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底撈遞交上市申請,暴露了6大秘密!

    掃描二維碼,即刻訂閱

    1674 期

    “海底撈上市后不再是張大哥的企業,而是一個公共企業”——昨天,海底撈遞交上市申請消息傳出,一名海底撈的前員工對內參君說。


    內參君

    1

    海底撈招股說明書里

    餐飲老板應該看到這些亮點

    今年以來,“海底撈IPO”的傳聞層出不窮。

    今年2月份,有媒體曝出海底撈今年將開120家店,當時內參君向海底撈有關負責人核實,對方回答“不全對,比這個多很多”、“也不一定是華東,一線城市我們都感興趣”,此時的種種跡象表明,海底撈已經在準備IPO。

    今年4月初,又有傳聞稱,海底撈正在籌備港交所上市,募集資金為6億至7億美元。雖然當時也有“辟謠”,但還是引發了餐飲業對海底撈上市的新一輪熱議。

    直到昨晚,一條消息被徹底證實:5月17日,海底撈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高盛和招銀國際為聯席保薦人

    海底撈的招股說明書里,餐飲人可以著重看這些亮點——

    – ? –

    海底撈的營收到底有多少

    ? 海底撈收益由2015年的57.57億元按35.9%的復合年增長率增至2016年的78.08億元,并增至2017年的106.37億元;

    ?年度利潤由2015年的4.12億元增至2017年的11.9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70.5%。

    – ? –

    海底撈的營收及利潤來源

    海底撈的營業收入及利潤主要來自于餐廳經營業務,占比超過98%。但海底撈的外賣業務、銷售調味料及食材業務也在不斷發展中。

    在2015年、2016年、2017年,海底撈在外賣業務上實現的總收入分別為0.74億元、1.46億元、2.19億元。

    海底撈同時也在餐廳內出售零售調味料產品及食材。

    2015年、2016年、2017年,這項業務實現的收入分別為0.29億元、0.26億元、0.30億元,分別占海底撈總收入的0.5%、0.3%及0.3%。

    – ? –

    翻臺率和同店銷售增長

    整體翻臺率由2015年的每天4.0次,平穩增加至2016年的每天4.5次,以及2017年的每天5.0次。

    海底撈的同店銷售額在2016年度同比增長14.1%;2017年度同比增長14.0%。

    ?

    盈虧平衡及回報期

    海底撈餐廳一般約1至3個月內就能夠實現首月盈虧平衡。
    在2015、2016年度海底撈大多數餐廳能夠在6到13個月內將現金收回。
    相比之下,行業平均水平為,主要的中餐品牌通常分別在3到6個月及15至20個月內實現首月盈虧平衡及現金投資回報。

    ?

    海底撈共有多少家餐廳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海底撈擁有及經營的餐廳數量達320家,包括中國內地的296家餐廳以及24家位于中國臺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韓國、日本及美國的餐廳。

    截至2017年底,餐廳數量達273家,計劃2018年開設180~220家新餐廳,并預計將來會有迅速增長。未來,海底撈將會在海外及中國三線城市等新市場開設餐廳。

    ?

    對中國餐飲市場的預估

    海底撈預期2017年至2022年中國餐飲服務市場繼續以復合年增長率9.6%保持穩步快速增長,2022年總收入將達到62800億元。

    2

    “被上市”那么多次

    海底撈這回為何下定決心?

    實際上,自2011年起,有關海底撈籌備上市的消息就層出不窮,但都被官方否定。

    2016年7月,海底撈獨家底料供應商頤海在港交所上市。共發售2.6億股,主要用作建設河北霸州生產基地、未來潛在策略性收購機會及推廣等。

    當時海底撈為什么不直接上市,而把底料商打包給上了?分析認為,火鍋底料生產相對于餐飲服務而言,投資者承擔的風險更小,而其上市融資后就有了更大的資金池,符合風險最小化、利潤最大化原則。

    那么,這次海底撈為什么又下定決心,要在香港IPO?

