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價紅牛、脈動了解一下?結果這名飲料批發商網上被騙14萬元!

    據云南網-春城晚報近日報道,昆明飲料經銷商李先生加入“酒水飲料批發”QQ群,只為每件飲料一兩塊錢的差價,先后四次向陌生外省QQ網友轉款14萬多元欲購買400件紅牛、1000多件脈動,結果錢轉給了網友,而貨卻遲遲沒有音訊。

    可謂“竄貨不成還倒貼”……

    老司機為何會翻車?

    李先生在昆明從事飲料批發,2017年八九月份,他通過QQ添加了一個叫“酒水飲料批發”的群。李先生記得,自從他加入這個群后,每天群里都有人發布一些酒水飲料批發的消息。

    起初,這些信息并沒有引起李先生的關注,李先生心里明白,此前他也曾與這些發布信息的網友聊過,均沒有達成購買協議,因此這些信息都是不真實的。

    說起來,最開始李先生還是很理性的,但往往騙局得逞的原因不是因為騙子太多、被騙者太傻,而是誘惑夠不夠大。

    但今年2月27日,“酒水飲料批發”群里的一則消息則令李先生心動不已,這是一則紅牛批發的“廣告”。一直以來,紅牛單價高、利潤好、走量快,一箱的毛利做到十多塊,哪個飲料批發商不心動?李先生立馬來了興趣,當即私信了這位發布廣告的QQ網友。

    李先生稱,對方的回復也很專業:他們是在石家莊做酒水批發,由于在當地賣不好,有一批“紅牛”飲料要處理。李先生介紹,按照行業規律,像酒水飲料這樣的快消品在每個地區都會有價格差,當時他詢問對方是否有價格差,對方明確告訴他肯定有價格差,李先生稱,根據對方的報價,每一件紅牛要比昆明便宜一到兩元錢。

    結果,這成為了李先生被“套”的開始。

    人生最長的路就是“套路”

    作為一名資深的飲料經銷商,李先生自然是不會僅聽一面之詞就貿然做出決定的——為了進一步確認對方的身份,他要了對方的身份證和銀行卡,想看看對方的身份信息是否與銀行卡匹配。

    根據對方提供的身份信息,對方叫“李若韓”,是石家莊市當地人,是一名90后。確認了對方的名字和銀行卡信息,李先生的心里還是不放心,他叫對方找一家從石家莊發貨到昆明的物流公司。

    “今年3月1日,第一次采購了400件紅牛飲料。”李先生稱,對方告訴他通過“華迅物流”負責運輸這批貨物,為確保萬無一失,他從昆明的“華迅物流”站點要了石家莊“華迅物流”部經理的電話。

    撥通對方的電話后,李先生說由于他與賣方是第一次接觸,為確保安全他打電話確認購買的紅牛飲料是否到了物流公司, 如果到了物流公司,他就給對方打款。

    李先生稱,當天下午2點多鐘,他接到了石家莊“華迅物流”的消息說,他購買的紅牛飲料已經到了物流公司,而且正在卸貨。

    這個消息讓李先生吃了一個定心丸,李先生當即向對方的賬戶上轉款43000多元貨款。李先生自認為對這次交易已經做好了萬無一失的防備,卻沒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己正在陷入一個“連環局”。

    還有低價“脈動”、“農夫”、“可樂”飲料了解一下?

    3月4日,李先生再次接到了“李若韓”的電話,對方說,他們主要是做紅牛的,老板的朋友還有一批“脈動飲料”,現在老板在北京,要的話可以找一輛大車一起發過來。于是,第二次,李先生又打款了2萬多元,購買了“脈動飲料”。

    剛剛購買了“脈動飲料”,第二天對方又稱有一批“農夫系列”的飲料也有價格差,由于在石家莊“賣不動”,老板說,想多賣出去一點貨。第三次“誘惑交易”,李先生又支付了39000多元。3月6日李先生又購買了“可樂系列”的飲料。

