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的餐飲江湖,還能出現幾個海底撈?

    掃描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免費報名

    1816期

    親愛的餐友們,內參君為你們精心準備的“七日小灶”,今天繼續推出第七天的重磅內容!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國內目前的幾個熱門餐飲品類,還有沒有機會做成海底撈?

    同時,給大家準備的福利也在繼續:假期期間,連續在評論區打卡留言3天以上的餐友,可以獲得一本《產品主義》——吳曉波、秦朔聯袂推薦的火鍋黑馬的超越之道。

    老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狀元。

    但在餐飲業,并非每個品類都有巨無霸品牌。中國餐飲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品類集中度遠遠不夠,規模占比超過 1% 的品類僅有 18 個,比如熱鬧的火鍋品類里,只有一個海底撈達到這一比例。

    這就意味著,品類品牌化贏天下的機會還有大把。內參君盤點了幾個熱門的餐飲品類,它們中間,都有可能出現下一個海底撈。


    餐飲老板內參 孟北 整理

    七日小灶

    營銷攻略②老板認知

    ③大牌效應④旺店案例

    ⑤管理心法 ⑥趨勢判斷

    品類觀察

    (點擊藍字可回看往期 )

    01

    【火鍋】

    細分趨勢明顯,地方火鍋走向全國

    9月末海底撈上市的消息,幾次在我們的朋友圈刷屏。這家企業造就的幾個億萬富翁,也被各種雞湯式解讀。

    中國餐飲市場的老大是個火鍋企業,這與整個品類的發展步調一致:火鍋是目前唯一一個大品類有大品牌,大市場有大贏家的品類。

    在整個餐飲收入中,火鍋品類總營收占據20%以上,足以說明火鍋市場容量巨大、賽道寬廣:《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全國火鍋店鋪有40萬家。

    但即使這樣一個寬闊的賽道里,營收過百億的企業,也只有一個海底撈。

    火鍋市場的細分趨勢也愈發明顯,一方面全國各地不同的飲食習慣天然區分出不同的火鍋品類,而另一方面,競爭激烈市場讓商家們往更加細分的領域發展,以求得更大的市場區分度。

    – 發展前景 –

    火鍋細分化趨勢背后,是成熟市場競爭升級的表現,也是消費需求升級的結果。

    重口味不再一統天下,深耕細分品類、注重食材產品和消費者服務體驗,將會是火鍋市場新一輪角逐的戰場,這也是牛肉火鍋、豬肚雞、椰子雞等區域性品類興起的原因。

    同時,《2018中國火鍋品類專題報告》透露,火鍋店的整體評分降低,火鍋品類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在消費者給出的差評中,口味和服務的負面評價占比明顯比環境高,其中服務占到77.9%。這也表明,做好口味,服務不能跟不上。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海底撈上市、巴奴進京,這個品類格局還會怎么變??

    >海底撈今天敲鐘!10位員工揭秘“海系帝國”不為人知的另一面

    > 翻臺率600%!巴奴進京給火鍋業傳遞了什么信號?

    02

    【茶飲】

    正邁向千億規模,茶+餐成為潮流

    茶飲市場已經徹底爆發。

    2017年飲品店逆勢凈增近3萬家,訂單金額同比增幅達 255%,在餐飲品類增長量中名列第一。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飲品這一細分品類呈現出高進場率、高關注度、高增長量的特點。從長遠來看,現制飲品的增長空間可達千億規模。

    其中以奈雪的茶、喜茶、鹿角巷等為代表的茶飲品牌,不管在消費者口碑,還是營業收入上,都收獲頗豐。

    茶飲品牌玩法越來越豐富,過去都是餐廳跨界做茶飲,最近一段時間,茶飲品牌開始集中向輕餐飲轉變。

    9月15日,喜茶上線了兩款川味兒滿滿的手作歐包——麻婆豆腐包和擔擔面包;奈雪的茶推出了梅菜肉肉、咖喱牛牛等。

    甚至有些茶飲品牌跨界做菜。比如茶煮的金牌毛血旺、夫妻肺片;因味茶的嫩烤雞塊、酥烤龍利魚、三文魚茶湯泡飯等。

    – 發展前景 –

    茶飲+餐,是一條新的賽道,可以想見的是,參與的選手越來越多。毛利率高,但同質化已經顯現,競爭會很慘烈。

    新式茶飲“+餐”,區別于傳統餐廳的正餐,應該更“輕”。在定位上,它與主營飲品的結合應掌握一定度,讓顧客既愿意嘗鮮,同時又與自身品牌定位相契合,而不是給消費者造成混淆。

    而吃食的開發過程應操作簡便,保證出餐速度的同時,更易實現標準化。在這方面,盡管操作簡單,員工培訓也不容忽視,如果細節不把握好,“增量”也許會事倍功半。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餐和飲,正在彼此競爭,彼此成就?

