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內參君為您分享的第574期內容;新朋友點標題下藍字或搜索微信號cylbnc關注。
特輯
閉門會加內參飯局,你以為鬧呢嗎?就是要以高大上的形式討論接地氣兒的民生話題。事實證明,效果棒棒噠!當時現場氣氛過于熱烈,以致會議超時四十分鐘嘉賓還沒有不耐的情緒。想知道他們關起門兒說啥?請往下滑。
閉門會主持人:秦朝 餐飲老板內參CEO
我們開放,我們連接
微信是連接器,連接各個行業。我們希望能把消費者從線上再搬回線下,把半條命扔給大家,用戶、接口、合作商戶全開放,讓這既是我們的武器,也是你們的武器,與合作伙伴一起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走下去。
——李麗莉 騰訊微信支付部商務總監
把營銷當手段的人,餐館都開不好
互聯網最大的作用不是營銷,把它作為手段的人,都是店開不好的人(開新店除外)。我們看到的所謂的主流呼聲和需求,未必是真正的呼聲和需求。大家都把互聯網當成營銷工具,但好的餐企痛點不在營銷。最起碼我們不是。作為餐飲管理者應該想如何下沉,而做技術服務的企業要真正了解我們,別自己埋頭研究開發,以為那是我們的痛點,其實不是。
——隋政軍 木屋燒烤創始人
餐飲已被解構,用前端壓力倒逼后端升級
餐飲形態已被解構。以前餐廳是“中介”,大廚們找工作要去餐廳,現在不是了,廚師都可以去你家了。前端營銷的壓力帶來后端升級的壓力,我要考慮怎么把需求整合進來而不是去適應,不能把互聯網簡單用于營銷,這只是手段。
——李巖 北京微智全景創始人CEO
互聯網是提升效率的工具,顧客才是核心
互聯網思維之于餐飲業就是以顧客為中心。我們研發一個新品,會找真正的“魚粉”來鑒定口味,不是自己拍腦袋決定。在顧客調查方面,以前請第三方調查公司,現在也依靠“魚粉”。這是互聯網思維的軟件。硬件上怎么做?我們老板說,能用微信解決的事就不要開會了。互聯網是工具,是提升效率的工具。
——曹誼松 北京新辣道集團品控總監
未來,餐飲業也是娛樂業
前幾年,很多品牌服裝線上做的還不行,但現在你會發現,它們線上做的已經非常好。線上和線下的互相遷移是趨勢,家庭影院取代了電影院嗎?沒有,未來一切商業都是娛樂業,餐飲業以后很可能往社交娛樂方向發展。
——施琦 海底撈首席信息官
互聯網不能取代一切,消費場景只會更豐富
我不認為互聯網能取代所有消費場景,以后的消費場景會越來越豐滿,而不是越來越單一。從我們的角度講,未來把餐飲所有鏈條都打通不知還需多久,但提高效率是我們要解決的。當餐飲企業面臨更多訂單來源時,可能不知道如何將這些融合,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效率。
——林琛 北京微智全景聯席CEO
單一的互聯網營銷,會殘害餐飲業
如果只把互聯網作為營銷手段,對餐飲業是損害。我們很少做團購是因為怕引來的不是目標人群。我們必須有戰略配套,讓互聯網滲透到后端。
——裴成輝 金百萬副總經理
與其砸錢做廣告,不如砸錢補貼客戶
社交場景在遷移,在家吃飯的市場很大。我們開始只是賣服務,后來組合成套餐菜單,再后來跟京東龍蝦店合作。我們不做廣告,用那些錢直接補貼用戶。我們的愿景不是顛覆誰,就是滿足人們在家吃飯的欲望。
——張志堅 燒飯飯創始人
有了流量和黏性,就不用愁變現
即使暫時不能盈利,但當你成為行業老大的時候,就會產生價值,再變現不難。那時候的情形,也許不是投資人或者CEO能決定的,用戶已經幫你選擇了。有了流量和高黏度的用戶,賺錢方式都好說。
——孫文海 尚心投資投資人
回歸金融本質,促進場景交易
沒有買賣就沒有支付,客戶喜歡什么樣的菜,是客戶決定的,不是餐飲企業決定的。金融的基礎是基于交易,我們要回歸,要促成交易場景。
——裘榮華 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市場企劃部總經理助理
未來餐飲業是“化合狀態”
未來更多講求的是連接,餐飲可能不僅僅是餐飲,衣食住行這些因素都會融合起來。未來是一個化合物,餐飲行業在未來的消費場景里,第一要找到入口,第二能量化場景,第三要知道在這個場景里到底有多大的價值。
——孫洪海 尼爾森網聯媒介首席顧問
互聯網人想跨界餐飲,請先了解我們
產品是王道,營銷是虛的。越來越多互聯網人滲透到餐飲行業,幫助我們創造價值。大家可以并肩作戰,但需要互聯網人沉下來,了解我們。
——貢英龍 上海滿澳歆餐飲創始人
作者:溫馨
來源:餐飲老板內參
編輯:內參小馨君
王東生
豐茂盛烤串
————————————————-
每天感謝一位讀者,內參君因您傲嬌!
加內參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國餐友匯交流群;
回復 目錄 看往期精彩內參;
尋求 報道與合作 加內參小秘書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