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賣一碗面,日翻臺六次,營業額達3萬!


    此刻,我們應該閉上雙眼,用心去聆聽,

    因為明天我們將要看的更遠。

    餐謀長?導讀:2015年7月,鄭州玉鳳路“食號燴面”重裝營業,盡管門前的圍欄擋住了進出的車輛,但每天800余食客的穿梭讓這家店面的風頭甚至蓋過了周圍的老店。


    創業7年,廝守著一家火爆得一塌糊涂的面館而不開分店,趙朋的故事耐人尋味。    


    1

     靠誠信和讓利做生意獲得資本積累


    做餐飲就像談戀愛,總得分分合合才能找到真愛。“食號燴面”之前,趙朋的“餐飲情史”可以用絢麗多彩來形容。 


    1998年,鄭州市緯四路服裝市場多了一個賣胡辣湯的小伙子:原本該一斤的油饃頭,他硬是給人家一斤一兩。那時候市場都有公平秤,食客過去復稱,發現他家的油膜頭每次都多。



    “咦,這小伙子傻得不輕啊!”趙朋回憶到,這是當時人們對他的評價。再后來,過來吃早餐的人們包子不吃了,油饃卷不吃了,油條也不吃了,干啥?人們都排著隊吃趙朋賣的油饃頭。胡辣湯5毛一碗,油饃頭2塊一斤,天天排隊,他的生意成了那條街最好的。

     

    首戰告捷,賺了小錢的趙朋就不安分了,他開始投身文具、化妝品行業。在華北水院附近開了家文具店,一星期多后,附近的同行關了六七家。趙朋對自己的營銷頭腦自信滿滿。然而,種種原因,讓他最終離開了這個行業。



    天南地北的跑了幾年之后,2006年,他又開始運作一個大盤雞項目。經過他的改良,產品的口感、造型與市面上有很大不同,但是開了半年沒生意。

     

    后來他回憶到,問題出在了營銷上。“改良版大盤雞沒人知道,消費者沒有認知,咋會過來消費?”

     

    就是從這兒開始,趙朋的餐飲營銷思路有了萌芽。“那時候我們餐廳開始擺放一次性餐具這在當時可不多見,大河報開始做夾頁,承諾等餐超過20分鐘免單,生意一下子火起來了。”



    生意正旺的時候,他選擇離開。只因心里那一句“這不是我想要的”。

     

    那么他要的是啥?

     

    在當時趙朋心里,自己要做的是一個事兒,是一項事業。可復制性強、可迅速鋪開的簡快餐業態,是他心中朦朧的方向,但是具體做什么?不知道。


    2

    高價簽下十年店面,前五年沒打算賺錢

     

    早在2003年前后,趙朋就注意到鄭州街頭有很多燴面館,產品一般、衛生很差,老板基本不管不問,只在晚上開車過來收收錢,就是這樣,許多店面仍然火的不行。

     

    于是,一個念想在他心中逐漸明晰。燴面是鄭州的餐飲代表,要通過對燴面的重新梳理和再定位,為燴面注入新的市場理念,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去做。

     

    2009年6月16日,玉鳳路“食號燴面”開業,民以食為天,做百年老店的夢想深深的刻在了這塊新招牌上。這一回他才算找到了自己的真愛。



    接手這家店面的時候,上一個老板剛剛5個月賠了100萬,趙朋用當時最貴的租金按照5%的年遞增,簽了這家店10年。

     

    這么貴還簽10年?這讓房東摸不著頭腦。趙朋坦言,頭五年我沒打算賺錢,關鍵要看后五年。

     

    決定接店的前幾個月,趙朋全天候蹲在馬路對面測人流,想主意,關于“食號燴面”未來幾年的發展,他都用筆密密麻麻的寫在小本子上。

     


    “2008年的時候,受經濟危機的影響,餐飲行業已經出現了滑坡和動蕩,跟現在的市場狀況非常相似,我那時就感覺到屬于我的機會來了。”趙朋說到。

     

    實在且認真的他開始一步一步努力。


    3

    嚴苛挑選人才、食材、廚師

     

    面試了30個經理全部淘汰,好不容易相中一個,人家只給5分鐘見面時間。好說歹說到店就職,結果干了三天人就跑了。臨走,撂下一句“就這地段還做燴面?簡直是找死。不是不幫你,是我不想在業內壞了自己的名聲。”

     

    選人難,選個滿意的小菜也不容易。

     

    為了選一款好的醬菜,趙朋慕名來到開封杞縣,去探尋正宗的莫家醬菜。幾經周折,趙朋找到了一家傳了幾百年的老作坊,純手工腌制,不用雙氧水浸泡,口碑很好。由于事先沒有打招呼,頭一次拜訪,倆人隔著門縫對話半天。就是這好不容易買來的醬菜,市面上賣八毛錢一斤,趙朋買的3塊一斤。價格太貴,開始顧客沒人要,趙朋就讓服務員免費送,一天愣是送出400多斤……



    為了還原老燴面本真味道,他又帶領員工去成都考察,專門去后廚看當地老匠人們如何做菜。專注、匠心,這在浮躁當下看中的品質,那時候他已經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選廚師時,我就一個標準:專挑那些拗脾氣,只會做幾道菜的那種,腦子靈光的我還不要。”

     


    對于食材極為苛刻,但是對顧客極為豪爽。


    據趙朋回憶,當時只要有人來吃面就送檸檬水,小孩送真知棒,“有的人家孩子嬌氣,不讓吃棒棒糖,我們就掏錢買德芙巧克力給人家吃。”


