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價菜?不好吃?明星餐廳“黃粱一孟”究竟是怎么黃的?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參會

    1883期

    明星再見!老板你好!


    ◎ 餐飲老板內參 內參君

    12月3日,由黃磊和孟非合開的“黃粱一孟”火鍋店宣布閉店。這觸發了一個老話題再度熱議:明星開餐廳靠譜嗎?網紅餐廳能活多久?

    網民對這事的看法大體如下:菜價太貴,收割粉絲,早該倒閉。

    但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拋開情緒,內參君帶你理智地分析下“黃粱一孟”怎么黃的。

    1

    先來梳理下時間線

    >2016年9月,南京黃孟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注冊成立,注冊資本600萬元,法人代表余嘉儀。黃磊直接持股45%,為第一大股東,而孟非則通過間接持股占約35.28%的股份。

    >2017年4月,“黃粱一孟”火鍋店在南京德基廣場開業,不久就因價格貴登上微博熱搜。

    >2017年6月,孟非接受采訪時說,“付過錢你才有資格說它貴不貴、好不好。”一石激起千層浪,加上有直播主去探店,網友對“價高”有更直觀的印象,“黃粱一孟”的生意并不好。

    >2018年初,“黃粱一孟”開始降價自救,接連推出各種優惠套餐,如99元自助、188元3人餐、整月5.9折等,但效果有限。

    >2018年12月,南京德基店關閉,宣布會回到重慶升級,并于明年5月在重慶開業。

    2

    再來看看“黃粱一孟”

    運營上都犯了哪些錯

    – ? –

    顧客一句“不好吃”,餐廳就被判了死緩

    翻看點評、微博上的評價,“黃粱一孟”的不好吃“有口皆碑”,這對餐飲企業來說是致命傷,即使有粉絲因明星光環來一次,但沒有回頭客肯定無法長久。

    – ? –

    “天價火鍋”的標簽一貼上,就撕不下來

    開業時一盤毛肚198元,人均消費300+,讓“黃粱一孟”貼上了“天價火鍋”的標簽,即使后來降價自救也于事無補。

    雖然黑紅也是紅,但用在餐飲業,顧客可不會傻傻地掏自己腰包去虐自己的胃

    – ? –

    懟顧客一時爽,營收火葬場

    菜品貴簡直是明星餐廳的通病,雖然經常被吐槽,但很少見到有明星回懟的。這年頭餐廳變著花樣討好顧客還來不及,孟非那一通言論可是直接得罪了顧客。

    明星做餐飲都是自帶流量的,可這也容易讓餐廳、品牌還不成熟時就暴露在公眾眼皮下,一旦有了負面,后面花十倍力氣也未必能彌補。

    除此之外,“黃粱一孟”還有些看似不起眼,但實則很關鍵的問題。

    > 比如,花了200萬裝了新風系統,為了讓顧客吃完火鍋身上沒味。這固然是從顧客角度出發,但事實是,顧客無感。

    內參君翻了點評上千條評論,寥寥幾個有提到“衣服上無氣味”。所以,餐廳的設計需要真的找準顧客需求點,不能變成自嗨式

    > 再比如,為了說明食材新鮮,“黃粱一孟”宣傳食材都是來自重慶。當然,現在食材升級,不是直采空運都不好意思說,但只有一家店,這就不得不考慮成本了。

    基于以上,黃粱一孟”在食材供應鏈管理、菜品研發、空間設計、成本結構等一系列關鍵點上,都有或多或少的問題

    > 再加上明星效應發揮了負面作用,引流變引雷,“涼涼”也不難理解。

    3

    餐飲業的門檻在“門內”

    入門容易,活下去的門檻很高

    “明星效應對開餐廳是很好的加持,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吃貨心中都有一個餐館夢,熱愛生活的明星們也不例外。開一個屬于自己的餐廳,在自己的地方招待朋友的同時,傳遞生活理念,“低成本”享受做東的體驗,是包括明星在內的很多人的情懷。

