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755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面對外來者,餐飲業存在這樣一種觀點:“明星開店,表演大于產品;老師開店,培訓大于產品;記者開店,宣傳大于產品;設計師開店,裝修大于產品。”
這表面上說的是專業的邊界,其實卻在本能的自我保護中形成一條“鄙視鏈”。幾乎相當于說,外行開餐館就是瞎胡鬧,唯獨自己開餐館才是嚴肅認真的事兒。
這明擺了自欺欺人,誰不是拿血汗錢在追求成功?所以,持這種觀點的人,很容易在阿Q式的自我封閉中喪失向新思維新境界進化的機會。
事實上,明星開店一樣玩得更有境界,更有逼格。比如韓寒和他的“很高興遇見你”。
? 餐飲老板內參 王新磊 發于上海
韓寒只是超級符號
韓寒有很多個身份:作家、賽車手、導演、國民岳父或多情才子……當多重身份匯集到一個餐廳,一切都變得有意思了。
誠如共識:韓寒和他的“很高興遇見你”,環境小資超級有Feel,門口等待區放著卓別林的默片,店里的書架上擺放了各種時尚書籍,還有賽車模型……韓寒的風格非常明顯。
因此,很高興遇見你,號稱“魔都最文藝餐廳”。
在上海中山公園店,“很高興遇見你”縱然被酸辣粉、烤肉、烤鴨等包圍,“逼格”堅挺如“鶴立雞群”。
走進去,店面裝修也很有調調:刷白的磚墻,紋路清晰;簡潔的吊燈,滿墻的相框……還有充分利用的玻璃窗,敞亮、素雅。
要說選址什么的,真看不出有什么牛逼之處。
按照一些經典的選址經驗,“最文藝餐廳”應該擠進高端商場、寫字樓底層,但是中山公園店的選址似乎并不講究這些個策略。
估計人家拼的就是名氣、名氣、名氣,還有實力。
據說,“很高興遇見你”食材都是進口的,阿根廷大蝦和黑胡椒蟹透露濃濃的東南亞風情,甚至行政主廚之前一直任職米其林三星。
“向前穿越”還是“向后穿越”?
經常會有人質疑明星開店缺少匠心。
但是,匠心一旦淪陷為“營銷”方法,就變了味道。就如同穿越劇,有的向前穿越,有的向后穿越。
當前的匠心,大多數都是這樣。
甚至連“孟非的小面”,匠心就是“正宗牌”。據說,連醬油醋、辣椒油等調味料都要從重慶空越到南京。
這種匠心最容易俘獲人心。一如土雞蛋、土豬肉……
不同于這種“向后穿越”,“很高興遇見你”選擇了“向前穿越”:產品創新。
比如,把馬蘇里拉芝士+鴨腿肉,做成了“北京味兒的鴨餡餅”;
比如,把老外們最愛吃的宮保雞丁+意大利面,做成了“老美Style宮保雞丁意大利面”;
再比如,把混合蘑菇+兩只低溫蛋+意式火腿,做成了黑松露低溫蛋。這一款產品是創新了蒸雞蛋羹。
在“很高興遇見你”的菜單里,到處都是這種產品創新——這些菜品,把中餐和西餐相結合,實現了中餐西做,西餐中吃。
因此,韓寒的匠心不是你理解的那種匠心。
把肉夾饃做出高逼格
“很高興遇見你”的這種創新,其實對中餐更有價值。
比如,“北京味兒的鴨餡餅”這道菜上桌后,我的北京朋友故意說,“這不就是肉夾饃嗎?”
這種戲謔之外,確有相似之處。
“肉夾饃”的“粗曠感”似乎很難優雅起來,但是引入了餡餅的概念,食材創新,裝盤風格也創新了:一個餅分成六份,放在長方形的盤子里端上桌,精致感立馬就有了。
當然,有質疑認為:這特么地還是肉夾饃嗎?
但是,這恰恰就是它的價值。
跟餐飲人聊天時,很多人都感慨家鄉菜走不出去,常常表現出“怒其不爭”的憤憤感。在以往的時候,我們常常把這種“走不出”的原因歸結為“口味局限”,往往忽視了“產品的呈現方式”。
所以,我的北京朋友也憤憤地說:家鄉菜為啥走不出去?就是因為老板們還在用自己的屌絲樣服務小白領……
這個具有火藥味的觀點,雖然聽起來刺耳。細細想想,有時候還真就是這么回事。
可惜,餐飲業存在一個鄙視鏈,即老派人看不起精英,精英看不起新秀,新秀看不起演員、培訓師、互聯網人;演員、培訓師、互聯網又回過頭看不起所有人。
這種鄙視,往往蒙住人的眼睛:每個人都習慣性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量別人,認為對方“傻X”,很容易在阿Q式的自我封閉中喪失向新思維新境界進化的可能性。
統籌:劉曉紅
編輯:閆太然
視覺:陳曉月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