    >喜茶開始賣“麻婆豆腐包”,茶飲要和餐廳搶生意了?

    >火鍋店集體做茶飲,正成為餐廳利潤增長新引擎

    03

    【咖啡】

    星巴克遭遇困境,諸多品牌競逐中國市場

    星巴克的關店潮風波尚未過去,裁員一說又甚囂塵上,瑞幸們還在后面窮追不舍……

    中國的咖啡市場,蘊藏著巨大的潛力,公開數據顯示,大陸市場2016年已經超過10萬家咖啡店,市場增長率遠超世界平均水準。有機構預測,2025年咖啡市場規模甚至可以達到萬億。

    當然,這種潛力也被更多的品牌看到。除了強勢崛起的瑞幸、連咖啡,國際巨頭們,在今年也活躍起來。

    今年8月,以低價策略取勝的日本國民咖啡Doutor,在中國的第一家分店正式開始營業;8月31日,全球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公司宣布以51億美元的價格收購Costa,正式入局咖啡市場。

    更遠一點,東非最大的連鎖咖啡餐廳Java House準備進軍中國市場,加拿大品牌Tim Hortons,計劃未來十年內在中國開設超過1500家門店。

    此外,便攜式咖啡、移動咖啡車、自助咖啡售賣機等,同樣都在等著從市場里分得一杯咖啡喝。

    – 發展前景 –

    咖啡創業項目最終能否跑出,重點在于建立自己的核心壁壘。

    對于消費品來說,其核心壁壘有品牌效應、規模經濟、網絡效應和用戶遷移成本。從之前比較“熱”的新晉互聯網咖啡品牌來看,其主要在品牌和營銷上做了大文章。

    中國的咖啡市場很大,大到還可以出現另一個星巴克;中國咖啡市場很熱鬧,但消費者缺乏對精品咖啡的理解和認知,以及消費的自信度。

    這個市場遠沒有到你死我活的情景,潛在的咖啡消費者約為2億至2.5億人,需要入局的人共同去開拓。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咖啡市場的熱鬧與繁華,遠非幾百字可寫清的?

    >半年砸10億開500家店,瘋狂進擊的瑞幸能PK星巴克嗎?

    >可口可樂也入局,星巴克被逼急了……

    04

    【小吃快餐】

    餐飲業最大賽道,做出品牌就可能領跑

    小吃簡快餐是餐飲業最大賽道,是餐飲創業者進入最多,也是店鋪數量最多且高速增長的品類。

    從 16 個重點城市店鋪數來看,12 個城市的小吃簡快餐門店都保持著增長勢頭,其中長沙、西安、深圳、成都、東莞 5 個城市小吃簡快餐一年店鋪增量在 5000 家以上。

    剛需性消費、市場接受度、經營門檻低,讓小吃簡快餐俘獲了C端和B端兩群人的心,也是小吃簡快餐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

    而從擴張角度來說,相比于正餐,小吃簡快餐的滲透性特別強,尤其是規模化的滲透性特別強。

    不過,小吃簡快餐的質和量并不匹配:從營業額來看,小吃簡快餐約占餐飲總盤子的 19%,低于火鍋;但從門店數量來說,小吃簡快餐在所有餐飲品類中排第一。

    – 發展前景 –

    品類是切入點,品牌是發力點,品牌化已成為小吃簡快餐發展的最大機會。

    小吃簡快餐品類還處在低水平和同質化的競爭中,無品牌、不標準、不時尚、體驗差,無法滿足年輕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升級需求,這是導致小餐飲競爭慘烈、頻繁關店的重要原因,也是未來中國餐飲洗牌的最大理由和最大機會。

    同質化低客單價的餐飲將被迅速汰換,有品牌、高勢能的企業將成為低水平落后市場的收割者。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小吃做好,就是大生意?

