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辭職后5個月開5家排隊神店,他說:星巴克教會我這五件事

    一份讓你免于掉隊的餐飲數據報告。

    第 1377 期

    短短5個月在標桿購物中心連開5店,店店火爆,單店最高日售2000杯,成為區域餐飲“新星”。這是最近在中部地區炙手可熱的茶飲品牌“眷茶”創造的業績。

    這個品牌的創辦人之一,是曾在星巴克供職五年、曾任區域咖啡大師的Ray,先后負責了近30位星巴克咖啡大師的甄選、認證。“眷茶” 的運作,和他在星巴克的經歷不無關系。

    星巴克能教會我們哪些事?他跟內參君做了一次分享。

    餐飲老板內參虎萌發自北京

    01

    星巴克教會我的那些事

    1、從牛奶到奶油都能“自選”——你可能不知道的星巴克“人性化”

    星巴克咖啡雖然有統一的制作標準,但也為顧客提供了足夠多的個性化選項:濃縮有濃縮咖啡、濃縮康保藍、濃縮瑪奇朵三種,牛奶有全脂、脫脂、breve、豆奶,冰度可以選去冰、少冰、正常冰和多冰等等,連攪打奶油(星冰樂上的那層奶油)都有dry(奶泡多過牛奶)和wet(牛奶多過泡沫)的不同選項。

    不只是星巴克,麥當勞都開始做個性口味制作了。這種“統一標準、個性口味”的做法,也是眷茶正在使用的。糖度、冰度、奶蓋等小料都可以自由選擇,“顧客點單時,收銀員會主動詢問顧客的個性口味需求。”Ray說,如果選擇定制口味,員工會提示如果味道不合適可以拿回調整或重做。

    2、手搖5~7次——極致標準化

    全球各地的星巴克咖啡口味統一,原料、運輸、烘焙、配制、出品,都必須符合星巴克最嚴格的標準。

    星巴克為了減少人工可能帶來的口味差異,連搖動次數都會量化。“比如冰搖檸檬茶,要搖動15至20下。”Ray介紹。

    無論何種品類,標準化都是影響品牌連鎖發展的第一要素。眷茶的產品也是“標準化+手作”的出品流程。Ray介紹,員工的技能訓練包括理論(標準化知識)和操作(手作標準)兩部分。

    以“鳳梨金桔奶綠”為例,每種水果的切配都要進行標準量化,最后手搖5至7下。“搖5下是綠茶類產品的標準,搖太多次會把綠茶的苦澀味搖出來。加烏龍茶茶湯搖7下,則能讓茶香更濃郁。”Ray說。

    3、30秒——嚴控出品速度

    星巴克的咖啡,平均制作時間不超過1分鐘,非繁忙時段30秒就能拿到一杯咖啡。星巴克較多使用自動化設備,機器出一杯濃縮咖啡需要12秒,星巴克伙伴會在這12秒做下一杯的準備。

    外帶為主的茶飲店,出品效率尤為重要。眷茶開業第一天就面臨遠超預期的客流高峰,Ray采用了流水線式模式,把整個消費流程分解為“點單付款—壓制鮮果—(萃茶)—加茶湯—加糖加冰—加奶蓋—打包”等環節,每個環節設置1至2名員工負責。

    在Ray看來,這樣可減少員工在操作臺來回走動。雖然外界不乏“眷茶出品慢所以排隊”的質疑,但熙地港店每天營業12小時最高銷售近2000杯,平均每杯制作時間只需要30秒左右。

    4、安全衛生——星巴克對我影響最大的一件事

    星巴克非常注重食品安全和清潔,聘請了第三方公司,不定期進行門店抽檢,店鋪也會每月進行一次自檢。自動設備定期清潔,濃縮咖啡機每天清理、制冰機每月清理、其他設備也定期清理保養。

    內參君問Ray,星巴克的工作經歷,給他做眷茶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么時,Ray脫口而出四個字:食品安全

    Ray說,食品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事。星巴克非常重視原料的期效管理、設備清潔等細節。現在做眷茶也是,“水果、茶湯,甚至水質的標準、冰箱的溫度,我們都會每天做檢查。

    Ray介紹,眷茶目前體量較小,安全衛生由內部進行不通知式突擊抽檢。每天值班經理要做果糖機的校準、水質的檢測(水質對茶湯口味影響較大)、冰箱溫度的測試(冰箱儲存水果,溫度對水果鮮度影響很大)等。

    他還在眷茶每家店的吧臺立卡處設置一個計時器,正對著鮮果壓榨的崗位。“計時器5分鐘響一次,提醒員工清洗擠壓器。”Ray說,不定時清洗會出現水果味道的混雜。

    5、一對一師傅帶徒弟——超強培訓

    目前,星巴克在中國12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2600家門店,星巴克每年有幾萬個員工需要培訓。

