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與華華杉:90%餐飲人都用的兩個口號,爛得一塌糊涂!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刻參會

    1876期

    西貝賈國龍曾公開說過,在認識華與華之前,都不知道什么叫品牌。

    華杉,就是這家營銷咨詢公司華與華的掌門人,西貝、海底撈、葵花等合作案例讓他和公司聲名大噪,在他看來,華與華要成為中小企業鯉魚跳龍門的那個“門”。

    主動上門的客戶那么多,華與華如何選擇?“付錢爽快的”,12月4日,內參君在上海采訪華杉時,他這么回答。

    What?真心話大冒險嗎?對于這個答案,中國餐飲創新大會嘉賓華杉給出了他的解釋。


    ◎ 餐飲老板內參 孟蝶

    采訪華杉這天,我剛走進華與華的大門,就遇到了正走過前臺的華杉。他穿著公司人手一件的衛衣,胸前印著大大的“華”字。

    “來來,到我辦公室吧”初次見面的華杉,沒有《超級符號》書刊封面那么嚴肅,招呼我進他辦公室聊。

    這非常不像一間老板的辦公室。

    沒有老板桌、大書柜、魚缸或茶臺,只擺放一張會議桌、幾把椅子,一套沙發,房間一角是投影播放設備,唯有墻上兩張照片——一張華杉與華楠的幼時合影,一張華父的獨照,略透露出這間屋子的個人屬性。

    “華總沒有專屬辦公室,有客人時,華總在這里接待。平時,員工在這里開會工作。”華與華項目總監黃慧婷告訴我。

    華杉的辦公室/會議室,名叫“至誠”,源于至誠無息。華與華的經營理念就是至誠無息,

    華與華合作的企業涉及各行各業,這次采訪,我主要跟他聊了跟餐飲相關的話題。

    對華與華和華杉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文化母體、超級符號、孔孟王道、陽明心學和各種經濟理論、觀點,是華杉經常掛在嘴邊的。

    我原以為,這會是一場形而上的“論道”采訪。華杉卻用一個個接地氣的細節、案例,甚至大實話、大白話,直接而細致地回答我的問題。

    1真心話:

    選擇合作企業的標準?

    付錢爽快

    在您看來餐飲業的特點是什么?打造品牌的關鍵點是什么?

    華杉:沒有什么不同,餐飲業、任何行業都一樣。

    任何行業的企業都離不開三大定律:

    第一是科斯的交易成本定律。企業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不同企業負責降低這個行業的交易成本,餐飲業也是一樣。

    第二是德魯克的社會職能定律。企業的存在就是為社會解決問題。一個社會問題就是一個商業機會。餐飲業解決食品安全和衛生問題,葵花解決中國兒童用藥的安全問題,是同一個道理。

    第三是熊彼特的創新利潤定律。企業要有利潤,必須有創新,而創新的利潤是短暫的,對手會學習、追趕,所以企業要持續創新。
    創新有5種:創造一種新產品,或者對老產品賦予新的特性;創造一種新的生產工藝;使用新的原料;開辟新的市場;創造一個新的商業組合,建立或打破一種壟斷。

    西貝的成功就是創新的成功,首先是產品的成功,但不只是產品的成功。營銷離不開4P(產品、價格、渠道、推廣)中任何一個維度。

    西貝的產品創新改變,菜品從100多道菜改成幾十道菜、分量從大桌大盤改成小桌小份。客單價也在逐漸提高。

    渠道從街邊到mall為主。推廣有“I 莜”和紅白格子。西貝的創新是4個“P”的聯動。

    什么樣的餐飲品牌,在您看來是具有高成長性的?

