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吹噓自己是外賣之王了,這個外行一天賣出30萬份!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1023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
    馬云的這段經典語錄,在餐飲業或許再次上演現實版。
    當你每天冥思苦想如何打敗隔壁老王的餐館時,一個“野蠻人”正悄無聲息地殺進來,用動輒上千家店的規模、幾十萬份的日銷量,包抄你們。

    “野蠻人”出沒,輕則搶錢,重則奪命?

    ?餐飲老板內參 譚飛鵬 發自鄭州

    1

    “野蠻人”來襲,餐飲人請注意!

    你看到的這些餐品,不是出自餐廳,全都來自于7-Eleven——全世界最大的連鎖便利店集團,誕生于美國,2005年被日本企業收購,目前在中國大陸約有2100家。

    7-Eleven提供的鮮食種類豐富且本土化,價格很“家常”。

    同樣售賣鮮食的便利店還有全家,成立于日本(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經營權歸頂新集團),在中國大陸有1700家店面。

    全家售賣的鮮食,無論品種還是價格也都很親民。

    從全家、7-Eleven、羅森三大外資便利店的統計數據看,60%至70%的進店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產品。包子、壽司、飯團、米飯、面條、關東煮,甚至湯品都已經進入便利店的菜單中,而餐飲在便利店飲食中的占比已越來越高。

    不難發現這樣的事實,便利店7-Eleven、全家售賣的鮮食品類,已經覆蓋了滿足顧客飽腹需求的一日三餐,售價較為平民化,所有餐品幾乎全為預制食品,顧客到店購買、復熱,即可使用。

    大體量的百貨經營慘淡,小個頭的便利店卻在瘋狂搶占市場。電商,無疑是沖垮百貨防線的關鍵因素,但這也成就了便利店成為了連接線上與線下的“最后一公里”。

    便利店,不再是單一的商品售賣店面,已經更多地兼具了社會服務功能:便民繳費、火車取票、快遞集散、公交充值、ATM,更令人生畏的是——便利店正在加速餐飲化,鮮食已經成為許多便利店的標配。

    更令餐飲人感到恐怖的是,便利店鮮食的受眾群體大多為白領、中產階級這些消費能力相對較高的年輕一代。

    2

    “野蠻人”恐怖在哪兒?

    快消品的經營老手

    便利店在消費品領域精耕細作,深諳快消品的經營之道。當外賣、便當已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的飽腹首選時,食物也越來越多地離開餐廳而獨立流通,這使得餐飲正在向半成品、快消品的方向進行蛻化,而售賣快消品正是便利店的長項。

    玩連鎖長大的

    據了解,全家在中國大陸有近1700家店面,許多普通便利店的店面數也已達到了百位級,連鎖是便利店天生自帶的標簽。許多餐企還在摸索如何跨區域經營時,便利店對這一套東西輕車熟路。

    快速迭代

    當我們隔幾天去7-Eleven時,會發現自己上次購買的東西變換位置了,或是消失不見了。為什么?因為7-Eleven善于發現消費者的喜好,不斷地將受歡迎的東西擺放在顯眼的位置。

    同樣,便利店的餐品迭代速度也特別快。羅森要求每個月推新四種便當、一個壽司和一個飯團,而北京的7-Eleven,每周則會更新8至10種鮮食產品。

    大數據

    銷量大,讓日銷量上萬的便利店有了大量的數據沉淀,能夠方便地根據不同區域顧客的喜好對產品進行微調。

    據統計,全家的十幾種便當在中國,最受歡迎的是芝士咖喱豬排飯,而包子是買咖啡搭配商品的第一名。

    自主研發

    便利店鮮食的制作,羅森選擇代工廠制作米飯類鮮食,而全家選擇自主研發,全家在全國已經擁有了4個鮮食工廠。自主研發,成為了便利店打造個性化鮮食標簽、差異化競爭的主要手段。

    配送能力

    許多純外賣創業餐企倒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被配送拖垮,不能及時送達、或配送成本高昂。

    而供應鏈一直是便利店的命脈,配送帶寬不足的問題根本不存在,其配送的路徑是單點對單點,從中央廚房到店面銷售。而外賣的配送路徑是單點對多點,便利店相較外賣具有天然的成本優勢。

    比如,全家,每天完成兩次配送業務;而全時便利,一日完成三次配送。

    小而美

    中央廚房+店面銷售、代工廠+店面銷售,便利店的鮮食經營與餐廳相比,是一種輕模式。許多便利店不僅提供早餐、午餐、晚餐,甚至24小時營業,對深夜饑腸轆轆、加班忙到昏天黑地的顧客無疑會帶來好感。

    進軍堂食

    發力堂食,這是便利店最令餐飲人感到的恐懼的地方。關東煮、便當、飯團都不能對餐飲形成致命的威脅,但堂食不同,堂食是餐飲抵御外界沖擊的最后一道防線,也是餐飲的命脈。

    比如,全家向內參君透露,在3.0店面中,平均每家店會增加約10個餐位,供在店內有就餐需求的顧客使用。而全時便利的2.0店面中,店內增加了獨立的廚房以及烘焙設備,還設置了30多個餐桌。

    顧客在全家店內就餐

    康師傅私家牛肉面是一個快餐品牌,與全家便利同屬頂新集團,在內部溝通時,康師傅私家牛肉面也認為全家做堂食會成為快餐餐企的競爭對手。

    對餐企而言,便利店做便當生意只是來搶錢,而做堂食則可能奪命。

    3

    餐飲人如何迎戰?

    面對野蠻人,對抗or聯合?

    有的便利店現在可能不賣便當,但有沒有一天,增加此項業務或者和7-Eleven、全家這些合作賣便當呢?這并非沒有可能。

    寫字樓和社區正是便利店發力的焦點。如果你做的是快餐或者外賣,更不可能置身事外。想想假如你的餐廳附近被便利店砸下一顆釘子?你該未雨綢繆。

    便利店可以與代工廠合作,有實力的餐企是否可以與便利店合作呢?那將具有無限大的想象空間。

    內參君認為,便利店的可怕之處,不只在于其正在餐飲化,而是便利店正在成為線上與線下的轉接樞紐店,這也是王興所說的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爭奪的制高點。
    理解了上一點,我們或許可以進一步思考:便利店可以餐飲化,餐廳為何不能便利店化呢?肯德基、德克士都在挖掘“社區經濟”的潛力,誰說餐廳只能售賣食物,而不能售賣其它的產品呢?

    餐廳真的應該更多地向服務功能轉變,相信這是對抗便利店以及適應這個時代的一條正確路徑。

    —點擊下列關鍵詞,獲取更多內參干貨—

    南北派餐飲誰更強月入52萬到0元轉讓

    任正非談管理|起死回生的復盤術|高翻臺率

    玩轉直播|提高員工執行力|開店“掃雷”日記

    700億咖啡市場|711的營銷真經|肯德基沒人要

    統籌:張琳絹|編輯:王艷艷|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2731.html

    (0)
    上一篇 2016年8月10日 02:33
    下一篇 2016年8月10日 08:1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