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二維碼立即報名
1630 期
繼天津煎餅馃子后、南京鴨血粉絲湯也要制定標準,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地方小吃踏上“標準化”之路。對餐飲老板們來說,這是一個機會還是桎梏?
◎ 餐飲老板內參 孟小倩
4月2日,“南京鴨血粉絲湯要制定標準化,還要申‘非遺’”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
這已經是今年因為標準化上熱搜的第二個地方小吃了。日前,天津市餐飲行業協會成立“煎餅馃子分會”,稱后續將制定天津煎餅馃子團體標準,為從業者提供煎餅的“正宗范本”。
小吃標準年年有,但是今年特別多,這是否象征著中國小吃品類要走向產業化、國際化?對餐飲老板們來說,這是一個機會還是桎梏?
1 消費者有話說: 要吃正宗的,也要吃創新的
▼
◆ 堅決維護標準化:
@朝歌夜玹0328:
天津人表示煎餅果子只加果子或者果蓖兒,其他都是邪教。
@交易員評論:
我贊成標準化,就像香檳和起泡酒一樣。法國的法棍面包也有統一標準的。標準化和拒絕標準化,是商業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區別。
@小卿的夢想:
然后就可以走出國門了!
◆認為標準化是沒事找事:
@夏夏:
煎餅馃子就得是一模一樣的味兒?就得是“古時候的味道”?古人喜歡的味道,現代人未必也喜歡。
@細水長流ko:
憑啥我攤個煎餅果子還得按照你的標準來?我創新行不行?
@黃黃是石頭:
我才不管煎餅果子到底是哪的,我也不管它到底正不正宗,合我口味好吃就得了唄。
@你又是什么什么什么:
什么事情都要有個模板,那生活真是太無趣了。
◆擔憂小吃的發展受限:
@小杰杰:
如果只是制定推薦標準,不做實際行動的話,那這標準就沒有意義,如果要打壓創新的話,那就會阻礙行業發展,這中間沒有平衡點。
@王二柱:
主要收會費吧?煎餅果子要漲價?
@玲扣:
如果是發牌的話,恐怕會成為某些協會斂財的工具吧。
2
標準制定者:
既要正本清源,還要產業發展
▼
不管是當地政府部門,還是餐飲協會,制定地方小吃標準的考慮都是出于兩個方面:一是“正本清源”,維護當地特色的傳承與發展;二是提升產業,壯大發展。
對于忠于“正宗”地方小吃的本地人來說,當地小吃是神圣不可亂做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紅姐煎餅馃子,就因為之前曾在煎餅里夾過烤腸,被罵是“邪教”。
揚州市烹飪協會秘書長邱楊毅也曾對標準化作出解釋,現在市場太亂,立標準是為了提倡回歸,不能亂來。
“外地可以亂炒,但到揚州來吃揚州炒飯,就必須要吃到正宗的。”
對于前來尋覓當地特色美食的游客來說,如果能有“正宗”標識,確實能夠幫助人們做出選擇。
另一方面,小吃賽道有品類無品牌的居多,尚屬于一片藍海,卻隱藏著巨大的消費市場,標準化的下一步——產業化,或許才是標準制作者最想達成的目標。
天津煎餅馃子分會會長宋冠鳴說,據初步統計,目前天津總共有2000家以上的煎餅馃子攤,每家平均賣出150套,一年總產值至少不低于5個億。
在這方面,沙縣小吃也許是他們的效仿對象。
從2006年至今,沙縣當地在小吃產品和經營標準化上下了不少功夫,制定了扁肉、拌面、燒麥等8個特色沙縣小吃品種的制作規范團體標準。當地政府還成立沙縣小吃集團力推連鎖化經營。
沙縣方面提供的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沙縣小吃遍布全國的門店已超過3萬家,還遠赴海外15個國家,全縣外出從業人員6萬多,年營業額超80億元人民幣。
“標準化”之后的重慶小面,也有著同樣的產業化構想。重慶市小面協會秘書長曹家亮介紹,據不完全統計,僅在重慶,小面館已有8.3萬家,年產值近300億元,從業人員達百萬,但行業整體呈現小、散、亂的格局。
今年1月,該協會已與云陽面業達成合作,將在全國市場共同孵化100家品牌門店,輸出操作工藝、品牌、后廚管理等成熟模式。
3 商家: 文化傳承的矛盾——正宗or創新
▼
