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 | 從8張桌子到800家店,味千的絕招是大骨熬湯!

    1863期

    從50年前日本的一家街邊拉面小店,到如今在全球13個國家,擁有800家門店。

    味千拉面有一個秘密武器。

    最近,內參君探訪了味千日本創始店,觸摸到了支撐它發展的核心本質——中央大廚房熬湯工藝。


    ◎ 餐飲老板內參 艷子

    1

    探訪味千日本創始店

    匠心始于大骨熬湯

    11月18日上午,內參君來到位于日本熊本市的味千拉面創始店。這間店雖然不大,但卻已有50年的歷史。在熊本市打出租車,沒有司機不知道這家店。

    在門店外墻,我們看到了“50周年慶”的字樣。巨大的店招下面是味千logo上那個可愛小女孩的塑像。

    門店保持著日本特有的木結構,整個前廳有4種不同類型的座位,緊貼著透明廚房是一排吧席,進門左手邊是3張榻榻米,店中央是環形吧臺,其他則擺放著4人臺。

    雖然經過了幾次升級改造,但這家老店的每一個物件,仍舊散發著歷史的魅力。

    味千拉面日本熊本創始店

    在這里,我們遇到了創始人重光社長的女兒,她跟我們介紹了這間店誕生的故事。

    小時候,父親經常給她做骨湯拉面。1968年,就開了這家當時只有7坪8席的拉面店。并且用她吃面的樣子設計了品牌logo,父親的初心是想將這碗骨湯拉面與千人分享,并且希望通過這上千人去影響世界更多的人,所以取名“味千”。

    △ 味千logo上小女兒原型,創始人的女兒,目前是重光產業株式會社副社長。

    但后來父親發現一個大問題,廚房熬制的骨湯,很難確保每一鍋的出品都是一樣的味道。

    “為了能保證骨湯的口味一致,父親開始采用中央大廚房生產骨湯。這也解決了門店擴張難題。1972年,父親正式成立公司,擴張門店。”

    如今,這間店的生意還非常好。當天上午不到11點,就有不少食客上門了。店長說一天最高能售出約1000碗拉面。

    2

    探秘骨湯生產:

    中央廚房熬制工藝,更能保證口味一致

    日式拉面最重要的是湯。有日本的朋友說,在一家拉面店用餐,你可以吃不完面,但如果湯沒有喝光的話,廚師是會生氣的。

    所以,19日上午,內參君來到味千拉面骨湯的生產地,位于山形縣莊內的丸善食品工業株式會社,探訪美味出爐的秘密。

    丸善是日本數一數二的湯廠,為很多大型餐飲連鎖品牌供應產品。為味千生產骨湯也有45年之久,骨湯生產工藝非常成熟。

    跟著廠長,我們體驗了整個熬湯的過程。

    先經過嚴格的穿戴和消毒,內參君被包裹得像個粽子。首先進入的是原料投放間,撲面而來的感覺就是冷,為了保證生產標準,投放間的溫度設置的比較低。

    內參君看到工人們正在對新鮮的豬骨頭進行抽檢、切塊、稱重,然后再投放到大鍋里進行熬煮,大約需要4個小時。

    之后的流程幾乎都是機器的全自動化操作,在分離操作間,熬好的骨湯會被分離出多余的油脂,然后流入蒸發罐,蒸發掉水分。再經過冷卻、滅菌等步驟,自動分裝成小中大不同重量規格的骨湯包。

    中央廚房熬湯不但流程標準化,產量也實現了規模化。廠長介紹,工廠每天要消耗掉50噸的骨頭,產出100噸的骨湯。

    最后在工廠的研發室,內參君也品嘗了這新鮮出爐的白湯,骨香味非常濃郁。

    3

    領先行業:

    中央大廚房熬湯,是日本餐飲市場主流

    而接下來,中央廚房生產的產品運輸到門店后,加入特質的面條,就成了一碗味千拉面。

    從這個生產過程也能看出來,味千做的是將家里的廚房熬湯搬到了工廠規模熬湯。讓骨湯生產更安全、口味更統一。

    因為門店普遍偏小,前店后廚不經濟,日本餐飲業很早就開始發展中央廚房。日式拉面連鎖品牌都采用中央大廚房熬湯工藝,早已是市場主流。

    而這種生產工藝也通過教育在不斷傳承。就在內參君探訪當天,正巧有一批中學生也來參觀。

    在丸善,內參君還發現不少細節,體現了日本企業追求高品質的匠心。

    比如好湯的關鍵是原材料新鮮,豬骨頭有多新鮮?廠長說,基本上從豬身上取下到熬制過程結束,3-4天就用完了,工廠建在莊內就是因為周圍有大量的豬骨來源。

    好湯的秘密還在于豬骨頭的嚴格配比,味千的骨湯,需要用到不同比例的豬叉骨和腿骨(俗稱大骨頭),配比不同熬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這幾十年來,骨湯生產工藝不斷升級迭代。

    骨湯專家、丸善食品工業株式會社的社長竹本博則告訴內參君,相比現場熬湯,中央大廚房熬湯更加標準,也更加安全。通過嚴格把控每個生產環節的質量,確保所有門店每一碗骨湯的味道都一模一樣

    中央廚房一行,讓內參君感慨良多,隨著日本餐飲的工業化進程,以及標準化骨湯生產工藝的愈加成熟,味千中國天然地享有這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同步采用日本味千指定的先進工藝,這也從一開始就奠定了其領先的行業地位。

    4

    揭秘味千發展核心:

    標準化生產+精益化管理

    其實,探訪到這里,明眼的餐飲人就已經窺得機密:味千全球發展800家店的根基,就在于標準化的骨湯生產工藝。

    當初,1996年,潘慰正是看中這些,才把味千引入中國。因為穩定、規模化生產,才能更好地傳承骨湯生產工藝,這同時也是一個企業家對匠心餐飲的不懈追求。

    而從商業的角度看,中國是個面食大國,消費潛力大;彼時大部分面條店都是小作坊,少有連鎖品牌,餐飲市場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而味千到中國后大獲成功,門店越開越多。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就采取了先建廠后開店的策略。

    “很多新店還沒開,就先建了工廠,2500平方米,設備、技術、管理人員都是從日本過來的。”幾年前內參君采訪潘慰時她說,味千就是想保持日式拉面的原汁原味

    把供應鏈的基礎打牢后擴張當然就快了,這個道理放在現在幾乎無人不懂。但那個時候,更多經營者的思維還停留在開好一家餐廳的層面上。

    除此之外,味千取得的成績,除了有賴于標準化的骨湯生產,更跟日本企業特有的精益管理密切相關。

    在日本中央廚房的生產線上,內參君最深的印象就是干凈!干凈!干凈!到過日本的人對此會有很深的體會。其次就是每一個生產環節,都能看到清晰的標準和注意事項。就連種類繁多的各種工具,井井有條擺放得讓人嘆為觀止。

    日本餐飲專家宮內海曾介紹,日本60萬家餐廳倒閉率只有10%。日本連鎖餐企更注重產品而非營銷,以管理精益化突破企業增長瓶頸。第一個瓶頸在200家(建系統和央廚),中國提早在50家,日本遇到瓶頸會回到產品而非模式和營銷。

    另一大特點就是單品極致化。日本餐飲業發達,競爭相當激烈,在這樣的大前提下,日本餐飲擅長把產品研究到精益求精,尤其擅長單品創新路線。

    而味千拉面無疑就是最典型的代表。這也是內參君此行最大的收獲,日本餐飲的今天就是中國餐飲的明天,相信不少餐飲人能從此次探訪中獲得有益啟發。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文婷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2018餐飲大事件|外賣包裝新技能|花式營銷秘籍

    85后改造粵菜|賣面開一家火一家|海底撈智慧餐廳

    美團變了|網紅烤串|小龍蝦商家如何過冬

    首席勾搭官1:1381186425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89669219(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801.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1月23日 07:25
    下一篇 2018年11月23日 07:4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