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17張桌到150家店,中國最會營銷的“網紅”火鍋如何活成了“實力派”?

    也 可 點 擊 文 末閱 讀 原 文訂 閱

    第 1384 期

    “網紅”這個詞,在當下的餐飲業,幾乎淪為一個貶義詞——不是速生速死,就是花拳繡腿。

    的確,這幾年,我們目睹了一個又一個“網紅”的倒下。也因此,能打破“魔咒”活到現在、生生不息的“網紅”,都成了傳奇般的存在。

    今天,就帶你看看中國火鍋界最會營銷的品牌,是如何用4年時間變身為“實力派”的。

    餐飲老板內參王瑛 發自成都

    01

    火鍋界最會營銷的品牌:

    出生四年,屏無數

    “1、叫好又叫座的;2、常排長隊的;3、聽人說過后非去不可的;4、大家津津樂道瘋傳的;5、一定帶好朋友去的;6、江湖上有故事和傳說的;7、不花一分廣告費但被廣泛報道的;8、被當作標桿案例同行考察的;9、還沒上市就被估值很高的;10、遠離宏觀政策風險的。”

    這是西南品牌策劃人張小草總結的“現象級餐飲”的十大要素

    按照這十大標準,成都的大龍燚火鍋堪稱名副其實的“現象級”:

    還沒出生,憑借網上直播店面裝修現場,未開業就已引得粉絲翹首圍觀;

    每次蘋果出新,它必跟著更新活動,從iWatch到iPhone7,沒有最時尚,只有更時尚;

    2014年,打通國內航空體系,發起“回家第一餐”活動,只要憑三日內機票到成都直營門店,便可享受菜品88折優惠;

    2016歐洲杯時,它還搞事情,在猜對歐洲杯冠軍的人中抽取“終身免單權”;

    這還不包括,時不時就搞個千人戶外火鍋宴、火鍋狂歡趴,與粉絲一起涮鍋、轟趴……

    要說博人眼球、撩動消費者心弦,沒有比大龍燚更會玩的了,給它貼個火鍋業“最會營銷”的標簽也不為過。甚至到成都宣傳、活動的各路明星,無一例外都會走進這家火鍋店,嘗嘗這個被外界熱議的“成都必吃火鍋”,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

    可是,對于一家餐廳來說,會做營銷就能占領市場,成為“常青樹”嗎?當然不是。

    從2013年的17張桌子起步,成長為在全國有150多家門店的新秀品牌,并且在新西蘭、紐約等國際市場的店面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大龍燚的擴張之路也從未止步。

    能夠從煙花式的“偶像派”走向常青樹式的“實力派”,大龍燚董事長柳鷙說:“真正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02

    網紅餐飲常青指南:

    成為實力派的三條經驗

    1、市場布局:成就品牌勢能的不是營銷,而是店面成活率

    在市場布局上,柳鷙表示:數量不是衡量品牌勢能的標識,成活率才是

    目前,大龍燚全國150多家店,運營成活率在95%以上。之所以能夠保持超高的加盟成功率,得益于一套自有的加盟體系:

    1、規定加盟商一定不能是個體加盟商,而是多股東制。股東架構要有七大資源成分:餐飲管理資源、社會資源、媒體資源、網紅大咖資源、娛樂行業資源、美女效應資源、明星股東。

    2、股東群分為管理股東團隊(2-3人,絕對控股,占60%-70%,)和資源股東(10人左右,股份占30%-40%)。管理股東統管運營管理,資源股東只貢獻資源,不參與管理。

    3、股東管理層一定要財務公開,并要求資源股東評選出財務督導,監督整個財務流程。

    這樣,就形成了既能相互借力、又可相互制約的股東管理層,確保了整個加盟管理層大方向的正確和穩定性。

    “其實,規則只是前提。保證成活率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懂得克制自己的賺錢欲望。”柳鷙說,“當下市場,很多人喜歡快速奔跑,但是市場擴張不能盲目,當你沒有上百家店的組織力團隊配備時,擴張越快死得越快。”