    星巴克(中國)人力資源副總裁余華在演講中透露,星巴克采用的培訓體系是一對一培訓咖啡師,還有MCM(店經理導師)和DCM(區經理教練)做輔助和認證。星巴克員工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還身兼另一個職位——將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相當于師傅帶徒弟。

    巴克的培訓模式是很多品牌的學習模板,海底撈、俏鳳凰等都在其列。這種培訓方式的優點是理論與實踐同時進行,培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眷茶采用了與星巴克相同的培訓方式,以一對一的老帶新對新員工進行培訓,由訓練員和店長共同判定新員工是否達到上崗標準。新店開業時,也會像星巴克一樣抽調老員工與新員工一起在新店服務。

    02

    星巴克這些公認的好,

    你可能學不會,也并不適合學

    1、伙伴文化:沒有星巴克的實力就是照貓畫虎

    星巴克最為人所知的就是“伙伴文化”,將所有員工都稱為“伙伴”,這種管理文化能讓員工感受到尊重。

    星巴克將“伙伴文化”體現在各個方面。比如重視伙伴的聲音,每一位伙伴都可以向管理層提問并得到解答;又如全員持股,兼職伙伴超過一定服務時間后也可持股;再如醫療保障體系,員工本人和其家人都可獲得星巴克提供的醫療保障。

    此外,還有“造星舞臺”和“回家計劃”,讓員工可以在愛好的領域學習展示,也可以就近在家鄉的星巴克門店工作。

    |過來人說|

    星巴克的“伙伴文化”你學不會。星巴克的伙伴文化與企業文化相融,一般企業文化不同的品牌學得了“表面”,卻未必能真正實現并達到效果。而企業文化近似的品牌,也缺乏星巴克的品牌影響力和企業實力,終究還是照貓畫虎

    2、橫著排隊的動線設計:你能否做到與客流動線相呼應?

    星巴克一杯咖啡的出品由一位咖啡師全權負責。吧臺內部是橫向排列的工作流程,點單后,“接單”的員工走到咖啡制作區域,獨立完成整杯咖啡的制作,并把成品放到出餐口。

    賽百味的員工動線與星巴克類似。工作人員接單之后,會隨客人從左到右依次選擇面包、配料,直至付款取餐。這樣的動線和安排,是為了滿足工作流程的需要,實現標準化,在同樣的時間內接盡可能多的單。

    |過來人說|

    這樣的動線設計,也許并不適合學習。星巴克的員工動線設計與客流動線相呼應,如果單獨分析這樣的員工動線,其實并不夠優化。此外,星巴克還采用了直線的客流動線,觀看展覽式的排隊方式,利用銷售空間來陳列產品,便于顧客自助選購星巴克杯、甜品等。一般企業是否能做到客流與員工雙動線的呼應?是否規劃設計好了產品陳列?這些都可能會成為問題

    03

    |延伸|

    現在的眷茶,已經迅速上升為區域最紅的茶飲店。快速擴張的背后有多種因素,其中從星巴克學來的經驗是重要的一環。

    這樣的上升速度,品牌各方面的發展能不能跟得上?

    Ray坦白說,他們三個合伙人已經商量好了,第五家店開業之后就停下來,對整體做個復盤和梳理。要不然走得太快,各方面細節不配套,肯定也是走不遠的。

    “品牌發展快,很多細節還不成體系,我們自己也有這個意識,要停下來整理。”

    中國互聯網第一份

    基于真實交易數據的行業報告

    一份值得研讀一年的餐飲大數據報告

    百勝、海底撈、西貝、真功夫……都在看

    《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解讀版

    訂閱方式

    也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訂閱

    · END ·

    統籌丨張琳娟

    編輯|茜妮 視覺|尚冉

    看了又看 · 點擊圖片直接閱讀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更多內參干貨

    海底撈“性冷淡”|棗糕王不再排隊超強營銷寶典

    餐飲意外死|餐廳升級陷阱|麥當勞加入國家隊

    開店基因論|餐飲業出不了BAT|超級爆品

    單品經營風險|向快招學什么|漢堡定價術

    商場餐飲陣亡報告|創業者死法|重新認識外賣

    外賣小火鍋|草根小吃店|餐飲報告解讀版

    小確幸上海閉店|餐廳安全清單|老板曬田間地頭照

    -商務聯系-

    首席勾搭官|18510936112

    微信1| 18519700748

    微信2|neicansw

    -轉載原創聯系-

    首席小秘書 微信|neicanmishu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50418.html

    (0)
    上一篇 2017年8月18日 07:27
    下一篇 2017年8月18日 08: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