    華杉:沒有。很多人會問,企業成長或者成功,有沒有一個標準“公式”,拿到這個公式去照做。可是,沒有這樣的公式。

    我們是“一企一策,一事一議”,就是一個企業有一個策略,一件事具體地就這件事來討論

    決定企業最大的因素是什么?是老板的性格。你說了再多,老板不聽、不做,也是沒用。

    我們做事是“課題循環工作法”,面對一件事時,首先確定課題,之后分析現狀、制定目標、找到真因,然后分析制定對策,制定對策去實施,實施之后得到結果,把這個結果確定為標準、確定為資產,然后再進入下一課題的循環,這就叫課題循環工作法。

    您與餐飲企業合作時,會有什么樣的選擇標準嗎?

    華杉:付錢爽快的。

    因為一個人花錢是最大的價值觀,一個人肯不肯花錢、在什么地方花錢、花錢爽不爽快,這就是他的價值觀。

    他覺得什么東西有價值,就會在那里花錢。他如果付錢都不爽快、唧唧歪歪的,那就不能跟他打交道。

    錢是最大的利益,一個人口口聲聲說愛你,卻舍不得給你錢,那算什么?不是真愛。

    我們對人做事都很爽快,不爽快的人,我們都不搭理他。

    2slogan:

    不是企業說給顧客聽

    而是要讓顧客愿意說給別人聽

    現在餐飲業流行幾種類型的slogan,比如“每天賣出20000+碗”、“上海更好吃的酸菜魚”,這些slogan您怎么看?

    華杉:爛得一塌糊涂,這兩個都是。

    口號的作用原理

    第一就是要做到刺激反射。

    我給你一個刺激信號,你給我一個反射,餐飲企業的口號就是要刺激顧客來吃

    每天賣出20000+碗,顧客沒概念,2萬也不是太多。你能每天賣更驚人的數字、比如2000萬碗,才值得做成口號。

    “更好吃的”,現在廣告法不允許用“最”,那就不要用這句話了。“最”改成“更”,這句話的力量消減了,你以為消到80分,其實消到了50分。你原本就是想說我家最好吃、最棒,改成“更”,一句既沒有力量又沒有意義的口號,干嘛還要說?

    第二,品牌的口號不是我說你聽,而是要讓顧客說給別人聽,這是最關鍵的核心。

    傳播的關鍵不在于“播”,而在于“傳”。設計廣告語,一定要是別人愿意說、愿意傳的。

    現在企業都會算傳播的千人成本,但其實權重更大的是播傳,我說的這句話給他聽之后,他會不會說給別人聽。

    比如,我花1塊錢告訴你一句口號,你說給1個人聽,我的成本減少到5毛,你告訴10個人,我的成本減少到1毛。

    我曾聽過餐飲行業兩個不錯的口號,“吃飯不問路,直接到鷺鷺”,“吃飯要講究,就吃老娘舅”,這兩個就很好傳播。

    第三,品牌不一定非要有一句特別響亮的口號。
    比如我們做的“愛干凈住漢庭”,刺激反射和傳播,員工愿意說,顧客也愿意說給別人聽。但西貝最核心的是“I 莜”,紅白格子、口號都不如它光芒萬丈。
    品牌的“武器庫”里有很多種武器,有時口號打頭陣,有時超級符號打頭陣,不一定的。

    3流量:

    買來的流量是毒品

    沒有自己的流量主權,是幫別人掙錢

    如今,很多企業借助流量平臺做營銷,比如進行精準的流量廣告投放。您如何看待這一波流量平臺在營銷中的實際意義?

    華杉:這是個非常好的話題,也是我們今年正在力抓的一個話題。

    我們叫“建立企業自己的流量主權”。

    流量是一個主權,當你去買流量時,就是在買“牢飯”,自己把自己關進去。所以我們提出“流量‘戒毒’”,買來的流量是毒品。

    我們有一個做婚紗攝影的客戶,做了十幾年。以前做的蠻好,打廣告、去社區和商業中心做活動,保持著很好的品牌曝光度。

    后來,開始從百度等平臺買關鍵詞、買流量。當時覺得買流量太方便了,點進來的都是目標客戶,花多少錢買流量就能吸引多少客戶上門。

    從此以后,就不做廣告、活動這些推廣了,只靠買流量獲客。顧客直接點擊、預約、上門拍攝,門店也從街邊搬進了寫字樓里。

    后來發現,流量越來越貴,價格越來越瘋狂,有顧客但根本賺不到錢。不做任何其他推廣,搬進寫字樓里面,沒有了廣告、活動吸客,沒有了街邊的自然流量,就相當于把自己關進了監牢里面,每天靠高價買來的流量做“牢飯”。

