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進 入 課 堂 直 播
第 1404 期
“21世紀的競爭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這是英國著名供應鏈管理專家馬丁·克里斯托弗在1992年下的論斷。
中國的主食以米和面為主,這兩個品類是剛需,但大多一般定價便宜、利潤更少,成了很多餐飲老板眼中的“瘦狗產品”。
如今在消費升級、供應鏈加速的影響之下,主食正在成為餐飲企業甩開對手的“超車道”。
”
■餐飲老板內參虎萌 發自鄭州
01
傳統制作VS供應鏈
餐飲老板的不同選擇
▼
大楊和媳婦開了個早餐店,每天早晨三四點起床,熬粥煮湯做包子炸油條。餡料和面都是前一天準備好的,夫妻兩人加一個幫工,每天忙到臨近中午,吃完午飯準備第二天要用的原料。
小女兒告訴媽媽:學校的早餐也有包子和油條,生活老師從包裝袋里拿出來蒸一蒸、炸一炸就好,包子好看也好吃。
可大楊媳婦說,咱掙的就是這個辛苦錢,再說了,一個小店進貨少也拿不到低價,肯定還是自己做更省本錢。
大楊和媳婦的觀點代表了很多小餐飲老板的想法。目前,大型餐企和一些年輕品牌都已經重視到了供應鏈的重要性,而中小型餐企尤其是傳統小餐飲單店仍持拒絕態度。
究其原因,業內人士認為主要分為兩大原因——
1.供應鏈初期結構不夠合理
千味央廚2006年推出“安心油條”,成為百勝集團的專供產品,開創了中國傳統食品進入西式快餐的先河。但千味央廚的油條產品,在油條市場較大的華中區域卻難以推廣。
“因為沒有真正解決傳統制作的成本問題。”千味央廚總經理秦鵬說。
他們發現,傳統早餐中,需要炸的產品一般有油條、菜角、糖糕三大類。如果僅采購油條,早餐店還是要自己炸菜角和糖糕,還是不能取消和面師傅。
重新研究后,千味央廚決定對產品二次分類,油條、糖糕、菜盒共同組合為傳統早餐系列“三劍客”,拓展組合進行銷售。
2.傳統制作與使用供應鏈,究竟哪個成本更低?
其實有些老板并不太懂算成本賬,一位知名餐飲品牌創始人說。
一斤土豆,菜市場上賣2元一斤,凈菜供應鏈賣3元一斤。看起來菜市場更便宜,但菜市場土豆買回來要聘請人工清理、要占用后廚面積,這樣算下來一斤土豆的使用成本是5元,反而是用凈菜供應鏈更便宜。
02
早早啟用供應鏈
這些餐飲品牌怎么想的?
▼
1、武漢的熱干面品牌“常青麥香園”,第一家店2012年開業,2013年就投資研發了武漢第一條熱干面生產線。
如今,常青麥香園在全國各地有800多家門店,日均銷售熱干面30多萬碗。
這樣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得益于供應鏈的及早布局,創始人李亞娟說。2011年創業至今,她做過餐飲培訓、餐飲加盟,清晰地知道標準化生產對于品牌規模的影響。目前在建的常青麥香園產業園,2018年投產后每天可生產“數字化熱干面”5萬公斤。
2、上個月暴風卷第二家店開業,跟第一家店相同,卷餅的餅皮是通過供應鏈采購的。
屈麒跟內參君這樣算了一筆賬:一張餅皮供應鏈采購的成本是1.15元每張,其中餅皮1.08元,儲存、配送0.07元。
如果選擇人工制作,一個面點廚師的月工資是3000元至8000元,手工制作還會帶來出餐效率、標準化、人員培訓等成本,影響品牌擴張速度。
手工制作的餅皮需要3個小時用完,而且制作餅皮的大小、儲存造成的風干、加熱時產生的水分流失,會造成近20%的損耗。而供應鏈幾乎完美解決了所有損耗問題,據目前統計,餅皮損耗小于1%。
“這樣一算,很清楚是使用供應鏈成本更低”,屈麒說。他已經和一個供應商談好了合作一條卷餅生產線,等跨區域的北京店開業,生產線就啟動運營。
3、拌調子熱干面最近新開了一家外賣專門店,同時新增了新品肉夾饃。肉夾饃所有的食材由供應商提供,各門店只需解凍、加熱就能完成制作。
創始人大俠說,現在拌調子規模還小,產品使用供應鏈的成本不低。之所以選擇使用供應鏈,出于這些考慮:
一方面,他們去參觀了解過供應商的加工廠,食品安全統一控制,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各家門店可以盡快且同時上新品,節省了人工(面點師傅)和培訓(標準化制作)成本。
“使用供應商供貨、配送,是我們目前最好的選擇”,大俠說,上新品前一天他在朋友圈曬了肉夾饃的饃餅圖片,就有眼尖的同行來要求分享供應商信息,“現在大家都很清楚供應鏈對于低利潤產品的重要性”。
03
單價幾元錢的主食
成行業領跑的新賽道
▼
《2017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的數據顯示,小吃簡餐目前是餐飲行業最大的賽道。而主食需求從品類上幾乎完全覆蓋了中西餐、小吃簡餐,從時間上覆蓋了早中晚,需求量非常大。
在有些餐飲企業中,低價低利潤的主食卻是“輕裝上陣、彎道超車”的機會。
慶豐包子鋪里除了包子,還有一款好評率較高的產品“小鮮肉酥餅”。酥餅需要單獨的設備、制作人員、操作空間,僅僅一個產品卻給品牌帶來了不小的負擔。直到慶豐包子鋪選擇使用供應鏈——由江蘇水天堂旗下的食品加工廠提供,店內只需簡單加熱即可。
回到前面說過的油條產品,由于制作流程較長、對人工和設備有一定要求,價格卻大多只賣一兩元,售價低、利潤更薄。如今供應商也在思考真正解決餐企痛點,為了給不同類型的餐飲企業提供能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案,千味央廚提出“讓合適的產品,賣到適應的終端”。
比如油條就針對不同場景,做了不同規格定向銷售:
04
|總結|
▼
餐飲老板內參CEO秦朝認為,產品標準化,供應鏈比中央廚房更適合的企業范圍更廣。
很多餐企做了中央廚房,成本過大、產能過剩,反過來可能會吃掉終端的利潤。所以很多餐飲老板會提前布局供應鏈,無論多少店、多大面積,對供應鏈的需求都是剛需。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也曾表示,如今餐飲行業面對“四高一低”,倒逼行業必須想辦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高人效和坪效。
因此,餐飲行業對原料的需求開始發生轉變,對供應鏈有了新的需求:開始從基礎食材向加工性食材轉變,開始從非標準的食材向標準化的食材轉變,開始從單一食材向復合食材轉變,開始從原料型的食材向準成本式的食材轉變。
而主食作為各類餐飲中需求最大、涉及最廣的產品,正在從低價低利潤的產品角色轉而成為企業超車領跑的新賽道。
即刻訂閱《餐企組織力打造68課》 獲取30+餐企組織力秘笈 破解招人、用人、留人難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餐企賣月餅|云味館挨著星巴克|巴奴玩快閃 5年從0到10億|外賣菜單|探訪海底撈后廚 西貝動線心機|好老板8準則|肯德基子品牌 品牌起名|餐企年中報|商場房租報告 商場“潛規則”|海底撈“老鼠門”|煎餅攤月入3萬 網紅火鍋|供應商揭秘|牛肉新風口 素面與西貝10萬+|黃燜雞PK麥當勞|“酷團隊”法則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