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871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微信營銷如何做出新意?不少餐廳老板不是沉浸在自己的營銷中“自嗨”,就是天天都在絞盡腦汁地思考。
而一個咖啡品牌新近推出的微信“叫床服務”,或許能給你一點靈感:每個工作日發一條微信語音叫你起床,有聲音甜美的軟妹子,還有俞敏洪這樣的商業大咖。
這種服務的效果怎么樣?背后的邏輯是什么?值得copy的價值又在哪里呢?
?餐飲老板內參 朱萬龍 發于北京
|儲值卡新玩法|
讓大咖來“叫床”
▼
不久前,一家叫做Never Coffee咖啡品牌,在微信上推出了“叫床服務”。
創始人劉左飛向內參君介紹了這個“特別的服務”:
① 預存240元,向該咖啡品牌微信客服預約起床的時間;
② 到點后,客服發送語音消息叫你起床——此謂“叫床服務”;
③起床時間5分鐘內按規定完成操作或回答問題,可算起床成功;
④ 成功立即返還10元紅包;
⑤失敗則從預存款中扣除10元(累計一月后根據所扣總金額寄送等價咖啡)。
▲微信“叫床服務”手機截圖
讓人倍感新鮮的是,喊你起床的語音消息中,既有聲音甜美的軟妹子,更有俞敏洪這樣的商業大咖——后者正是這家咖啡品牌的投資人之一。
根據設定,每天都能“自動彈起”的人,還將獲得獎勵——包含系列咖啡產品的“努力卡”。
——對消費者來說,“叫床”這個“好變態但我喜歡”的游戲,既好玩,又接地氣,而且看上去怎么都不吃虧。
——對商家來說,變相賣出了產品,且是“預售”,同時獲得了顧客對品牌天然的信任度和依賴感。
——對行業來說,“叫床”不過是個營銷噱頭罷了,噱頭背后“儲值卡”的新玩法值得參考。
▲這家咖啡品牌的投資人之一俞敏洪
看明白了沒?讓大咖來“叫床”,不過是將“預存會員卡”的機制植入到了一個好玩的游戲中。同時,當消費者還在為10元紅包糾結著起與不起時,他早已躺在這家企業的大數據未來中了。
|玩轉微信|
參與感VS自嗨
▼
消費者從來不缺乏互動的熱情,只是,單純的利益刺激早已讓他們產生了審美疲勞。
為消費者提供玩耍機會,而不是自摸自嗨,是這家咖啡品牌把微信玩的風生水起的原因之一。
比如“叫床服務”中設計的第3步,不僅是起到監測起床的作用(也許它根本不在意你到底起了沒),它們需要的,是你的“操作”和“回答”。
再如,同樣是微信中,劉左飛和他的團隊推出的“合伙人”模式——
①粉絲生成自己的專屬推廣海報及二維碼,并分享到朋友圈或群發給朋友;
②通過掃碼并成功購買的,粉絲就會收到相應的收益,并可提現。
參與其中的“合伙人”,成為了它的永久VIP用戶,可參與到新品推出的評測中。
▲“合伙人”模式只是商家吸引聚粉的另一種玩法
與傳統銷售漏斗不同,這個模型不再依附于渠道的流量。他們從底部目標客戶出發設計產品,深入了解這些最活躍的人,培養意見領袖與發燒友,再逐漸通過他們的社交關系,輻射至更多的群體。
說來,這種“合伙人”玩法不算新鮮。只是,當海報打上“專屬”的標簽,粉絲的轉發動力或許真的不是“相應的收益”了。
|場景營銷|
簡單,有趣,有用
▼
當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如今主流消費者對新事物見怪不怪,商家頭疼的時候到了:
——即使給用戶直接發錢,他們還要向你討一個理由。
▲娛樂化的場景才能取悅如今對新事物見怪不怪的主流消費者
這就需要一個娛樂化的場景,讓他們感到有趣。絕非商家開個微信公眾號,做個內容營銷“自嗨”就可以了事的。
在以人際間的社交網絡為基礎的新媒體平臺上,企業必須主動去了解消費者的喜好與習慣,力求與消費者建立良好而穩定的關系,促進消費者產生不斷的重復消費。
其實,“咖位”大如星巴克,也曾借助微信推出“星巴克早安鬧鐘”活動,配合其早餐的上市。
▲星巴克也曾借助微信推出“星巴克早安鬧鐘”
粉絲只需下載一個手機軟件,在每天早上的7-9點在鬧鐘響后1小時內來到星巴克門店,就能半價享受早餐新品。
再看微信上玩兒“叫床”的這家咖啡企業。
它們在面對消費者設計參與感方案的時候,無一例外的采取了這樣的原則:設定簡單而有趣,效果實在而有用。
統籌:張琳娟|編輯:閆太然|視覺:陳曉月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tinachenjiao
轉載原創請加微信iyanran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中歐餐+創新營細節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3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