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咖啡只賣9.9元,“破局”還是“攪局”?|咖門

    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97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作為一款提神的功能性飲品,精品咖啡的價格做到了睥睨四海。

    但局面似乎正在改變。

    3年前,成立于上海的Seesaw,把精品咖啡的價格壓到25塊,惹來業界爭議一片;

    現在,北京的Never Coffee以“攪局者”的姿勢,把它的精品咖啡價格壓到9.9元,肆意撩撥同行們的神經。

    這是咖啡行業價格戰的前奏,還是破局價格怪圈的預謀?

    精品咖啡界來了條鯰魚

    這家名字叫做Never Coffee的咖啡館,迄今運作了半年時間。

    它如今已經是中國精品咖啡供應商最大的客戶。

    最多時,它一個月用掉了960公斤精品咖啡豆——要知道,一個普通精品咖啡館,這個數字通常小于20公斤。

    創始人劉左飛,是一個年輕的跨界者。

    美國法學博士畢業后,他有過一段短暫的律師生涯。而就在去年,他成功的把經營的一個果汁品牌賣了個好價錢。

    跨界者對行規的態度通常更野蠻。他們橫沖直撞,像鯰魚一樣攪動著行業的池水,肆意撩撥同行的神經。

    Never Coffee正是如此。它把一杯精品咖啡的價格,從50元的行業價格壓到了9.9元。

    產品很簡單:用80分以上的精品豆,通過灌裝生產線,制作出能在微波爐里加熱的精品咖啡。每套6瓶,有耶加雪啡、曼特寧等6種不同風味。

    自年中上線起,這款產品就出人意料的火爆。上線第一天晚上,劉左飛的團隊賣出了1950套共計10000多瓶。

    這也遠遠超出了Never Coffee團隊的預料——他們只準備了100套產品。

    這相當于3家星巴克的業績。

    從消費者最敏感的價格下手

    9.9元這個令人咋舌的定價,是劉左飛跟合伙人康晉反復爭吵后決定的。

    后者常年在北京經營著2家咖啡館,如今同時負責著Never Coffee的產品線,被業內稱為“康大師”。

    長期的從業經驗告訴康晉,一杯精品咖啡合理價位是50元,這也是行業認同價。

    劉左飛不以為然。

    長期的美國生活,讓他把更多的思考放在咖啡的價格怪圈上:這是一個暴利行業。

    “一杯花式不加奶的咖啡成本是4毛錢,售賣時小杯22元,大杯28元。星巴克單店一天賣出600杯咖啡,按均價30元,一個月流水50萬。拋去運營成本,星巴克的咖啡至少有10倍利潤。”

    而市面上價格更貴的精品咖啡館,則因為單店運營成本高,量走不動,被迫維持高價。

    這個團隊最終決定從消費者最敏感的價格入手,突圍價格怪圈。

    Never Coffee瞄準的消費主體,是市場上對咖啡有剛需的用戶。

    “市場上有這樣一批消費者,雖然基數不是特別大,但已經對咖啡有所依賴。他們對消費環境沒有要求,但30元一杯的咖啡是有壓力的,又不想喝速溶,我們的產品和銷售模式,就對準了這部分群體。”

    大流量拯救低利潤

    在劉左飛的設計中,咖啡館被放在了最末端,目前并不對外營業。

    為了維持利潤,Never Coffee 干脆省略掉了咖啡館的場景消費。正在籌備的3家新店,也都是不設桌椅,只提供現飲外帶,以降低店租成本。

    另外的方法是大宗采購。Never Coffee在埃塞俄比亞、蘇門答臘、巴西、洪都拉斯、云南等地的采購,每次量級都在5噸上下,要用集裝箱運送。大宗采購換來的議價權,讓它的成本比獨立精品咖啡店便宜近30%。

    從消費者最敏感的產品價格切入,以最低的運營成本,提供高品質的產品,然后靠性價比攫取消費客流,獲得利潤。

    這就是Never Coffee的商業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在Never Coffee上線銷售的第三天,就藉此模式敲定了俞敏洪和盛希泰創立的“洪泰基金”300萬元天使輪投資

    精品咖啡工業化有未來嗎?

    把咖啡做成灌裝產品,大批量線上售賣,如此復雜的過程,如何保證精品咖啡的質量?

    得益于對果汁生產線的熟稔,劉左飛和搭檔一同從設備入手,嘗試實現精品咖啡的工業化。

    由于相關設備的市場空白,他們不得不自己研發出一臺工業用萃取機,一條半自動灌裝生產線。

    這套設備以噸為單位,占地200多平。“雖然外形難看,但卻靠可控的形式,保證了每一瓶精品咖啡質量的穩定。”

    目前,這條生產線日產能為5000瓶,對正在增長的銷量來說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劉左飛的打算是銷量增長到下一個階段時,到日本進口一臺專業的工業萃取機,然后找代工解決產能。

    這款工業化咖啡產品一出世,就引發了業界的爭議。這種灌裝的、低價的、機械化生產的咖啡,還算得上精品咖啡嗎?

    甚至有同行找上門來踢館,講述自己從吧臺做起到拿烘豆冠軍的歷史,斥責他們是“瞎攪合”、“惡性價格戰”。

    當然,這條精品咖啡界新來的鯰魚,也不乏欣賞者。

    質館咖啡董事長鄭松茂告訴咖門,Never Coffee這個年輕的品牌一上線他便有所關注,對他們這種不一樣的模式很感興趣。

    Seesaw 創始人宗心曠則向咖門表示,就精品咖啡在中國市場所處階段來說,有團隊能夠在模式上做出創新和嘗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同時,兩位都提到,這種模式是否成功,結果還是要用利潤來證明。

    劉左飛對此有心理準備。

    “我不懂做咖啡,但了解市場很殘酷。這個項目也許會死掉,也許會成領跑者。但不管怎樣,都值得傾盡力氣去嘗試。”

    來源:咖門

    作者:路文兵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128.html

    (0)
    上一篇 2015年12月29日 07:25
    下一篇 2015年12月29日 13:3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