    但做明星和做餐廳是兩碼事,明星效應對開餐廳是個很好的加持,但未必是最好的選擇。

    孟非黃磊的“黃粱一孟”,張嘉佳的“卷福”,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我幾乎都去過,基本探店一次之后就不會去了,除非產品和服務體驗做得極好。

    比如徐崢在上海有家奈良本壽司店,店里一共只有十幾個座位,需提前預約,日本壽司專家親自主理,顧客圍坐一圈,可以一邊欣賞操作臺內師傅的手藝,一邊享用最新鮮食材制作的壽司料理。

    很多人把開餐廳看作是低門檻的行業,其實餐飲業的門檻在門內,也就是說入門容易,進門之后才發現真正做好,或者是活下去的門檻很高。從產品、選址、裝修、供應鏈到后廚、前廳管理、服務等是一個系統工程。

    而且餐飲是一個“勤”行,非常講究現場管理,很多老板是從早到晚都在盯店,一年到頭都在巡店。即便如此,很多餐廳還是往往因為一個漏洞就導致不盈利甚至關店,比如食品安全問題。

    很多明星是甩手掌柜,同時又沒有找到得力的店長,加之經營模式太傳統,就導致很多明星開餐廳看起來像“玩票”,最后以失敗告終。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去年的關店率是91%,一邊是洗牌相當激烈,一邊是前赴后繼,這就是這個行業目前的特點。

    明星開餐廳也是如此,一波退去,總有一波又起,加上近年來很多餐飲主題的明星綜藝節目,比如《中餐廳》,讓很多明星對開餐廳依然抱有興趣。

    也有很多專業級的明星選手做得很成功,比如最近吳尊、吳建豪做的漢堡和烘焙品牌就在做升級,林依輪的“飯爺”也風生水起。

    4

    做出“飯爺”的林依輪

    背后下了多少苦工

    林依輪創立“飯爺”,并不是甩手掌柜,而是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品牌運營上。

    >做產品,“我凌晨起床試吃,1點半、3點半、5點半、8點半,在正式投產之前調試了4次”,“做‘飯爺’4年,我胖了20斤,‘工傷’!”

    >做管理,“創業之初我就報了五道口金融EMBA,在讀碩士。現在產品、品牌、戰略……都是我在做。”

    從明星跨界餐飲,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做餐飲永遠不可能游刃有余。(見:《林依輪:明星干餐飲其實挺難的……》)

    即使是這樣百分之二百的努力,林依輪也曾“撞得一頭包”。但從明星思維,轉變為企業家思維,才讓“飯爺”成為目前碩果僅存的幾個明星餐飲品牌之一。

    5

    “黃粱一孟”說要閉關升級

    明年在重慶開業

    內參君很好奇為什么去重慶,雖然在南京也沒積累下多少顧客資源,但重慶可是火鍋品牌聚集地呀。

    搜索之后,發現些有意思的線索。比如,孟非的小面法人代表變為李德建了。

    誰是李德建?德莊火鍋集團董事長是也,同時還是西部餐飲創投發起人之一。在2018年5月,他在“2018重慶新零售食界千人峰會”開幕致辭中,隆重歡迎孟非攜小面回老家。

    這次孟非是不是要將“黃粱一孟”帶回老家,還不得而知。但當明星跨界開餐廳,水土不服時,向餐飲老炮取取經,也是好方法。

    畢竟,成功從來是系統的成功。就讓明星再見!老板你好!

    整體行業嚴峻的當下,明年應該怎么干?歡迎關注12月28日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和1000+餐飲人共同尋找答案。

    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購票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梅梅 視覺|劉凱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喜家德高德福|降價后利潤上升|日版星巴克進中國

    年營收10億背后|專訪外婆家吳國平|呷哺賀光啟

    味千拉面潘慰|外賣“小敗局”|3年賺4個億的秘密

    首席勾搭官1:18689669219(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842356756(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64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13日 07:22
    下一篇 2018年12月13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