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品同質化成為了行業面對的新問題。雖然我們時常能聽見又有新的飲品出現,如酵素、粗糧飲品、菌菇類飲品等等。但從市場的表現來看,始終不如珍珠奶茶那般風靡。
最近一段時間,小編一直關注著豆漿,其原因就是每天早餐攤旁那個生意好到排長龍的“現磨豆漿店”。雖然口感不及“永和大王”的細膩,但新鮮現做的概念、豐富的口味選擇都已符合了品牌街飲店的潛質。所以,豆漿是否能和珍珠奶茶一樣成為下一個飲品業“藍海”這個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
其實,現在的豆漿類飲品與咖啡、茶飲相比存在著一些相近的優勢。
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
在中國,豆漿與茶、咖啡一樣都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早店攤、大排檔、中式餐廳,你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尋見它的蹤跡。而且相傳豆漿這個東西,在1900多年前就已被發明,在現在被稱為植物奶。
口味豐富多樣
如果說茶有黑茶、綠茶、紅茶選擇,那么豆漿也有紅豆、綠豆、黃豆制作。在口味、形態的多樣性上,豆漿并不輸給奶茶、咖啡、冰淇淋,因為我們可以喝到花生、芝麻、紅棗味的豆漿,也可以吃到豆漿做的酸奶、豆花、冰淇淋,甚至是小甜點。
不乏品牌化運作
無論是“永和大王”將豆漿作為配餐飲品,還是“Mr Bean”這樣將豆漿作為休閑飲品、甜品售賣;無論是以懷戀古早味,還是清新時尚風的噱頭;無論是帶有堂食座位的“豆爾文”,還是以外賣為主的“一品豆花”,我們都能感覺到豆漿的潛力已經被人發掘并發展,并且成為了非常有知名度的門店。
但是,我們也要認清一個事實,豆漿類飲品、甜品店的覆蓋率還遠遠不及茶飲店、果汁店,市場加盟的熱度也不及,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有人說是都漿的口味豆腥味,很多人接受不了,但無論是豆漿與包子,還是豆漿與油條的組合大家都欣然接受,就連冰豆漿也是夏日豆漿首選。也有人說是價格,一般路邊店買杯豆漿就1、2元錢,但永和的賣4元,Mr bean一杯娘惹豆漿加上豆豆餅賣十幾元,但現在茶飲不是動則6元,高則20+嗎?如果要深究,問題或許出在下面幾個方面。
▲源于新加坡的創意豆類休閑飲料、甜品連鎖品牌Mr Bean
作為時尚飲品,它缺乏市場基數
據統計,以奶茶為特色的飲品店在夏季銷售中,奶茶的比例一般會占20%——40%左右,而剩下的則是以果茶、奶類、檸檬類飲品為主,但果茶所占比例最大。也就是說,如果僅僅以豆漿類飲品為主,甚至是全部,門店在夏天至少會丟失掉50%以上的顧客。而這一段時間,門店的存活將受到挑戰。
▲星巴克也曾推出豆奶星冰樂
所以問題出來了,是做一個豆漿類產品專賣店,還是一個豆漿特色飲品店?這就好像是賣珍珠奶茶的也賣果飲、牛奶類飲品一樣,只是他們將其他產品也做得很專業。
說到這里,一定會有人產生疑問,如果也售賣其他類產品,是否會有喧賓奪主的感覺?這就必然要認清一個現實,在中國,飲品品牌連鎖能夠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加盟,而大部分又是門檻較低的單店加盟。一個新品類,投資門檻高,加盟商賺不到錢,這個品牌,甚至此類細分行業都會受到沖擊。
產品有待進一步創新
雖然豆漿的口味越來越豐富,也出現了像Mr Bean這樣將豆漿做成豆漿餡餅、湯圓、布丁、冰淇淋,以及養生豆漿、水果豆漿這樣時尚的搭配。但產品全部以豆漿為主角,還是會顯得單調。
反觀茶飲與咖啡,其實大多數產品還是在與牛奶、巧克力、各類風味糖漿、堅果等原料相互搭配。
而茶飲在這方面更是變化多樣。以奶蓋茶為例,在珍珠奶茶、布丁奶茶這類有咀嚼物飲品做到極致時,奶蓋茶用新的變化征服了消費者。所以豆漿類飲品也可以效仿,推出加入豆漿的“豆奶蓋茶”,或者是有豆漿加入的“雪頂咖啡”,看似有“抱大腿”的嫌疑,實則卻是坐上了一艘大船,航向目標。在臺灣,也有用豆漿加紅茶做成豆漿紅茶的店,據說下雨天也會排長隊。而星巴克也有豆奶類飲品售賣。
▲臺灣soyoung逗漾的豆奶蓋飲品
很多人認為豆漿最大的特色是健康,但對于時尚飲品來說,健康是概念,好喝才是王道。只有在好喝的襯托下,健康才能被認可,就如XX涼茶,是在口味改變后才被認可,雖然大家知道它的效果不及傳統的涼茶。
▲臺灣的某豆漿攤
豆漿這個有著悠久歷史,深受大眾喜愛并不斷創新的飲品,究竟何時才能不再只是油條、大餅、熱干面的專屬,我們拭目以待!
備注:
MR BEAN 源于新加坡,目前在亞洲多地開店深受喜愛,豆漿冰淇淋為特色產品。目前,中國廣州有店,曾進駐過上海。
豆爾文:中國豆漿粉生產商“龍王”旗下的一個品牌,以大豆酸奶為特色。
微信直接添加好友,搜索“飲品”關注我們
每天推送最具價值的中國飲品行業資訊
—END—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飲品快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0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