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食還是外賣?三大差異解讀主食沙拉經營模式如何抉擇

    短短兩三年時間,國內主食沙拉這個垂直領域從藍海漸漸變成紅海,雖然依靠先發優勢某些企業發展速度領先,但投身主食沙拉市場的創業企業依然不少。

    經營模式上,這些企業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以門店堂食為主或以外賣為主。

    門店經營模式一般從沙拉食材采購開始,食材進行洗切加工后,再制作成沙拉提供給門店的消費者。外賣經營模式環節相似,從采購食材到洗切加工,再到制作成沙拉后物流配送給消費者。

    不難發現,不管是門店模式還是外賣模式,以沙拉制作為分割點,涉足的上游供應鏈環節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在于沙拉是通過門店觸達消費者,還是通過物流配送觸達消費者。

    門店存在與否,導致了主食沙拉門店經營模式和外賣經營模式形成三大差異,這些差異往往也是創業者選擇主食沙拉經營模式的重要依據。

    差異一之消費方式:C2B預訂更利于控制成本,降低經營風險

    對于門店,消費方式的選擇是被動的,只能接受即點即食的單一消費方式。外賣則不一樣,既能選擇即點即食,也能選擇C2B預訂模式,顯得更為主動。

    預訂模式下,根據第二天的預訂單量,可以實現準確的食材采購,準確的備貨量能夠最大程度降低貨損和冷藏成本。

    對于以蔬菜水果這些易損食材為主的沙拉企業,貨損控制能力越好,企業經營成本越低,經營風險隨之大大降低。

    同時主食沙拉的目標消費者多數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生活有規劃,因此普遍能夠接受預訂模式,甚至為了配合健身、輕體等需求,會預訂針對性的沙拉周套餐。若干因素的驅動下,多數主食沙拉外賣品牌在即點即食和C2B預訂之間選擇了后者。

    主食沙拉品牌“甜心搖滾沙拉”和“Colormore沙拉”均采用預訂模式。Colormore沙拉并非一開始就選擇了預訂模式,而是即點即食,在摸索中不斷調整改進,最終改成更加利于降低經營成本,提升經營效率的預訂模式。每天定量采購蔬菜水果食材,廚房基本不用冷庫。

    對于沙拉門店,很難實現C2B預訂,堂食消費一般都是即點即食。因此只能根據門店以往的單日營業情況,進行第二天營業情況的判斷和預估,再根據預估的單量進行食材的采購備貨。

    但是門店每天的營業情況必然存在差異,根據以往的營業情況判斷第二天的營業情況也就存在一定偏差,為了保證食材供應充足,勢必每天都會存在食材剩余,形成更多貨損。

    以門店堂食為主的沙拉品牌“米有沙拉”干貨食材一般1個月采購一次,凍品縮短至一兩星期采購一次,而蔬菜水果則需要每天采購。蔬菜水果食材的采購正是通過預估第二天營業情況的方式進行。當天沒有用完的蔬菜水果直接廢棄,無形中增加了經營成本。

    消費方式差異導致沙拉外賣相比堂食更利于控制貨損,進而降低經營成本。

    差異二之獲客方式:精準獲取目標消費者,確保高復購率

    堂食與外賣在消費者獲取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在沒形成強品牌之前,門店本身是基于位置的生意,獲取什么消費者、多少消費者,選址是最關鍵因素。外賣獲取消費者的方式更加多樣化。

    主食沙拉是近幾年國內剛剛興起的餐飲品類,消費者基數小。假如主食沙拉品牌選擇普通的街邊店,客流很難保證,因此,主食沙拉選址更多選擇在商業中心、寫字樓等目標消費者相對集中的區域。“米有沙拉”第一家門店就開在上海陸家嘴商業中心。

    但是區域內的目標消費者仍然處于高度分散狀態,不像蓋飯這樣普遍被接受的餐飲品類,每棟寫字樓的主食沙拉目標消費者可能也就幾個,加上門店有效輻射范圍有限,到店消費的目標消費者不會很多。

    嘗鮮消費、偶然消費的存在,勢必影響沙拉門店的復購率。

    主食沙拉外賣獲取目標消費者的方式一般有兩條主線:線上流量轉化或線下地推。

    線上一般是尋找目標消費者聚集的渠道,通過KOL(意見領袖)的宣傳推廣,將消費者導流到沙拉品牌的銷售渠道,進一步轉化成實際消費者。線下則是通過掃樓,或者到健身房直接尋找目標消費者。

