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1
全球首例:街頭小販被授予米其林
2016年7月,第一本新加坡米其林美食指南終于發布了,共有29家餐廳榮獲米其林評級。而其中最受矚目的,是陳翰銘的香港油雞飯/面,因為他成為了全球第一個被授予米其林一星的街頭小販。
而陳翰銘這三個字,也在新加坡眾多檔口匯集而成的江湖里,變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他問:米其林會來找我這種小販?
米其林:我們只針對食物,不看重位置。
2016年7月,與平時一樣做香港油雞飯的陳翰銘收到米其林代理人的邀請,去參加米其林晚宴。廚師服要干干凈凈,還要在外面套上一件外套,在陳瀚銘的世界里,這不僅是隆重更是一種尊敬。
沒有專車接送,也沒有鮮花簇擁。就這樣,陳瀚銘帶著他的老婆、女兒,坐著地鐵去了晚宴現場。
即便是事實,陳瀚銘依舊沒有自信,不敢相信自己一個開檔口的小販會被邀請。
獲得米其林一星之后,陳瀚銘這家2平米的檔口,成了往來游客的打卡勝地,12.5塊就能吃到一碗正宗的米其林食物,讓人們怎么也找不到隊伍的尾巴。
可“倔強”的陳翰銘卻只肯把150只雞加賣到180只,他說:再多,就影響味道了。
人們問陳翰銘要怎么留住米其林的那顆星。他笑得憨實,動了動有些酸的右手,重新戴上手套,說了句:“沒時間想這么多,回去切雞肉了。”
2
米其林大廚: 出身農村,15歲輟學
1965年,陳瀚銘出生在馬來西亞的怡寶,以農為主,15歲輟學后給家人做飯。聽慣了鏟子碰撞著鐵鍋發出沉悶聲響,陳翰銘發現自己對做食物有一種特別的感情。
輟學不久的陳瀚銘,獨自跑到了新加坡,他說:那時候的想法很簡單,就想當一名廚師,做夢都想穿上屬于自己的廚師服。
于是,他找到了一家酒店。十幾歲的年紀,連鍋都顛不動,自然是從打下手做起。每天窩在酒樓后廚洗菜、倒泔水,但他干得比別人都勤快,就為了有一天能站在旁邊看師傅怎么做燒臘。
沒有受過專業的培訓,廚房這間學校,一待就是二十幾年。
3
入行35年:一看一聞,便知精髓!
陳瀚銘做廚師這行差不多有35年了。2008年,他在新加坡牛車水小販中心找了個攤位開了這家店。
陳瀚銘說:雖然是小販,但是手藝和技能卻都是在大酒店里學來的,因為當時是跟香港師傅學的,所以招牌就叫了凡“香港油雞飯·面”。
在檔口剛開業的時候,陳翰銘自信滿滿:每天只賣30只油雞,售完為止。可他這正宗的香港油雞飯,根本賣不出去。陳瀚銘很是不解。
后來陳瀚銘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在追求如何做好一只油雞,卻忽略了新加坡人和香港人的口味不一樣。
于是,他用了1年的時間去鉆研,改良油雞的口味,終于把檔口從無人問津做到了排起長龍。
就這樣,35年下來,陳翰銘練出一副火眼金睛,只要看一眼雞皮油亮的顏色,就知道這油雞烤好了沒有。
4
從未想過米其林會找到自己
陳瀚銘說:進入行業之前,就有廚師告訴他,廚師界可以給你最高榮譽的,就是米其林這個集團。但他從不敢想象,這個集團會找到他。
在小檔口做油雞飯的8年里,陳瀚銘不知道的是,米其林偵探偷偷跑來排隊嘗了又嘗,最終給他報上了米其林一星評選。
被評為米其林一星之后,有人跑來問他做油雞的秘方是什么。陳瀚銘說:做一只雞真的沒有秘訣,只有專注。
盡管油雞味道在不斷提升,但是8年從未漲過一分錢。更難得的是入行35年,他每天堅持工作17個小時,穿著廚師服守在滾燙的烤爐旁。
在米其林關于陳翰銘的視頻中,有更多他的故事。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毒蛇科技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