    “是綜合考慮。”海底撈相關負責人告訴內參君,“我們一貫的方式還是順其自然。”

    CIBANK餐投創始人吳憨子分析,海底撈選擇香港上市,有三個考慮:

    ?首先從外部來說,港交所截止2017年上半年,共有上市餐企24家。其中中式快餐和中式正餐的平均市值較高,品類占比最大。香港資本市場對于傳統的中式餐飲更為認可。另外,市盈率上中餐超過平均值。

    ?第二,國內A股市場當前對餐飲IPO依然不友好,從“九毛九”近期暫停上市可見一斑。海底撈繞道香港上市,也是識時務,懂大局。

    ?第三,從自身來講,在海底撈體系,底料品牌已在香港實現了上市,具有完整IPO閱歷及資本運營經驗,這次,在資本多事之秋,它熟路重走,勝券在握,減少了上市風險。

    而換個角度,從內部視角考慮呢?

    上述海底撈前員工告訴內參君,現在海底撈該拆分的公司已經拆分出來了,現在蜀海、頤海都獨立了,人事部都已經獨立成微海咨詢了,“再加上頤海一上市,那跟著海底撈一步一步起來的骨干,肯定心里會有想法。畢竟上市已經成就了一大批人。”

    “其實海底撈在A股上市應該也是沒問題的。”北京市康達(深圳)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侯其峰向內參君分析,A股目前最大的好處就是估值比較高,意味著你會賣到很貴。

    只要過了A股,可以說是立馬會身價百倍。但是港股是注冊制,只要符合條件基本不存在過不了的問題。

    “最起碼從這個階段來看,餐飲企業上市還是選港股靠譜。以后還會有很多會去香港的。”侯其峰說。

    3

    沒有哪個品類

    比火鍋更容易出上市公司

    對于上市公司來說,可標準化、可復制、盈利模式好,是硬性的標準。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了2018中國餐飲集團百強排名,其中的火鍋餐飲20強營業額合計超過440億元,而海底撈是其中當之無愧的領軍企業。

    對于餐飲企業來說,身處大賽道、容易標準化、盈利模式好的火鍋品類,顯然更有IPO的優勢。

    2017年4月,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就曾對外表示,預計2017年營收增長30%以上,達到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成為中國餐飲界第一個突破百億的餐飲集團。

    正如《中國餐飲報告2018》中表述的那樣:火鍋品類總營收占據餐飲總盤子的20%以上,火鍋市場容量巨大、賽道寬廣。

    大品類才能誕生大企業。而大企業反過來,通過更先進的運營模式、產品研發、企業管理,來不斷擴大賽道的寬度。

    小 結

    未來的海底撈,會不會是個“上市公司群”?

    從商業社會的宏觀角度來看,企業想真正做大,很多都要走上市這條路。上市除了能帶來源源不斷的資金,還能帶來更穩定、規范的發展。

    海底撈對于上市也一直都不排斥。

    海底撈創始人、董事長張勇早前就曾公開表示:不排斥上市,上市讓海底撈有了一層保護,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會股東能幫助海底撈解決一些困難,上市還可以促進公司正規化,也能讓海底撈更為“知名”和“成功”。

    而隨著頤海上市(蜀海或將并入頤海)、海底撈國際控股遞交申請,未來會不會有更多“海底撈系”的企業打包上市,成為一個“上市公司群”?

    海底撈或許會給餐飲企業,特別是大型餐飲企業分拆上市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間和探索經驗。

    不過,談及上市后海底撈將會有什么變化時,海底撈相關負責人說:“沒有變化,該做什么還是做什么。”

    你經營的品類賽道是否夠寬廣?

    你的作戰系統是否夠先進?

    你足夠了解你的客群嗎?

    《中國餐飲報告2018》給你最新洞察

    報告自即日起到5月30日預售

    馬上訂閱↓↓↓

    訂閱方式3: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劉晶晶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做雞的”賺瘋了|中國餐飲報告2018|閉店清單

    專業“李鬼”|12平“小店王”|餐廳秘密武器

    打折還能翻倍賺|搞定3公里客群|門頭自測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7600280777(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332.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18日 07:30
    下一篇 2018年5月18日 08:4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