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 按 識 別 二 維 碼,進 入報 名 / 投 票 通 道。
第 1473 期
通過重塑一道菜“從田間到舌尖”的流程,釋放傳統運營中流失的效率,在鎖住口味的前提下,幫餐廳把出品時間和成本大大節約下來,單品利潤率能提高到50%,客單價能提高20%。
這是一家餐飲供應鏈企業正在嘗試進行的“效率革命”。
”
■餐飲老板內參王艷艷 發自北京
01
標準化和美味并不矛盾
因為標準來源于好廚師的經驗
▼
肯德基“點指回味”可食用指甲油、Doritos可播放音樂的薯片、Tostitos防酒駕玉米片、AR動畫餐廳……
在餐飲業,美味與科技的融合不斷地刷新著我們的認知。
還比如食品3D打印機、全自動大閘蟹取骨剝肉機、全自動水餃機、小麥秸稈纖維水杯、NFC鮮果壓榨果汁……
食物已經脫離地域、場景、行業的限制。未來的美食還能是什么樣子?
這是一家餐飲供應鏈企業發出的思考。
▲信良記食材發布會
11月21日,信良記在北京舉辦了一場食材發布會。在發布會上,發布了香辣大閘蟹、招牌酸菜魚、香辣嗦螺、椒麻仔姜魚頭等新品。
▲香辣嗦螺
信良記是一家定位為中餐標準化“爆品”的供應鏈公司,上述這些食品是經過旗下亞洲美食聯合研究中心的口味研發,再由信良記的工廠批量生產出來的。
而在傳統餐飲人的觀念里,只有廚師現場手工制作的餐品才能稱得上是美味。但事實上,標準化和美味并不矛盾,因為標準恰恰來源于好廚師的經驗。
著名的美食評論家董克平老師也曾說過,科學的介入讓味道的呈現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中餐的很多經驗性的東西其實可以用科學手段去量化。就比如大董研發了烤鴨爐,曾邀請了11位美食界的大咖,沒人能嘗出烤鴨爐和人工烤的區別。
02
食材從田間到舌尖
行業效率流失了多少?
▼
為什么一家餐飲供應鏈企業去探討美味與科技的融合?
信良記CEO李劍說,因為標準化才是餐飲業的未來,而標準化的核心問題就是食材的標準化。
因為人工成本在未來會持續提高,標準化有機會能夠把復雜的人工變得簡單,或者說把多的人工變得少,有利于商家更好獲利。
▲爆品小龍蝦
“過去,一盆小龍蝦賣100塊,消費者嫌貴,餐廳也沒賺到錢,未來,我希望信良記可以讓簋街的小龍蝦賣到68一份,把從田間到舌尖流失的效率都釋放出來。”李劍說。
除了之前推出了“秒凍鎖鮮”四季銷售的小龍蝦,信良記此次接連推出了更多標準化的爆品。而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只用進行簡單復熱,即可食用,實現了“去廚師、去技術、去損耗”。
相比傳統的由商家進行原材料的篩選、購買到運輸、粗加工,最后再由雇傭的廚師進行烹飪才能上桌的形式,能大大提高商家的運營效率。
▲傳統的餐飲產業鏈與信良記模式的產業鏈,省去了很多中間環節
尤其是今年小龍蝦行情暴漲時,很多商家都是賣一份賠一份,只能敲碎牙齒往自己肚里咽。但他們若采用這種工廠提供的成品,利潤就能穩定保證在50%以上。
內參君經常提到一個觀點:供應鏈是餐飲的下半場。更容易標準化的特色餐廳,供應鏈更簡單,坪效更好,盈利能力也更強,將來這個趨勢的餐廳會越來越多。
中國的餐飲在未來雖然不能百分之百和美國、日本一樣,但趨勢在往這個方向走。
鐘鼎創投合伙人湯濤說,第一,更多餐飲會在工廠和中央廚房做粗加工和預生產;第二,餐廳現場的廚房會用更多標準化的廚具來做生產。
03
標準化“爆品”
發揮的是增加品類的作用
▼
很多餐飲商家認為,自己的特色不能用標準化產品取代,否則就失去了競爭力。