    “甜心搖滾沙拉”種子用戶獲取主要是在目標消費者集中的區域,直接進入企業進行沙拉產品試吃,而且利用辦公室的KOL進行推廣傳播,比如辦公室的前臺、部門秘書,此外線上KOL推廣傳播作為輔助。

    “Colormore沙拉”采用更為直接的線下地推方式。到寫字樓里的公司詢問有沒有喜歡吃沙拉的,如果有就會直接找到那個人,問他吃過哪家的沙拉,能夠回答出來的說明真的喜歡沙拉,就直接送他一個Colormore沙拉試吃。

    雖然外賣獲取目標消費者所耗人力、時間成本較大,但是相比門店依靠位置獲取消費者,外賣更加追求精準度,復購率也更有保障。

    差異三之擴張方式:在確保產品穩定性前提下,實現高速擴張

    很多新的餐飲品牌傾向選擇外賣模式而不是門店堂食模式,主要基于高速擴張考慮。的確,外賣覆蓋區域的擴張比一個一個門店的擴張來得更快。

    就拿主食沙拉來說,想要覆蓋某個城市的主要城區,一般只需建立一個產能較大的中央廚房,配合區域微倉或者配送站點,加上物流,就能基本實現主要城區的覆蓋。

    其中微倉或者配送站點,還有物流,都可選擇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公司。而門店擴張若想覆蓋主要城區,至少需要開設幾十家門店。

    “米有沙拉”2014年7月在上海陸家嘴開了第一家門店,時隔大半年,2015年3月底開了第二家和第三家門店,而且其門店多為幾十平米的小店。采用外賣模式的“Colormore沙拉”創立至今大概1年時間,目前服務覆蓋北京東部大部分主要城區。

    門店擴張為了追求速度,往往采用加盟的連鎖方式。品牌對于加盟店供應鏈和門店運營把控能力弱,而主食沙拉品牌重要的競爭力,恰好是穩定的供應鏈與門店出品。

    “米有沙拉”合作的有機農場位于上海和江蘇交界處,冷鏈運輸覆蓋江浙滬,其江浙滬加盟店食材由統一的有機農場供應。

    其他城市的加盟店,品牌要求按照標準選擇蔬菜水果食材,但是一些小城市當地沒有符合標準的有機農場,只能選擇綠色無公害的,或者當地標準最高的供應商。如此勢必影響沙拉產品的統一穩定。

    門店沙拉產品生產方面,“米有沙拉”通過前期標準流程的制定,配合后期對各個門店的稽核,來確保沙拉生產的穩定性。其產品部門每周進行考核,運營部門每月四次考核,外地的加盟店每月抽查一次。

    不過這些都是品牌加盟常見的把控手段,相比外賣品牌本地統一采購、統一生產的中央廚房模式,門店通過加盟模式擴張引發的產品穩定問題,隱憂較大。

    筷玩思維認為,從上述三個差異出發考慮,主食沙拉品牌采用外賣模式,利于通過C2B預訂縮減經營成本與風險,獲取精準的目標消費者,進而保障高復購率,并且在高速擴張業務的同時,盡可能確保產品穩定性,成長空間比傳統門店經營模式更具想象空間。

    多數主食沙拉創業企業采用外賣模式也印證了模式的優劣差異。

    與此同時,主食沙拉外賣品牌正向線下延伸,布局線下體驗店。“甜心搖滾沙拉”早前接受筷玩思維專訪時就表示,將設立線下體驗店,主要用于品牌營銷和沙拉銷售。通過固定門店的形式,向消費者展示品牌所用的食材、沙拉制作過程等,以此對外輸出品牌,起到營銷作用。

    主食沙拉品牌“瘦沙拉”思路相似,除了線上外賣平臺銷售,也非常注重線下的渠道和品牌作用。

    目前“瘦沙拉”已經在廣州的CBD開設了線下體驗店,體驗店除了擁有品牌宣傳的作用,還有一個重要職能,通過體驗店預訂的消費者可以自提,未預訂的消費者可以即時購買。

    當然,對于消費者,外賣與堂食的區別,不僅僅是點餐方式,還有就餐場景,小而美的傳統門店經營仍然存在外賣模式無法替代的作用。

    PS: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由數千上萬的細分市場和角度組成,筷玩思維持續專注和深挖吃喝玩樂完整消費產業鏈。目前筷玩思維單篇文章全網分發平均PV已破10萬歡迎創業者自薦或推薦吃喝玩樂消費產業鏈上的精英企業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筷玩思維,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8082.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0日 07:31
    下一篇 2016年8月10日 14: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