    現在我們在幫這個客戶做“流量‘越獄’”。首先把門店開回街邊,自然流量就來了,這個流量是企業自己的。

    做廣告,廣告費可能浪費了一半。買流量,有點擊才付費、甚至成交了才付費,就不浪費了嗎?不,是全都浪費了,因為這個流量的價格變了,更高了。

    表面看起來這些流量很好,獲客精準、成交率高,但是價格很高,錢都交給流量平臺了。

    當企業依賴于買流量時,就相當于把自己關進了別人的監牢里,把“命”都交給別人了。就像現在一些餐飲品牌做外賣,只依賴平臺流量,不做其他任何推廣,非常辛苦但是自己掙不到錢。

    有品牌在抖音或其他平臺火了,那是一個偶然、一個現象。你花錢去買一個偶然,不如花錢做一個必然。企業在街邊和mall開店、做廣告、做活動,會帶來一定的流量,這是必然的。

    企業的流量必須自己做主,通過傳統媒體、傳統推廣方式和店鋪,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流量,這才是根本。

    回到營銷的4P來講,企業做推廣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的流量成本持續走低,品牌越強、流量成本越低。

    現在企業買流量,價格已經變了,成本高了很多。買來的“精準流量”看起來投入的風險低了,可企業的利潤、掙來的錢都拿來買流量了,就是把自己關進“監牢”、把命交給了別人。

    企業一年做3000萬,買流量花了1000多萬,企業就只是在幫別人掙錢。

    4即學即用:

    餐飲老板要去“現場辦公”

    可以從打掃衛生開始

    餐飲行業如果要從您講的“三現主義”、華與華方法里學習,您覺得應該怎么做?

    華杉:我們常說的“三現主義”,包括“三現兩原”。

    現場、現物、現實”,到現場看那里的現物,看到在那里發生的現實。

    原理、原則”,找到事物發生的原理,制定解決問題的原則。

    首先,到現場要求你要有鷹的眼睛,看到全局。

    第二,是有兔子的眼睛,蹲下來看到細節、看到局部、看到角角落落。

    第三,你要有樹木的眼睛,一棵樹在那是永遠不動,看到時間軸上的事物的發展變化。

    對你看到的每一個東西,進行改善,到現場就能看到問題了,看到問題馬上就要改善。

    坐在辦公室里想解決方案,不如去現場看問題。如果看不清問題,就打掃衛生,用手去觸摸現場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一個360度的現場。你就可能會發現,沙發有衛生死角,滅火器快過期了。

    “道學術”中,其實“術”最高大上。只有在行動中,才能找到“道”,坐而論道是不現實的。

    華與華的方法,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始終服務于最終目的,隨時回到常識思考,靠你的常識、靠你的目的

    我們很多客戶在溝通時會說,“以前我們就是這么干的”,后來卻因各種原因改變了。我覺得這就是王陽明說的“致良知”。

    這與本屆中國餐飲創新大會(2018冬季峰會)的主題——“回歸基本”不謀而合。

    12月28日,關于餐飲行業和營銷觀點,華杉將在現場做更多精彩分享!

    ?快速購票通道?

    ??也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報名參會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于聰聰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專訪外婆家吳國平|呷哺賀光啟|味千拉面潘慰

    外賣“小敗局”|3年賺4個億的秘密|廣深餐飲密碼

    雞肉一路狂漲60%|大牌爭做兒童餐|餐飲營收降20%

    首席勾搭官1:13718277715(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697.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2月6日 07:30
    下一篇 2018年12月6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