這當然有道理。內參君認為,上述這些標準化爆品更多發揮的是增加品類的作用。
在鄭州有一家主賣烤魚的餐廳,但夏天他家的菜單上也有小龍蝦這種應季產品。老板說,別小看這種“配菜”,在小龍蝦旺季著實提升了不少客單價。如果顧客只吃烤魚,人均消費只有60多元,但多點一份小龍蝦,客單價立馬就能提升20%。
該老板告訴內參君,他用的小龍蝦其實就是供應鏈企業預先制作好的,只用廚房簡單操作即可上桌。“要是我自己去買活蝦,找廚師研發、現場燒制,過程復雜,下來幾乎就沒利潤了。”
這位老板想得很明白:他主要是做烤魚的,只要把烤魚琢磨透,味道做出競爭力就行了,其他菜品能外包就外包。
還有焦耳川式快餐,其通州萬達店店經理劉東就表示,用標準化的小龍蝦產品,出餐快,還能提高客單價。
▲酸菜魚
內參君還了解到,杭州的魚班長火鍋,新增了小龍蝦、酸菜魚(標準化產品)之后,在20天的推廣期內,單筆價格提升了70元,單店日交易筆數提升了111筆。“新菜的供應商幫助我們推新品,消費者到店掃碼領優惠券,這樣還實現了很好的拉新。”
最后的數據顯示,活動期間,他們一共拉新2839個會員,新增會員帶動營收增長達60%,開臺數提升20%。
還有深圳的湘菜館探味長沙也受益于這種模式。大家越來越多地把有限的資源配到最吸引消費者的產品上,剩下的去選擇更好的供應商,降低整體運作成本,提高盈利。
04
供應鏈企業正在打入下游
而餐企也正在“打透”供應鏈
▼
標準化產品不僅是提高了商家的盈利水平,內參君同時也發現,提供這些標準化產品的餐飲供應鏈企業其實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就比如信良記在做大閘蟹口味研發時,一共做過香辣、茴香、清蒸3種味型,15輪測試。每輪大概2000人,一共參與測試30000人。而這些人都是餐飲老板和美食達人。最終根據大家的盲測反饋,才選中了香辣味。
▲香辣大閘蟹
與此同時,餐企對供應鏈的探索也進入深水期,大型餐飲企業不僅傾向于自己掌握供應鏈,還有一部分像金百萬、嘉和一品、真功夫這樣,也已經在賣“供應鏈”。
這一切,逼著供應鏈企業不斷升級。
尤其在如今的新零售形勢下,供應鏈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再是被動的等待前端信息的傳遞,必須主動地參與到更加前端的服務消費者的工作中去。
越來越多的供應鏈企業參與到了餐企的新品研發中,甚至蜀海也開始籌劃推出針對C端的產品。
這相當于,供應鏈企業一方面要理解市場和用戶,有洞悉產品的能力,還要有極強的整合能力,把它轉成標準化的工廠產品,最后還要保證下游銷量要賣出來。
也就是,研發工藝+工業生產+全鏈服務=餐飲供應鏈壁壘。
而對于供應鏈另一端的餐企來說,選擇、優化、升級自己的供應鏈,已經成了另一項基本功。
《餐飲老板內參》年度重磅
《2017中國餐飲創新力100》評選
8大創新維度、9位專家評審
三種方式進入報名/投票通道
(本次評選,不收取費用)
· END·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火鍋細分頭牌|快餐水多深|餐廳衛生間
餐二代生存報告|淡季攻略|餐廳走紅10條標準
餐企雙11|米飯重要性|小哥講“新零售”
餐巾紙爭議|危機公關法則|蘭州拉面逆襲
絕味“涉黃”|創業宣言|網紅餐廳教程
kao鋪借勢營銷|帝都餐飲|標準化擦桌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49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