    >那些把客單價翻了兩三倍的小吃,都有一個秘密武器

    05

    【日韓料理】

    增速變緩,單品成店還有大機會

    曾經,因為日韓文化的流行,日韓料理成為我國餐飲市場上最大的海外特色餐飲品類。2016年底,日料全國門店數量居然一路殺入前八,排在粵菜和江浙菜之前。

    但在2018年,這種高歌猛進踩下了剎車。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從15個重點城市看,日料店鋪數除鄭州有明顯增加之外,其他城市均出現了明顯減少,其中日料店鋪數占全國1/10的上海,一年減少了2200家,降幅達到27.5%。

    而韓料頹勢更為明顯,數據顯示,其店鋪數2017年底為4.8萬家,比年初減少了1.5萬家,僅在上海一地,就減少了2500家。

    日料對食材要求高,供應成本高,品質不穩定,終端價格上也沒有優勢;韓料產品離不開韓式泡菜、韓國辣醬調味,基本味型單一、缺乏創新,同質化嚴重,縮短了品類生命周期。

    – 發展前景 –

    增速減慢,并不意味著這兩個品類不行了,本質是日韓餐飲企業適應不了狂飆突進的中國餐飲市場,同時中國的餐飲人還沒有把這兩個品類“吃透”。

    值得注意的是,日料的細分品類勢能展現,如鰻魚飯、天婦羅、壽司等在 2017 年以單品店的形態,強勢擴張。主打外帶的壽司單品品牌也表現搶眼,比如 N 多壽司,已發展 1600 多家店。

    事實上,這兩個品類本身很符合當下的餐飲趨勢,經過次輪洗牌后,仍有很大機遇。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日料韓料在去年不再高歌猛進,更多原因看這里?

    > 2200家店在上海集體陣亡,“第八大菜系”怎么了?

    06

    【川菜】

    僅憑麻辣無法持續,小吃和單品是增長點

    不管是八大菜系,還是后來有人劃分的34個地方菜,川菜都是值得濃墨重彩的一筆。

    從近20年的市場表現看,川菜是所有的菜系里最接地氣、最受歡迎的菜,也是全國門店數最多的菜系,在全國各地乃至海外都保有相當數量的門店,堪稱“第一菜系”。

    川菜代表的麻辣口味,也一度幾乎成為“國民口味”。

    但《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消費者對于甜鮮口的喜愛超過了麻辣,甜鮮味餐廳比麻辣味餐廳多了94萬家;2017 年年底,美團川菜店鋪收錄數 28 萬家,比年初減少 4萬家。

    過去的大眾川菜,因為原料匱乏,而主要靠調味料來掩蓋原料品質,用大量的麻、辣來操作菜品,以“油重、芡重、味重”著稱。

    而現在,隨著健康消費的升級發展,些相對清爽、清淡的品類開始比川菜更加受年輕消費者歡迎。

    – 發展前景 –

    川菜餐廳處在升級和分化的關鍵期。

    吃原料的時代已經來臨,吃調料的時代即將進入危險邊緣”,這種信號日漸增強。

    從全國市場來看,不少地方菜開始趨于成熟并崛起。像西北菜,上升勢頭一度超過了火鍋。各大菜系的消融、地方文化的崛起,影響了川菜的布局。

    雖然川菜館關店數目極高,但是在熱度最高的20款菜式中,川菜仍然占據了一半席位,而且單品的趨勢尤為明顯。像酸菜魚、毛血旺、酸辣肥腸以及各種成都小吃遍地開花。

    僅靠辛辣支撐起的低價川菜越來越不能滿足消費者的口味追求,它亟需根據當下消費需求改變做出升級。

    吸金指數:★★★★

    創業指數:★★★

    川菜的升級與分化,還在進行中?

    > 川菜一年減少4萬家!“吃調料”時代落幕,“吃原料”崛起

    ·end·

    輪值主編|孟北

    編輯|王文婷 視覺| 陳曉月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喜茶黑金實驗室|最牛服務員|不為人知的海系帝國

    王品榜樣|麻辣燙頭牌|酸菜魚

    臥底海底撈|方便面強勢回歸|連鎖餐飲最牛省

    首席勾搭官1:18842356756(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8621610295(同微信)

    轉載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課程咨詢:小餐君 18501146112(同微信)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719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10月6日 23:40
    下一篇 2018年10月7日 07: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