    付出總有回報。

     

    500平的小店,從開業的時候每天2800元的營業額,到開業8個月的時候,每天賣出1500多碗面,一天翻臺五六次,營業額突破3萬多元。這樣的業績,在當時是一個奇跡。


    然而,接下來的故事,就有了電影里“諜戰”的味道。


    4

    內憂外患夾擊,放棄擴張

     

    由于面館生意火爆,電視臺、策劃公司、餐飲同行甚至海底撈都盯上了,紛紛過來交流學習。鄭州街頭也出現了各種模仿的“食號燴面”。“本來做餐飲也抱著開放的心態,但是有一次一個同行拿個尺子來量我們桌子的長寬,這我接受不了,讓服務員告訴他再這樣就報警,這才嚇走了他。”

     

    過來學習的人不少,更多的是急著要加盟。“那時候,我一口氣拒絕了300多家加盟商請求。”

     

    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之外,實則危機潛伏。

     


    既然店面這么火,員工肯定也不差,前來挖人的同行蜂擁而至。

     

    高層挖的差不多了,那就挖普通員工吧。店里的一個保潔阿姨被一家培訓公司盯上了,搬著五糧液托人挖她,請過去給公司搞培訓,主講食號燴面的員工怎么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忘我工作。趙朋的堂妹在店內做管理,也被不明就里的公司挖過很多次……

     

    就這樣,辛苦培養的骨干大多出走,核心團隊基本解散。人才的流失給了趙朋致命的一擊,郁悶的他再也不想擴張的事兒,一家店一守就是七年。


    5

    25秒鐘出餐,堅決不賣炒菜


    靠著一家店的輝煌,趙朋的日子過得還算悠閑。然而,命中注定是個閑不住的人。

     

    國八條出臺,趙朋也在思考著餐飲轉型的方向和自己的出路。他認為高端餐飲固然會跳水,但是僅靠傳統簡快餐,一天做一頓飯的生意,將來也很難生存。于是,他將目光瞄準了館子文化。

     


    “這種店最大的特點是店面小,老川菜,家常味道,沒有門檻。很多來我們店吃飯的外地同行都會讓服務員喊老板,因為他們堅信,這種店一定是老板在后廚炒菜,老板娘在賬臺收錢。”

     

    這讓趙朋重拾信心,改造和升級食號燴面提上日程。

     

    2015年7月28日,玉鳳路食號燴面重裝后開始試營業,店名改動不大,原來叫“食號燴面”,現在叫“食號燴面館”。


     

    一字之差,迥然不同。

     

    站在明檔廚房外,平均25秒的出面速度讓人驚訝,看似魔術的背后卻是食號多年的內功積淀。


    快的背后是慢。

     

    幾年的沉淀里,趙朋對于食號燴面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這一次,他要把南方館子文化嫁接進來,讓人能坐下來,把簡快餐做慢。“你看那些快餐店,中午排隊晚上沒人,產品、環境根本沒有融入人們的生活。其實我最開心看到是店里面老人、小孩、年輕人吃完面后臉上自然的笑容,說說笑笑、其樂融融,這才是真正的燴面文化。”

     


    按照這樣的思路,新開的食號燴面店里墻壁清一色的白,什么裝飾都不要。木質桌椅板凳純手工制作,連一根鐵釘都不用,質樸厚重平添了幾分傳統館子的韻味。

     

    如今,食號燴面每天能賣出700多碗面,營業額兩萬出頭,翻臺率4輪左右,而且還在穩步提升。



    看到這么多食客,不分男女老幼,來到店了穩穩坐下,舒舒服服地吃完一碗燴面,趙朋也跟著食客有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滿足感。

     

    或許連食客都未必明白,500多平方米的燴面館,硬是不賣炒菜,只有20多道涼菜。“我原先托朋友幫請了幾個做老式涼菜的師傅,把涼菜做的很地道。炒菜則堅持不上。”趙朋的解釋是,地道涼菜配經典燴面,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也是館子文化的核心理念。“不要高大上,甚至不要多而全,只要讓想吃面的顧客第一時間能想起來食號燴面,又能有時間和心情陪朋友家人要幾個小菜,喝杯啤酒,我們就成功了。

    微信名:餐謀長聊餐飲/微信號:Canmouchang

    運營方:深圳市餐謀長?品牌策劃有限公司


     餐謀長聊餐飲 | Canmouchang 



    我們不能保證每天堅持原創文章,因為一個團隊的知識和力量是有限的,無法滿足全國餐飲人的品牌在成長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精心優選了全國優秀的營銷觀點及方法,希望這些是有價值的,能幫到大家,也期望我們能成為伙伴。



    《餐謀長聊餐飲》

    一輩子只聊一件事


    本文來源:河南餐飲

    編輯:餐謀長品牌策劃/carina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總編個人微信》

    投稿 / 版權 / 合作 / 咨詢


    精彩回顧


    她靠一道菜4個月就賺到100萬,并打造出年銷26億餐飲帝國!

    失敗率高達90%,做好餐飲,最少需要十年!

    每年關幾十萬家店,80%的餐飲老板不會成本核算!不信你進來看…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拉面,卻是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面店!

    鄧超開的餐飲店?一年時間靠什么從虧損100萬到營收3個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長聊餐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21.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1日 20:48
    下一篇 2017年11月1日 21: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