    2、搶占先機:跳出火鍋紅海,尋找新零售盈利藍海

    火鍋市場,是當下競爭最為激烈的品類市場,沒有之一。環境、裝修、擺盤已經從競爭力變成一種標配,升級也就在所難免。

    2017年,大龍燚看中了一個新的藍海——新零售,并順勢開發了一款方便食品——“隨身鍋”,成為行業中第一家開發方便小火鍋的品牌。

    柳鷙說:這是“懶人經濟”和“一人食”飲食場景增多的必然選擇。這個產品解決的不僅是“不想出門”的需求,還進一步將火鍋的食用場景進行了更大的延伸——從店面延伸到加班、下午茶、戶外、甚至旅游等眾多場景。

    隨身鍋一經推出,便在最短時間內上架京東、天貓等電商渠道,并快速進入成都伊藤、華潤萬家、Ole超市、pops便利店、鼎糧門店等線下渠道。每月銷 10 萬盒,月復購率超過 20%。甚至隨身鍋還通過 FDA 檢測,上線亞米網與美國消費者見面。

    柳鷙表示:品牌是最堅實的后盾。在產品上一定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而且,具有辨識度的產品是可以走進消費者的心理認知的,尤其在快消品、新零售的領域。

    3、營銷升級:從傳播頻率轉向品牌滲透力

    要想讓一家店面從“現象”轉化為品牌,一定要塑造餐飲的自傳播能力。張小草就認為:餐飲具備天生的口碑基礎。也因此,餐飲本身就是產業化的自媒體

    大龍燚深諳此道。今年7月13日下午,成都突降暴雨,阻斷了很多人當天的正常出行。大龍燚看到這一痛點,半小時內策劃出“暴雨阻擋您的那頓飯,我們請了”的免單活動。一共免費接待1123桌,參與免單的顧客多達5000人,免單近50萬元。

    當晚,這一“暴雨營銷”就刷爆朋友圈和微博,隨后持續發酵,甚至成為眾多紙媒、自媒體、電視媒體的熱點報道對象。

    今年8月8日21時,四川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災情發生不到兩小時,大龍燚便準備好了500件隨身鍋、500件礦泉水物資,由四川省扶貧基金會中心調配,8月9日已把所有物資送抵江油指揮部中轉站。

    為什么這些事件的影響力如此之廣?餐飲資深觀察家安好表示:品牌營銷通常分兩種,一類是傳播頻率,一類是品牌滲透力。傳播頻率,就是大家司空見慣的打折促銷等;而品牌滲透力,則是通過傳播品牌的價值觀、企業的責任感,來獲得消費者甚至社會的認可。

    這兩次事件,無疑都已經上升到了品牌滲透力營銷的范疇。甚至大龍燚2017年5月5日至5月11日,登臨紐約時代廣場、霸屏納斯達克巨幅廣告整整一周,也是在向世界滲透品牌影響力。

    柳鷙認為,在品牌打造上,品牌滲透力是一條長久的路,一定要持續走下去。

    03

    真正的“現象級”餐飲,

    從來都不是“過把癮就死”

    其實,對于“現象級”餐飲的轉型,做到“過把癮不死”,一定是通過消費者的認知,逐漸在產品、服務、市場等方面,形成一個長期而固有的標簽

    就像柳鷙所講:一個好的餐飲品牌,一定要打造好自己的“大產品”。這個“大產品”包括菜品、質量、服務、企業文化,梯隊建設。你注重哪一點,你未來就會成為哪個方面的佼佼者。噱頭僅僅是人們關注你的起因,品牌才是你走得長遠的根本。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師麗丹 視覺|陳曉月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爆品揭秘牛肉的品類機會素面與西貝10萬+

    黃燜雞PK麥當勞|“酷團隊”10條法則京城第一拉面

    跟星巴克學開店|上海網紅餐廳海底撈“性冷淡”

    棗糕王不再排隊|超強營銷寶典餐飲意外死

    餐廳升級陷阱麥當勞加入國家隊開店基因論

    餐飲業出不了BAT超級爆品單品經營風險

    向快招學什么漢堡定價術商場餐飲陣亡報告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34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24日 22:40
    下一篇 2017年8月25日 07:27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