺,讓當地居民把自己的餐桌和廚藝分享出來,為用戶提供均價30到50美元之間的餐點,招待在路上的旅客。2010年至今,EatWith已經擴展到了30多個國家和160多座城市。
就像打車軟件一樣,約飯平臺將擁有資源的個人與需要資源的個人直接聯系起來,不論飯局主人還是食客都能從EatWith這樣的平臺上各取所需。
飯局主人可以做菜增加收入,也能結識更多不同人群。飯局參與者可以吃到特別的美食,還能在餐桌上結識新朋友。在享受美食的過程中,不同的群體互相溝通了解。
餐飲人怎么玩?
▼
在國內,2014年至今,主打陌生人約飯的APP“我有飯”、“伙力·食”、“嘴角”、“近餐”等等陸續上線。
△
約飯APP用戶界面
△
約飯APP食客要求
△
約飯APP普及城市
國內APP的平臺設置大多與EatWith相似。大多是由飯局主人發起,主人在APP上發布飯局的菜品、時間、地點、價格。
參與者可以通過飯局主頁了解主人和飯局的情況,有些APP還會在主頁顯示包括主人的粉絲量、組飯局的次數、參與者的點評等信息。平臺抽取傭金。
飯局的費用從每位數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如果報名人數達到組局人數就正常開餐,如果報名人數太少就會取消飯局,已付費用原渠道返還。
不過,在新的約飯APP陸續上線的同時,也有些平臺已經默默安靜,淡出視線。
目前,“我有飯”更新已經停止飯局,“本周私房菜上新”的頁面下空空如也。其他一些約飯APP 的主頁下,只顯示有兩三個飯局,且都處于無人報名的狀態。
△
我有飯停止更新
召集陌生人共享美食,這個看起來很美的飯局并不好做。國內約飯APP平臺雖然不斷涌現,但尚處于起步階段。
飯局主人也以私廚居多,目前只有少數餐廳加入,大多數餐廳仍只是在各種節日時才會推出陌生人飯局。
私廚與普通營業餐廳混雜,陌生人飯局的食品安全誰來負責?飯局品質誰來保證?這也是這類飯局推廣的難題。
陌生人飯局,前景幾何?
▼
隨著一年一度的七夕,針對單身人士的陌生飯局營銷又被推上浪尖。提供情侶套餐已經是餐廳節日營銷的基本姿勢,還有更多單身人群不容錯過。
與陌生人一起擼串、與陌生人一起吃火鍋,與陌生人共進晚餐,不少餐廳都推出了各種陌生人飯局。
實體餐廳已加入陌生人飯局,這個市場應該如何玩下去?
“伙力·食”上海城市負責人喜寶表示,“我們做的不局限在陌生人社交。我們更看重的是用戶有沒有得到一段值得回憶的整體參與體驗,也就是‘和好玩的人吃好吃的’理念。”
在問及這個業態發展至今是否遇到瓶頸時,她很樂觀地表示,上海消費者的需求非常多樣性,只要發揮優勢去滿足相應目標客戶群的需求,這個市場的長期前景還是非常看好的。
“優步用了3年才被市場認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總是在試錯和調整的。”“嘴角”CEO楊易認為,陌生人社交是一個都市人普遍存在的需求,但這個需求是否可以通過約飯這個形式來滿足,目前看來這之間還需要探索更精準的需求定位路徑。
而在完善這個路徑之前,尋找更多元的資金來源和盈利模式是當務之急。為此,“嘴角”正在作出調整。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南北派餐飲誰更強|月入52萬到0元轉讓
任正非談管理|起死回生的復盤術|高翻臺率
玩轉直播|提高員工執行力|開店“掃雷”日記
700億咖啡市場|711的營銷真經|肯德基沒人要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