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立即報名
1844期
管理有模式,無定式。既要講嚴謹,也要講藝術。當然,在這背后,繞不開的始終是人性。
◎餐飲老板內參 十一
這兩天,餐飲圈被一篇正和島《西貝永遠不上市,把利分給奮斗者!》的文章刷屏了。
很多人被西貝董事長賈國龍這種敢于分利的氣魄所感動,更多人也在反思企業的內部組織建設。
作者賈林男提到,西貝塑造了不少傳奇的人——
一位50多歲在西貝唱戲的老太太,被賈國龍改造成店長,幾經磨礪,從居無定所的北漂,逆襲成為今天幾十家西貝門店的分部老板,在北京安居樂業,年收入奔千萬;
一個社會最底層的廚子,幾欲出家和輕生,旁人眼里一輩子討不到媳婦的貧苦孤兒,在西貝命運反轉,不僅有了奔頭,一步步走上職業晉升通道,還擁有了甜蜜伴侶;
一位知名媒體人、管理顧問,創業低谷遇見西貝,一步步“越陷越深”,從外腦變內腦,如今操盤整個西貝數字化和新餐飲布局;
“分錢”和“利他”
是組織建設永恒的主題
而這些的基礎,得益于西貝一個組織建設的原則——分錢和利他。
賈國龍曾說:“西貝快餐項目要開10萬+店!”而要實現西貝愿景,必須調動更多人積極參與。“草根階層上升通道受阻,是今天中國一大社會問題”,賈國龍說:“我們不是找一個有錢人開一家店,偏要找那些肯奮斗、誠實、有生意感覺的普通人,有意給他們多分利,培養他們從無產者變有產者。”
所以,在西貝實行創業合伙人制,每家門店分部占40%股份,總部占60%股份,作為總部絕對大股東的賈國龍夫婦在西貝公開承諾帶頭向下分利,每年拿出自己50%以上分紅發獎金。
2018年1月西貝年會,賈國龍現場發出7000萬“喜悅獎”。而且,賈國龍還給分部老板、總部高管立下一條規矩,年收入超出1000萬的部分,拿出50%激勵自己團隊里各級奮斗者。
擅長組織力建設的云味館創始人遲煥濤就表示:分錢和利他這個事情,實際上調動的就是一線的積極性。
只有真正把金錢、紅利、物質、精神的導向做到位,最后深入人心的,就是企業的價值觀了。
建立使命、愿景、價值觀
最終要聚攏品德和特質相似的人群
云味館創始人遲煥濤說:現在餐飲企業發展,實際上,一開始就要思考組織建設的問題,而不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再考慮進行梳理和建設。
比如一個企業,在二三十人規模的時候,老板的狀態、品格、品行,員工都看得到,老板的價值觀也從日常的行事作風中體現出來了。
同時,老板也清楚員工的狀態,這其中,有著很高的效率。
可是到幾百人、千人規模的時候呢?如果大家的愿景、價值觀不一致,很多時候就會形成內耗。這個時候怎么辦?就需要價值觀的引導,需要體系的建設力量。
比如云味館,在30多家店,三四百人規模時提出組織力建設。那個時候,其實大家對企業價值觀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都沒有形成成文的輸出。
遲煥濤介紹:其實,整理企業的使命、愿景、價值觀挺難的。為什么?
因為使命是創業的原點,很多老板在開始創業時,并沒有抱著要“改變世界”的夢想,可是做著做著,當企業越來越大,老板們就開始思考自我價值實現、開始思考社會使命的事情。
其實,企業的使命、老板的使命,都是內部驅動,而愿景則是外部發展的反饋。
畢竟,最后到底能不能夠做大、靠的是外部的天時地利人和。而從使命走到愿景的這條路,就需要一群品德和特質一致的人來完成,因為這群人的品德和特質才應該是企業的價值觀。
所以,歸根結底最終還是回歸到聚攏品德和特質相似的人群上來。
員工的愿景與企業愿景
從來都不一致
曾經,海底撈提的口號是,讓員工的目標和企業的目標達成一致。于是,在管理上定了各種流程制度,大家一起往前跑。
可是,誰跟你一致?員工是員工的目標,你是你的,永遠不可能一致的。
所以,公司每一個人的潛力,要找到最小作戰單位,讓他為自己而戰,而不是為企業而戰。
所以企業要思考的,是如何達成員工的目標。這樣,整個組織方向就發生變化了。
遲煥濤說,很多時候,基層員工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解決生存、買房買車。這是物質上的需求。但是企業呢?很可能是奔著基業長青去的。兩者如何才能換上等號?
這個等號是不存在的。
企業要做的,就是解決基層員工的基本需求,比如通過各種績效,給他們更多紅利,當他們荷包越來越滿的時候,再給他們輔以精神層面的升級與培訓。
根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來看,當人的物質達到滿足之后,自己就會有個人成就的需求發生,這個時候,企業只要適當引導,并加以培訓就可以順勢把企業價值觀逐步滲入下去了。
教練式組織
給員工一個提問、傾聽、反饋的機會
在基層員工門店運營中,如果一個員工發現有用訊息,可以及時傳遞給所有人,說不定就可以形成一個自發的項目和團隊,并作出應對,如果效果好,甚至可以形成全公司的流程、制度或價值觀。
遲煥濤表示。“這種以基層為建設的方式是從點上出發,但能涵蓋整個系統。因為參與的人足夠多(所有員工),基層的弱智慧也會變成強智慧。就像‘蜂群思維’,不是由蜂王決定怎么走,而是蜂群所有成員在同一目標下協同往前走,而原有的管理層人員就成了教練或者專家。 ”
這些教練專家有什么作用呢?就是通過對企業中的人進行提問、聆聽、反饋,讓其發現自己工作中的問題,進而引導他自己找到解決方案。這樣,就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自我驅動力。
現在,在云味館,每年會拿出業績的兩個點,來給這些教練進行升級和培訓。
而這些教練,是企業總監級、區經理、店長、見習管理級別的人。但只要有一個人有教練專家的影響力,就可以由點到面,一個人影響20多個人。而現在,云味館體系中就有30個左右的教練專家。
遲煥濤介紹:教練的文化就是非權力領導人。目的是引導大家往通過共同目標和愿景努力,過程則是解決每一個層級的具體問題。
比如我是一個教練,我不會指導這個事情怎么做,我會用提問、啟發,讓人自己找到答案并且來解決,自己找到答案之后,動力就比較大。
就好像,我不懂你的業務,但是通過發問、聆聽、反饋,會激勵你讓你自己找到動力,不斷從外部反饋,找到答案。
管理有模式,無定式。既要講嚴謹性,也要講藝術性。當然,在這背后,繞不開的始終是人性。
11月6日,【聚變】2018紅公館南京餐飲潮峰會現場,云味館創始人遲煥濤,將現場分解企業的組織力建設,讓大家在“失控中找到組織的必然”選擇。
屆時,餐飲老板內參、南京頭條、湯姆馬克、民國紅公館、豪客來、春里吃飯公司、鹿角巷、弄堂里、猛男的炒飯等品牌,也將齊聚南京,與大家一起探討當下市場的趨勢和風潮。
掃描二維碼即刻購票
·end·
統籌|段明珠
編輯|王文婷 視覺|周瑞敏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首席勾搭官1:13718277715(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510797162(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10934632(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6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