地方小吃已經與當地的文化融合在一起,有些還是傳統手藝、家族秘傳,如無傳承就可能失去這個傳統文化。因此,南京鴨血粉絲湯不僅要提出“正宗標準”,還要申“非遺”,顯然,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基礎。
而在天津人眼中,煎餅馃子也是有歷史沉淀的。
經歷漫長時間的浸潤,煎餅馃子對天津人而言代表著一種已經“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信仰。“出發點是為了維護天津煎餅馃子的歷史傳統,使得這種美食能夠保持傳統原貌,繼續傳承下去。”宋冠鳴說。
餐飲老板內參記者采訪到一家天津煎餅馃子的小商販,老板王阿姨在南開大學附近賣了幾十年煎餅馃子了,自認為自家煎餅馃子是絕對正宗,但是表示有點擔心會因為收會費而造成集體漲價的問題。
剛召開完國際品牌發布會的西少爺認為,這樣的標準化得搞清楚要保護的究竟是什么,對于地方小吃來說,“這是雙刃劍,一面可以保護傳統文化,一面也可能加速傳統文化消失,如果限制了創新,傳統就會加速成為歷史。我們做的是不正宗的,但我們卻是文化有力的推動者,這就是矛盾。鼓勵創新,才是保護文化的最好方式。”
4
小吃密集標準化,是受中餐國際化影響
▼
事實上,除了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地方小吃外,還有很多縣級小吃也默默制定了標準,不過因其知名度較小,并未引起廣泛傳播。(文末附清單)
對于連鎖小吃品牌們來說,標準化早已是最底層的邏輯,也是發展的前提。
姐弟倆土豆粉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寶民認為,“標準化的核心就是讓顧客任何時候都能吃到同樣的味道,這是趨勢,也是餐飲人應該做的。”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分析稱,地方小吃開始密集地進行標準化,其實是受整個中式餐飲國際化趨勢的影響。“隨著整個中式餐飲的擴充加速,這些小吃的標準化就被提上了日程。”
朱丹蓬認為,標準化的正作用是更大的,最早制定標準化的沙縣小吃就是一個良性示范,“這樣的標準化有助于中國小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國際化推進,也有助于地方小吃成為當地的名片。”
|這些小吃可都有標準
2006年,沙縣小吃:沙縣政府制定了扁肉、拌面、燒麥等8個特色沙縣小吃品種的制作規范團體標準, 2013年,開封小籠包:開封市商務局、旅游局就訂立了《開封灌湯小籠包子制作規程》。 2014年,河南土豆粉:河南省餐飲協會決定選擇土豆粉試點標準制定。還準備逐步在其他品類推動行業標準的制定,包括燴面、胡辣湯、羊肉湯、包子、粥等。 2015年10月,揚州炒飯:揚州市質監局就發布了揚州炒飯新標準。市相關部門將會給部分餐飲企業授予《揚州炒飯標準制作指定單位》的稱號,如果這些企業不按照標準來炒飯,將會被摘牌。 2015年底,新疆大盤雞:新疆餐飲行業協會發布了新疆七種特色小吃標準,包括拌面、抓飯、大盤雞這些人們熟知的新疆美食。 2016年,西安肉夾饃等5種小吃:西安市質監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5項西安傳統小吃制作技術規程(5種小吃是肉夾饃、牛羊肉泡饃、葫蘆頭泡饃、藍田蕎面饸饹、Biangbiang面)。 2016年,重慶小面:首個地方標準《重慶小面烹飪技術指南》公布。 2017年,重慶發布28個“渝小吃”技術標準……
掃碼即可報名
·end·
輪值主編|王艷艷 視覺|劉晶晶
1630 期
近期熱門
(點擊圖片/文字直接閱讀)
泡面餐廳|網紅店興亡史|年增收3億|西少爺分家
海底撈“抖音吃法”|菜單設計|答案茶為啥火
“餐飲老板”李嘉誠|孤獨經濟|餐飲業女掌柜
前員工戰略|職業經理人“死法”|喜茶啟示錄
首席勾搭官1:13810394973(同微信)
首席勾搭官2:13601357513(同微信)
轉載原創聯系:首席小秘書 微信 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8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