    從3月1日到3月6日,短短一周內,李先生進行了四次采購,共向陌生人“李若韓”轉賬了147900元。

    李先生從開始的謹慎行動到一周內四次鬼迷心竅地打款,鬼知道經歷了些什么……

    “為什么在昆明的“華迅物流”查不到發貨的信息。”直到3月10日這天,李先生向對方索要發貨的物流單,對方的話語有些支支吾吾,說貨要從石家莊一起發,叫他再等幾天。電話里,對方一下告訴他貨物不走這家物流公司,隨后,又找借口說,要去奔喪耽誤幾天時間。

    “不是已經向物流公司確認貨已經到了物流公司了嗎?”對方遲遲不發貨,李先生這才意識到可能被騙了……

    不怕騙子多,就怕騙子太專業

    “開了竅”的李先生立馬在百度貼吧上搜索,發現有關李若韓的負面消息很多。在河北、天津、湖北等地均有類似的受害者,李先生稱,聯系上這些受害者后,受害者們紛紛向他提供了自己被騙的證據。

    話說都信息時代了,李先生也知道百度一下,之前為什么看看身份證、銀行卡就相信對方了?

    來自河北的王先生說,今年1月4日,他通過QQ加了李若韓的微信,通過微信轉賬購買飲料,結果被騙了1300元。來自河北邯鄲一名秦姓的受害者,在2016年9月份,也通過QQ群向李若韓購買飲料,結果通過銀行卡回款了21000元,錢轉了,可貨沒有收到,后來打電話一直不接電話,至今此事沒有結果。

    在李先生的統計中類似的騙局至少5人。此外,有受害者認為,在打款之前,他們也向相關物流公司進行了相應的核實,確認貨已經到了物流公司后,他們才打款的,相關物流公司應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令他們寒心的是,他們找到物流公司,物流公司丟下一句“經理的工作失誤”就再也沒有說法了。

    昆明警方已以詐騙案立案偵查

    春城晚報記者聯系了昆明“華迅物流”,工作人員稱,李先生與發貨方到底是怎么協商的他們不清楚,“華迅物流”的總部在石家莊,隨后,他提供了石家莊“華迅物流”一名王姓工作人員的電話,而該電話與李先生當初聯系石家莊“華迅物流”的電話一致。在電話里,這名工作人員說,李先生究竟打了多少錢他們不是很清楚,但記者試圖了解更多的信息時,其稱很忙,便掛斷了電話。

    3月12日,李先生向警方報了案。3月22日昆明市公安局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分局決定以詐騙案立案偵查。

    “竄貨”不可取,騙局要防范

    同時,小編認為,我們對李先生這樣的受害者只能致以情感上的同情,但事情本身的“竄貨”動機、以及可能引發的擾亂正常市場秩序的結果我們并不倡導。

    雖說當前市場不好做,但“竄貨”本身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只顧一己私立而不惜破壞市場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最終也只能落下“唇亡齒寒”的結局。

    但就這起網上交易的騙局而言,希望每一位行業朋友都能引以為鑒,以冷靜、理性的意識去面對所謂的“誘惑”。技術進步在方便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為新式詐騙帶來了便利。而新式詐騙所利用的關鍵點,就是利用QQ群、微信群等群友之間感情密切、防范意識弱的圈層交際特點,給行騙者留下了空間。

    那么,該如何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呢?

    首先,要對QQ群、微信群有把關意識。當前,個人信息泄露事件頻發,群主核實申請加入者的資料時也得設置“多重防騙”,身份證號、照片、住址、工作單位等,多一重核實就少一分危險。而個人進到群里,也要多觀察這個群的信息交流、成員身份是否靠譜,不熟悉的話盡量少透露個人隱私信息。

    其次,應對任何詐騙行為都是一樣,只要涉及借錢、轉賬等經濟往來,更是要慎之又慎,最好當面核實才保險。

    第三,不要輕信對方所謂的“賣不動”、“不好賣”的一面之詞,對交易對方的資質審核、口碑調查一定要細致、周全,不要抱著“天下好事歸我獨有”的投機心態急著達成交易。

    如今世道不易,掙錢辛苦,望諸公做生意都帶上一雙慧眼,且行且珍惜~

    歡迎行業朋友掃碼加入“食評方行業交流群”,探討、學習、爆料、討論!

    本號所發文章,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并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食評方,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463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18日 07:54
    下一篇 2018年5月18日 09:1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